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曲班治疗早期合并心房颤动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a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阿加曲班治疗早期合并心房颤动的脑栓塞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病2 d内接受阿加曲班治疗或发病后4~14 d开始接受其他抗凝治疗的64例合并心房颤动急性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应用抗凝药物的种类,分为阿加曲班组(29例)及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改善值、预后良好率、住院期间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其他严重出血并发症率及死亡率.结果 阿加曲班组及对照组出院时NIHSS评分改善值分别为(3.31±3.17)分及(0.74±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组预后良好率(55.17%)与对照组(28.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阿加曲班治疗早期合并心房颤动脑栓塞患者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NS原发性干燥综合征(CNS-pSS)的CNS病变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CNS-pSS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相关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CNS-pSS发生率为2.35%,0.4%的患者以CNS病变为首发表现,复发率38.89%.CNS-pSS常见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障碍、视力下降等.影像学上脑和脊髓均可受累,以多发性病灶为主(85.37%).脑部病变以脑室旁白质、额叶顶叶T1低信号,T2、Flair高信号,DWI等/高信号为主.脊髓病
化脓性脑膜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CNS细菌感染性疾病,小婴儿临床表现、CSF改变常不典型,现报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mNGS)确诊皮氏罗尔斯顿菌( RP)感染化脓性脑膜炎1例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爆发式磁刺激(TBS)联合多感官刺激对CNS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促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6例CNS损伤所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TBS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性别、年龄、疾病、意识障碍程度相匹配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GCS、昏迷恢复量表(CRS-R)、Braden压疮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MEPL)和静息运动阈值(RMT)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观
目的 探讨LAMA2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MDC1A)的临床特征及LAMA2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对3例MDC1A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应用二代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分析、基因验证等技术检测致病基因,并对LAMA2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3例患儿均为LAMA2基因突变致病,故MDC1A可明确诊断.3例患儿均在婴儿期起病,临床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血生化检测示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头颅MRI显示脑白质病变,基因检测显示LAMA2基因突变.例1 LAMA2基因外显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入路对比传统手术切口入路行微创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良性乳腺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和环乳晕组.传统组有60例,采用旁开肿物边缘1cm处入路;环乳晕组60例,采用环乳晕处切口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术后1个月、3个月的瘢痕情况和术后3个月的乳腺美容效果.结果 环乳晕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传统组[(25.25±4.65)min比(20
目的 探讨早发与晚发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血清学指标的异同及非运动症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PD患者325例,根据起病年龄分为早发PD(EOPD)组79例,晚发PD(LOPD)组246例,收集不同亚型PD患者一般资料、非运动症状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同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CysC)的水平.结果 EOPD组与LOPD组在年龄、教育年限、病程、MMSE评分、嗅觉、便秘、CysC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ysC水平与MMSE评分之
目的 本研究旨在使用对比增强TCD(c-TCD)探索右向左分流(RLS)发生率及分流量大小与不明原因性晕厥的关系,以期为不明原因性晕厥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纳入不明原因性晕厥患者74例作为晕厥组,并纳入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74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对比c-TCD评估两组间RLS发生率、分流量大小以及分流类型的差异.结果 晕厥组与对照组RLS阳性率分别为40.54%和20.27%,大量分流率分别为20.27%和4.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3);而晕厥组潜在型RLS占4
2008 年后推出的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 ,ASM)通常被称为第三代ASM,包括拉考沙胺、吡仑帕奈(perampanel,PER)、卢非酰胺、瑞替加滨、醋酸艾司利卡西平以及布瓦西坦等[1-2].第三代ASM由于其新靶点和新机制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药物的耐受性.PER作为第三代ASM已在超过55 个国家被应用于局灶性和全面性癫痫患者.本文选取 2020~2021 年国内外发表的关于 PER 抗癫痫的研究文章进行综述,包括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单药治疗、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对混合痔切除患者的炎症因子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佛山市复星禅城医院择期行混合痔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R1、R2组及R3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R1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25%,R2组为0.375%,R3组为0.5%.对比三组患者术后1h(T0)、术后6h(T1)、术后12h(T2)、术后24h(T3)及术后48h(T4)的疼痛评分,术前及术后24h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风险分层.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因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行ESD治疗的手术病例,分析ESD术后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对与术后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赋分,根据评分进行风险分层,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结果 237例早期胃癌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术后出血13例(5.4%).单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病灶大小、病变≥2个病灶、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