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是近年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个新兴的事物,它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教育领域迅猛发展,以大学高校为发源地向中小学延伸,目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竞相谈论的热门话题。我国各类院校也将“微”课堂的制作及其教学中的推广作为教师的业绩考核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故而也引起了教师们在改进其教学法上越来越多的重视。微课以其新生者的姿态,正在掀起一场不可阻挡的潮流。本文作者以自己在法国电影《小王子》的微课制作过程中的亲身经验和教训来具体阐明“微”课堂在现代教学手段当中的应用,并着重讨论微课的制作方法。
  [关键词]微课 教学 《小王子》 潮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213-02
  微课,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式下的产物,它是一种教学设计思想,是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一段音频或视频对一个知识点进行细致化,针对性的讲解时间控制在五到十分钟以内。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特征,这些知识点,包括了题型精讲、教材解读、考点归纳等;也可以是传授方法、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阐述和讲解。“微”课堂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不仅能够适合于移动设备普及年代下的知识的传播,也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要求。如何将微课手段运用到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已成为教师们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微课的起源和发展
  微课与twitter(即微博)一母同宗,同属“微”家族的成员。2009年伊始,微课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及参与性、快速的信息传播速度等优点,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热力十足的“微”热潮,同时开启了“微”时代的大幕。一个崭新的,涵盖了诸多“微小化”的微媒体、微营销、微传播、微广告、微课程此类系列的“微”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眼前。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很早时候起源于美国的教育理念。它最早是于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胡安学院创建于1956年,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法明顿市,是一所两年制综合性学科大专学院。因其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而声名远扬,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
  而在国内,“微课程”的概念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最先提出来的。在胡老师看来,“微课”是遵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二、法国童话小说及电影《小王子》介绍
  法国电影《小王子》是基于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并在2015年由派拉蒙影业改编而成的一部3D影像动画电影。
  该小说以一个飞行员的口吻进行叙述,他讲述了六年前自己由于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大漠,机缘巧合遇见小王子的故事:
  在故事中,小王子来自B612行星。小王子向飞行员讲述了他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并说明自己离开B612星球的原因是他所爱的玫瑰的虚荣心伤害了他;在抵达地球之前,他又访问过哪些星球,比如在对六个星球的探险经历中,他遇见了国王、酒鬼、商人、爱虚荣的人、点灯人、蛇、地理学家、玫瑰园、扳道工、商贩、狐狸以及我们的叙述者飞行员本人。最后,小王子在蛇的帮助下离开地球,重新回到他的B612星球。飞行员为了纪念与小王子的这段奇遇而写下了这部小说。小王子没有被成人的那种充满欺骗的、缺乏想象力的世界所征服,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就是无所不在、包容洪荒的爱,而这种爱又为世间所缺少。故而,小王子总是带着淡淡忧伤。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在献辞中说:“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
  《小王子》不仅赢得了全世界儿童读者的青睐,也引起了成人的共鸣。作品简练质朴的语言体现了其对人类及人性深刻的思考与探索,也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法国乃至世界上非常著名的一部童话小说,因而,被改编而成的《小王子》电影也广受欢迎。
  三、向学生传达“爱”的主题
  童话故事通过小王子在不同星球上的奇妙经历,暗示了对于现实世界中不同类型的成年人的看法和批判。另外,作者借小王子之口赞颂了“爱”的主题,这种“爱”不仅包含了爱情也包含了友情,比如和小狐狸的情谊。而一切的感情都需要精心浇灌,都要付出真心。正如小狐狸一语道破的:“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灵才能洞察一切。”以小说作者的角度,爱就要像小王子住的星球上的火山的岩浆一样炽热,爱就要像小王子那样兢兢业业为玫瑰花铲除恶草,精心呵护。这座花园里有着成千上万朵玫瑰花,正因为爱的付出,才使得其中的一朵变得与众不同,成为了自己的唯一。每一次读《小王子》,都被这种孩子式的看待世界的态度感动,那么天真、幼稚,虽然这些字眼在现代社会或许被认作贬义词。在现实中,很多人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没有灵魂的蚊蝇,喧闹着、躁动着,听不到灵魂深处真诚的呢喃,却只为利益驱使。时光流逝,童年远去,我们渐渐长大,怎样才能不忘初心?不少当代的作品,里面充满了欲望、异化和梦魇,名为对世界险恶真实的写照,看得人心里充满了失望,心情阴暗。只有《小王子》,好比清水出芙蓉,荡涤人心。
  那么,通往幸福生活的秘密途径是什么?
