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多次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静脉多次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8-01-2018-12完成的150例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A组50例在止血带充气前20 min静脉应用氨甲环酸(30 mg/kg);B组50例在止血带充气前20 min给药(20 mg/kg),3h后再次给药(10 mg/kg);C组50例在止血带充气前20 min给药(10 mg/kg),3h后第2次给药(10 mg/kg),6h后第3次给药(10 mg/kg).比较3组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下降值、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结果 150例均随访4周后进行结果评定,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术后3组各有2例需要输血.C组总失血量、术后失血量小于A组和B组,C组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下降值低于A组和B组,C组术中失血量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并降低输血率,总剂量相同的氨甲环酸静脉多次应用较单次应用更有效,不会增加血栓发生的风险.
其他文献
越婢汤是出自《金匮要略》的经典用方,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广泛。历代医家对其方名解读、方中麻黄与石膏用量,以及针对主证均存不同理解。但该方为解表剂或利湿剂并不矛盾,解表与利湿相互促进,共奏“提壶揭盖”之用。近年来,越婢汤及其加减方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多取其“发汗行水”之功,体现中医“异病同治”思想。“,”Yuebi Decoction is a classic prescription derived from n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黄连解毒汤抗Hp感染的主要有效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挖掘其潜在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CMSP筛选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筛选Hp感染相关靶点,并取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Cytoscape 3.7.2构建有效成分和Hp感染相关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应用STRING在线分析平台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分析。运用R语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糖痛方对DPN大鼠坐骨神经自噬通路蛋白PI3K、Akt、mTO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经STZ+缺血再灌注方法建立DPN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糖痛方低剂量组、糖痛方高剂量组,每组15只。糖痛方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36.67、18.33 g/kg糖痛方水煎液,1次/d。连续灌胃8周后,检测坐骨神经传导速度,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坐骨神经PI3K、Akt、mTOR mRNA及蛋白水平,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S)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2月-2019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96例HI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儿推拿治疗。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估患儿的神
土贝母苷甲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中含量较大,水溶性、稳定性较好的三萜皂苷类活性成分,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诱导细胞自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途径相关。“,”Tubeimoside-1 (TBMS1) is a triterpene saponins active components with large content in n Cucurbitaceae plant Fritillaria,
目的:优选头顶一颗珠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以头顶一颗珠中的3种主要皂苷成分(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和偏诺皂苷元-3-O-α-L-鼠李糖基(1→4)-[O-α-L-鼠李糖基(1→2)]-O-β-D-葡萄糖苷(PRRG)的总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优化法选择头顶一颗珠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头顶一颗珠总皂苷的最优提取工艺为:69%乙醇回流提取2次,料液比为1∶9.7,提取时间为1.9 h,二项
目的 比较Herbert钉髓内固定和重建钢板加压内固定治疗简单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结果,探讨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方法 纳入自2011-06-2016-06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0例简单锁骨中段骨折(Robinson 2A2、281型),30例采用Herbert钉髓内固定(Herbert钉组),40例采用重建钢板加压内固定(重建钢板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DASH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 7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的高分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建立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氧化白藜芦醇、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二元梯度洗脱系统,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高分辨多反应监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空心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这两种内固定方式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纳入自2015-06-2018-06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2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2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空心钉组),20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至取内固定时间,末次随访肘关节提携角、Baumann角、肱骨远端前倾角、肘关节功能Dhillon评分、肘关节功能HHS评分.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8~3.5(2.2±0.8)年.克氏针组术后至取内固定
目的 探讨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一类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0-01诊治的47例急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A组),并与41例单纯急性肩关节前脱位(B组)进行比较.将急性肩关节前脱位MRI影像中单纯关节盂下方囊腔样积液认为是肱骨头初始朝下方脱位,比较A组与B组性别、年龄、肱骨头初始朝下方脱位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A组年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A组肱骨头初始朝下方脱位17例,肱骨头初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