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油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系统工艺的完善措施

来源 :化学工程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udahua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各种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集输系统是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各种工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在集输工艺系统实际运行中,往往使用效率较低,不仅影响到生产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对生产成本造成不小的影响。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油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系统工艺的完善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油田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其他文献
对于一些开采年限较久的老油田,通过注水、聚合物、三元等方式达到提高油田产量和采收率的目的,维护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注水(入)开采时,地层中的部分泥沙、污水随着原
为探索聚合物溶液注入过程中在近井地带油层的粘度损失机理,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室内实验,其中首次应用20m超长填砂岩心进行了岩心流动实验,系统地研究了热降解、化学降解、机械
在能源日益紧缺的当下,油井井下作业的质量受到了各方的重视与关注。为了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应该要充分调动起来所有需要的资源,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建立机
为了更准确、直观研究油水两相流流体流动规律,确定PIV技术的适用范围是尤为重要的。通过高速摄像机对管径内流体进行拍摄,可以得到瞬态流体流动特性视频和图像,与传统性测量
由于该断块特殊的构造特点,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表现出不同于相邻区块的开发特征。本文从分析该断块加密前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结合调整挖潜对策来分析该断块水淹特征、剩
对南海东部8个固定式平台分组次进行了15次水下测厚检查,共检测了734个杆件。对比研究发现:(1)杆件厚度减薄量最严重的区域发生在飞溅区附近,最大达到5.51%,而飞溅区以外的区域
油田生产过程中需要补充油井能量,主要方法就是向油田中注水,可以起到提生油田的采收率的作用。但是在进行这样的操作时,会消耗规模较大的电能,注水成本比较高。因此,对于这
1概况1.1区域地质概况曙1-6-12块位于杜229块的东南部,开发目的层为兴隆台油层,自下而上发育兴Ⅴ~Ⅱ组,属超稠油油藏,含油面积0.5km^2,原油地质储量222×10^4t。动用储量
井下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避免发生油、气井井喷等严重事故,作业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井喷是可以避免的”理念。必须做好充分的井控准备工
唐80井区东部区域属于特低-超低渗透储层,储层物性差、渗流能力低,存在油井单井产能低、产量递减快、地层压力水平低、注采井网不适应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