回归阅读教学的本真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淡化文本的自主研读、忽视阅读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等现象,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提出回归阅读教学的本真,强化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意识、文本意识、问题意识,从而让阅读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教学更为精彩。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生主体意识 文本意识 问题意识
  阅读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历来为广大语文教师所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回归阅读教学的本真,不断追求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应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但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三种现象:
  第一是小组合作所形成的共识代替了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注重阅读体验的求同,忽视了自主阅读的个体感悟,在貌似热闹的讨论中冷落了文本阅读的个人习得。
  第二是导学单共性导学淡化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研读。导学单规定了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的内容,明确了自主学习应完成的任务,对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有比较强的引导作用。这样的导学往往改变了学生原有的阅读习惯,改变了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弱化了学生对文本研读的自主性,淡化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文本意识,不利于学生个体阅读体验的获得。
  第三是以阅读理解代替阅读思考。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重点难点的把握,所谓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也仅表现在对文章词句的不理解或篇章意思的归纳不准确不全面上,忽视了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意识的培育、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应回归本真,关注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应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所谓学生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具体地讲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逐步地把自己的学习与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养成联系起来。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是终生受益的。
  例如,教学《听雨小杨柳屋》,首先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品读,体会文章美的语言和美的意境,探究“那雨,那树,那屋、那人,那艺术、那人生”,了解研读散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听雨的意境和“清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情趣高尚的人。确定此教学目标就是想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优化思想品质、提升文化品位,从而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
  其次要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朗读、品读及小组的讨论、交流来实现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教师的交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作用,让学生在自我评判中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对阅读体验的自我评价,这是漠视学生主体性的一种表现。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自主阅读、自我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使他们的身心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求知状态;同时教师应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交流自己阅读文本的体验,分享阅读的收获。
  二、阅读教学应强化学生的文本意识
  阅读的立足点是文本,所谓文本意识就是指课堂阅读教学必须以文本为基本点,围绕文本来组织学生的学习与探究。
  首先阅读情境的创设要基于文本,这样创设的阅读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如通过设计《听雨小杨柳屋》教学背景和导语,营造出阅读文本的氛围,从学生熟悉的有关听雨和生活中道路边的柳树开始,学生因感亲切而产生阅读兴致,从而以浓厚的阅读兴趣走进文本。
  其次对文本的理解是阅读教学的根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只能建立在对文本准确理解的基础之上。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努力在一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因此,要想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理解透彻,关键是找到一个恰当的突破口。以突破口来激活思维,引发学生的阅读反思、生成创造。《听雨小杨柳屋》教学,笔者选择“听雨”作为突破口,设计了“那是一场怎样的暮春的雨呢”“雨后的景有什么变化”“在这样的暮春的雨中作者‘醒悟’到了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这样无论从情感、兴趣还是思维的方式上都比较切合学生的阅读实际。
  阅读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解释文本,而在于在阅读基础上的生成创新,创造性阅读是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升华,是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层面的阅读创造,这是教师阅读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创造性阅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努力的方向。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创造性阅读不是无根之木、无本之花,它必须是立足于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而生成的创造。因此只有在教学中把对文本的理解吸收与创造倾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学《听雨小杨柳屋》,笔者设计了“那雨——那柳——那屋、那人——那艺术、那人生”的教学思路,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研读丰子恺,让学生从《听雨小杨柳屋》中认识作者,从评判漫画中了解作者,从自己的经验中读懂作者,从自己的小屋里感悟作者。教学中,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思想活跃,思考深入,做到了阅读文本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
  三、阅读教学应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或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应是问题的讲解者,而应是问题意识的培养者。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所提的使学生达到“愤”“悱”的亢奋状态,实际上就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南宋学者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陆九渊也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发现问题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质疑”到“释疑”正是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人类的智能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
  教学《听雨小杨柳屋》,笔者在自主学习方案的“知识积累”部分设计了“关于丰子恺”,在“整体感知”部分设计了“向你推荐”和“有疑而问”,在“阅读向导”部分设计了“我来问你”,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筛选,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只有敢问、多问、善问,学生才会真正地去思考,去探究。在对丰子恺“清朴自然的品性”进行解读时,采取了分组阅读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对文章的阅读体验,提出问题,组内讨论、探究,合作解决疑惑。在交流中,一些学生的问题比较独特,解答也有个性,对此,不武断地评判,而是让他们充分发表,并穿插教师的意见,让学生在比较中强化认识,在探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获得个体阅读体验。
  课堂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文本意识和问题意识,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必须回归纯真的情感与态度,回归阅读的文本与学生主体,同时还必须超越个人、文本以及课堂的狭隘,这样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才会有效、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改的深入,人们对“教”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要求,现代教育观念中的“教”是“引领”“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为师的“能者”,更是领航的“舵手”。为了引领不偏离航线、指导不发生失误,教师必须做到“教正确”。因为“教”要通过“讲”来实施,“教正确”的效果要通过“讲明白”来获得,所以“教正确、讲明白”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需的基本功,也
主持人语  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文本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也是师生对话的重要载体,更是学生语言修养、人文素养的孵化器。但当前的文本解读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师缺乏所谓“裸读”的能力,对教参、权威解释等有过强的依赖性,缺乏独立解读文本的意识,缺少文本解读的方法,必将难以对学生个性化的解读作出正面的示范;二是文本解读受到文本中心论和传统解读方式的影响,还没有区分文艺学视角的专家解读和课程论视角的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在外象限乳腺癌保乳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外象限乳腺癌患者,且肿物3 cm≤T≤5 cm,共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的保乳术治疗,试验组施以带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并发症情况、随访2年后的皮瓣成活率情况、外形恢复情况、复发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试
[摘要] 目的 探討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静脉充盈早现现象与颅内出血转化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取 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患者行再灌注治疗后根据患者影像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影像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存在静脉充盈早现现象的患者,40例)与对照组(影像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发现不存在静脉充盈早
■师:(投影显示)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  同学们,这是黄老师读《阿房宫赋》读到最后剩下的几个句子。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想一想在这些括号里填上什么样的词比较合适。  师:(诵读投影显示的文字)最好填的,我觉得是宫中之女可谓……
[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HPV感染的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合并HPV感染,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SA
《女歌手》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俄罗斯作家维·彼·阿斯塔菲耶夫。备课时,我预设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女歌手的形象和欣赏景物描写的独特视角。  或许是外国作家的作品与我们的生活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读书的时候显得漫不经心。为了给分析女歌手的形象作准备,我首先问了一个问题:文中女歌手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有学生回答说,盖尔卡的父亲是一位做事粗心、情感粗糙的航标工。连续问了几个学生,答案
编者按  海洋,人类最早的文明栖息地之一。远古以来,人们对它好奇、向往而又略感恐惧、神秘;近代以来,人们恣意地向它索取甚至掠夺,以致海洋也不时地向我们发出痛苦的呻吟,甚至愤怒的呼号。我们应该怎样了解海洋,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和海洋的关系,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以省教育厅“海洋文化实践课程”基地为平台,以传统四节即“海之韵”艺术节、“海之星”科技节、“海之馨”读书节、“海之帆”体育节为起点,以“到海中读书、
[摘要] 目的 探讨问题导向学习(PBL)结合绘图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本科护生78名,按等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対照组,观察组采取PBL结合绘图教学模式法,对照组采用单纯PBL教学模式,利用统计学方法按照参考指标对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得分明显大于对照组[(90.31±4.55)分 vs. (81.3
[摘要]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滑膜病变表现与Lysholm评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横断面观察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建立回归方程,对Lysholm评分与肌骨超声滑膜病变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经临床检查结果显示,女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关节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