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CT表现1例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0岁.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痛1个月,伴有恶心及呕吐.CT表现为盆腔后方不规则的混杂密度影,边界不清,增强后病灶呈中度明显强化(图1A~1F).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盆腔多发肿物,质硬,边界不清,彼此融合固定,肿物与阑尾中段分界不清,与右侧输卵管分界不清,子宫及左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术后病理(图1G~1H).病理免疫组化:CK(部分+)、CK5/6(小灶状区+)、Vimentin(+)、S-100(少部分+)、PAX-8(大部分+)、MOC31(小灶状区+)、Ber-EP4(小灶状区+)、Calretinin(少部分+)、WT-1(+)、Desmin(少部分+)、Ki67 (80%+).最终诊断为右侧输卵管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
其他文献
患者男,60岁.因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9个月就诊,为淡红色初始血尿,可自行消失,偶伴有血块.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血常规正常,尿潜血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前列腺稍大,局部实质性回声减低,局部向膀胱内突起.CT平扫表现为尿道前列腺部内粗短的结节状等密度影,局部向膀胱内突起,其走行方向与尿道前列腺部大致相仿(图1);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明显较均匀强化,边界较平扫清晰,大小约2.3 cm×1.3 cm×1.1 cm(图2~5).手术过程:患者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电切镜进入尿道,尿道前列腺部可见一菜
随着现代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治疗以创伤小、定位精确、疗效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超声引导下经皮酒精消融(PEI)、激光消融(LA)、微波消融(MWA)、射频消融(RFA)、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HIFU).本文就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原理、疗效以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四肢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点,从而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长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其中19例位于下肢,2例位于肱骨.MRI检查13例,CT检查11例,X线摄影检查9例.结果 大部分病例呈不同程度膨胀性改变,边缘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硬化边,少数膨胀不明显.X线摄影表现中7例伴有骨皮质变薄,1例骨皮质中断,3例病灶内可见骨性分隔和骨嵴.CT表现中大部分密度尚均匀,3例密度不均,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5例病灶内可见骨性分隔
患者女,24岁,因“头疼头晕2年余”就诊.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伸舌居中,乳突无压痛,巴氏征未引出.MRI:右桥小脑角区不规则团块影,以囊性成份为主,T1WI呈低信号(图1),T2WI呈高信号(图2,3),弥散序列未见扩散受限,病变与右侧听神经分界欠清,邻近右小脑半球及脑干受压、左移,幕上脑室扩张、积水.Gd-DTPA增强扫描后肿块实性成份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图4,5).MRI诊断右桥小脑角区肿瘤并幕上脑室积水,考虑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行右乙状窦后切口入路
现有研究表明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许多类型的周围神经病变,甚至在某些疾病的亚临床阶段即可发现异常.本文就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研究及应用做一综述.
近年来凭借大数据及深度学习使得以纹理分析(Texture Analysis)为代表的影像组学迅猛发展.随着纹理分析方法及影像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应用,近年来纹理分析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研究,为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分级与疗效预测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医学影像依据.本文总结了纹理分析的常用方法、流程,并对软组织肿瘤的研究现况进行调查,作一综述.
患者女,48岁.2周前因“咳嗽咳痰”在外院行胸部CT检查显示:肝胰间隙巨大脂肪样密度灶,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见肝左叶下方胃窦后方胰腺上方探及一大小约2.9 cm×10.9 cm条块状高回声,与脂肪组织回声相似,内部均匀,与胰腺之间境界不清,上腹部MRI显示右上腹腔内巨大团状脂性信号影,境界欠清,信号较均匀,邻近组织受压,DWI未见明显异常信号,考虑脂肪瘤?脂肪肉瘤?本院上腹部CT平扫+增强显示右上腹及胰腺头颈部肿瘤,考虑脂肪瘤?脂肪肉瘤?脂肪沉积?平素体健,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生化AFP、CEA、CA-
目的 探讨磁共振序列组合在胎盘及脐血管位置异常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胎盘磁共振检查716例,扫描采用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alance-fast field echo,B-FFE)、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 shot-turbo spin echo,SS-TSE)、扰相梯度回波T1WI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根据图像质量和信号特点分析各序列在产前胎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16例胎盘MRI检查中,胎盘低置117例,前置胎盘中完全性484例,部分性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腹部超声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检出率与两者联合对不同分型检出状况对比.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两者联合诊断检出率分别为70.4%、74.1、96.3%,误诊率分别为29.6%、25.9%、3.7%,与经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单一诊断比较,联合诊断误诊率更低,检出率更高(P<0.05);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特异度、准确度、敏感性分别为72.0%、70.4%、69.0
患者女,74岁.因“10天前无诱因右上腹胀痛伴停止排气、排便”就诊,病程中常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腹部膨隆,右上腹压痛,Murphy征(+),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气过水声,无血管杂音.血常规:白细胞15.1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50%,中性粒细胞计数12.17×109/L.既往胆囊结石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