  当小王子来到一座花园里,看到有成千上万朵几乎一模一样的玫瑰时,困惑写在了他的脸上——原来他的玫瑰仅仅是如此平凡的一朵,并没有什么独特。这时候小狐狸走到他身边,它请求小王子“驯养”他。它说:“驯养”就是建立感情联系。在驯养之前,双方对于彼此而言毫无不同,别无二致。男孩只是普通的男孩,狐狸只是普通的狐狸。但是一旦产生了驯养,就会互相需要。彼此对于对方来讲就是世界的唯一……爱的真谛就这样被一语道破了。   佛经中有一个典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是说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够了。我们为什么爱一个人,是因为他(她)比别人更漂亮、更富有、更出众吗?在一般人眼里,你爱的这个人实在是普通的很;同样,为什么我们被爱,也不是因为我们多么出类拔萃,而是我们之间建立了独特的“驯养”关系,彼此的奉献和付出使对方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然而在物欲横流人心淡漠的现实世界,一个人又能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举世皆醉为我独醒呢?一个人的爱,一个人的赤诚是否显得独木难支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的学生去思考。这也是本次微课想要向学生传达的精神主题。
  四、微课制作过程
  笔者录制《小王子》微课的初衷是着眼于它的思想性,想要向学生传递《小王子》小说及同名电影所传达的小王子的孩童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呆板,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反思人类为何感觉孤独与寂寞。因此,笔者初步用PPT进行了如下设计:
  1.笔者的自我介绍,开篇点明本课的内容是《小王子》这部小说及同名电影。(真人)
  2.简要介绍作者和这部小说的相关背景。(真人)
  3.小说内容分析。(虚拟人物配音)
  4.精彩电影片段,及原著篇章朗读。(虚拟人物配音)
  5.课程小结与结束语。(真人)
  注释:真人是指笔者本人出境,虚拟人物是指运用动画软件制作一个卡通人物形象,例如本次微课是以一只卡通老虎的形象作为配音的播音员。
  接着,笔者进入了课程拍摄的阶段:
  1.绿布的搭建,摄影器材和录音器材的准备。使用的设备有佳能Canon数码单反相机,镜头支架,德国森海塞尔领夹式麦克风,幻灯片翻页器。
  2.助手协助录制上文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五步骤中需要真人出境的镜头。正式拍摄前,笔者需要充分熟悉所要讲述的内容,并需进行多次排练,而达到较好的视频呈现效果。正式拍摄过程中需衣着得体、动作大方、台风优良、表情亲切自然、语言清晰、英文发音标准。笔者及助手进行分步录制,后期剪辑拼接。由于后期要加入特效,于是在录制过程中,作者加入了动作的设计。
  3.后期制作。应用的电脑软件有:adobe premier、adobe after effect、adobe flash视频编辑软件。呈现出的后期效果为3D背景、真实人物飞行跳跃、与虚拟卡通人物对话等特效呈现。
  五、与传统课件power point 相比的优势与不足
  与传统课件power point 一张一张幻灯片的放映相比,微课的制作难度和技术要求都提高的很多,这就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和能力要求。此外,如果在制作微课中教师要真实出境,这就对教师日常教学的基本功、教姿教态、教学技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呈现在镜头上的,一定是这位教师日常状态的放大,既是优点的放大,也是缺点的放大。故而,“微”课堂从反面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微课的优点还体现于,它拥有更好的完整性、叙述性、生动性。所谓见“微”知著,微课在其短短5—10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可以将教师所要讲解的知识点或观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多种视频制作软件的应用使得微课充满了新奇和趣味,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微”课堂流连忘返。
  存在的不足在于,微课的使用只能运用在某一个特定的知识或版块上面,这也正体现出了“微”字的不足。对于宏观的知识系统的概括,微课呈现出了它的力不从心。故而,微课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以偏概全、笼统使用,它更适合的定位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补充。另外,微课制作技术要求偏高,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全面普及。
  六、总结
  在信息化的全民网络及自媒体时代,我们应与时俱进。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具体而言,从教师的角度,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使得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也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故而不可小觑。从学生的角度,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提升兴趣,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和无线网络(校园wifi网络全覆盖)的普及,将会对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支持,也必将使微课成为一种新型的喜闻乐见的教学及学习模式,更将提供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微课的兴起顺应了自媒体时代、微时代的发展潮流,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微课具有非常光明和乐观的发展前景。它作为教师教学手段的补充,作为提升教师自我素质的工具,都不失为非常良好的途径。但我们需要知道,见微知著,这个“微”字具有硬币的两面性,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而应保持清醒。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应只是为了顺应潮流而去把微课当做一种锦上添花的“花活”,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应苦练基本功,将对学生的关注作为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011(10):61-65.
  [2]林崇德.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06):16-22.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摘要]大多数高校都会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商务翻译》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理论水平,特别是提高学生在商务英语方面的翻译能力,使学生了解更多商务英语相关词汇的翻译以及相关的翻译技巧;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并提升自身的商务翻译理论水平,为将来可能从事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翻译教学仍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笔者根据目前所在学校英语专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文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对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语言组织应用能力的锻炼、文学作品鉴赏与分析能力的提升以及创作能力的增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需求视界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228-01  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培
[摘要]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的高速发展和影响力让我们看到了它对分析犯罪行为和预测社会安全度的显著作用。在司法实践中,一个犯罪行为被定性后,犯罪主体心理的剖析研究不仅可以起到定罪量刑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验证客观证据的合法可采性。在学术领域中,学者们通过探索与研究犯罪人的目的和心理,并结合实际来归纳犯罪类型,分析犯罪形式、预测犯罪趋势、纠正社会不良风气,达到控制社会犯罪率的目的。因此,犯罪的研究早已离不开
[摘要]医务工作者处于艾滋病疫情防治的第一线,他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HIV/AIDS人群去医疗机构进行化验检查的意愿。不少国内外文献表示,医务工作者中普遍存在着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病人(HIV/AIDS人群)的污名和歧视态度。大部分的国内文献,都利用质化分析的方法,从病患的角度调查他们经历过的和感受到的医务人员对他们的污名和歧视态度。本研究将利用量化分析方法对南昌市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了解他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房屋拆迁及土地征用面和量也随之增加,然而由此引起的冲突和矛盾也不断增多,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农民财产权益保护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本文从花木王村的拆迁安置问题入手,进而探讨当前整个农村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以期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启示。  [关键词]征地拆迁 拆迁补偿 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
[摘要]民办高校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立至今,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校的社会大背景下,民办高校更需要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依法治校之路,为国家及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 民办高校 依法治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178-
[摘要]国际政治是一场复杂的博弈,除了权力政治的较量,心理因素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心理较量会对国际政治起到重大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以俄狄浦斯效应这一众所周知的心理现象为例,发散到国际政治的应用中,也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关键词]俄狄浦斯效应 国际政治心理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04-01  一、俄狄浦斯效
[摘要]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面临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新要求,原来工业化时代的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不能灵活地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要求作出回应。面对着当时出现“老龄化”特征的官僚制,其机构臃肿、层级结构过于僵化,同时各国政府(主要是西方国家)为了摆脱财政赤字问题、信任危机和社会发展的其他困境,提高政府机构的运作效率,在20世纪70到80年代,出现了以市
[摘要]本文以《新编大学德语》第一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安排为例,论述在二外教学中教材选择及教材使用中综观全局,找内在联系,从而统筹安排,以达到节约时间,并使各方面内容相互铺垫、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重要性。  [关键词]综观全局 板块 联系 揉合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51-02    一、教材选择的重要性  笔者是一名教二外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语言知识与学习策略的培养不再是唯一关注的焦点,学生的情感与价值态度在其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本文结合心理语言学的外语教学原理与工作实际,分析并阐述了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当前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并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中的第三单元Text A——The Sense of Wonder为例,进一步探讨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