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亮点在构思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阐释]
  “构思”,在考场作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作者立意、选材、定体等一系列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新巧”,是新颖、独特、巧妙的意思。
  高考作文一般只有800多字,容量有限,要想表现比较深邃的内涵,并且要表现得与众不同,就得在构思上多下工夫。
  [写作指导]
  作文离不开构思。写议论文,一般规律是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按照引论、本论和结论的模式谋篇布局。但也有人不按这个规律写,而有不同的构思。比如贾谊的《过秦论》,开篇并未提出观点,也未扣题直接“过秦”,而是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叙秦的强大,然后通过秦、六国、陈涉三方的比较,水到渠成地得出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种构思与众不同。
  议论文是如此,记叙类文章(含小小说、故事新编)更应注意构思的新颖、精巧。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横向剪辑
  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看起来比较刻板、平淡,似乎很难写出“超级震撼”之作,但如果能从经历过的日常生活中、阅读过的书报杂志中、体味过的点滴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定镜头,加以横向剪辑,就能够创造出全新的主旨和丰富的内涵,收到化平淡为神奇的构思效果。比如2000年江苏高考阅卷点评出的满分作文《四幕剧》,在构思上就显示出横向剪辑法的独特魅力。文章第一幕取材于郊游所见,捕捉的镜头是暴雨、小路、溪流、石头,着眼于爱心与希望;第二幕取材于一日三餐,捕捉的镜头是餐馆和甜麦圈,着眼于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第三幕取材于阅读书刊,捕捉的镜头是如豆的灯火,着眼于“人性说”;第四幕取材于人生感悟,捕捉的镜头是真实的人生,着眼于“人生的思考”。这“四幕剧”通过横向剪辑,纷纷闪亮登场,炫人心目,充分体现出作者精巧的构思。
  二、纵向连缀
  “流水账”是记叙类作文写作的大忌,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缺少连缀典型事件的功力。但是,如果作者能在文章“明晰的发展脉络”这根红线上,巧妙地缀上几颗闪亮的事件“珍珠”,就能逐层拓展丰富的内涵,使文章迸射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比如朱自清先生的《冬天》,共描绘了三个场景:一是父子围桌吃白水煮豆腐,二是与挚友共游西湖,三是自己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这些场景时间上相距较远,跳跃性较大,本身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作者却以时间推移为顺序,通过自己的感情线索——“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天衣无缝地把它们连为一体。由于这一情思的连缀,作品就疏中见密,集中地表现了主题。
  三、复叠拓展
  复叠拓展法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段落与段落之间形成整齐、严密的排比关系,具有回旋往复的形式美;二是内容与内容之间具有叠加、补充关系,产生一种文意酣畅的力量美。比如哲理散文《真好》,采用复叠手法,通过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对人生追求的不同心态的展示,展现了生命的历程。文章以“年轻,真好”“恋爱,真好”“有钱,真好”“活着,真好”为序,形象地揭示了人生况味。
  四、变换视角
  众所周知,叙事性的文章一般都是从人的视角进行描述的。其实,有时不妨转换一下,以物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人与事。比如2006年全国卷I考“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材料作文,有一篇佳作《书房夜话》,以“老字典”和“小电脑”的独特视角,生动地诠释了“不能因科技发展而废除古老的阅读传统”的道理,鼓励读者在喜爱网络阅读的同时更加重视图书阅读。又如2007年江苏卷佳作《怀想天空(一只猪的思考)》,通过“猪眼看人间”的方式,针对“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列举现象、展示困惑并抒发感慨,由于主题鲜明、灵气闪现,读来叫你哭哭笑笑,爱之嗔之。类似的文章还有《一个手提包的经历》,以手提包的视角观察社会;《狗眼看狗》,以贪官家一只小狗的视角揭露贪官的生活和世态的冷暖。此外,可以将抽象的观念人格化,如考场作文《诚信落水以后》,将“诚信”拟人化,讲述它被抛弃后的见闻、经历;可以选用特殊的主体视角,比如外星人的视角观察人类社会;还可以选用多个主体视角,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与倾诉。
  五、巧设悬念
  所谓悬念,就是设置疑团,不加解答,借以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造成悬念的方法,大致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搁置起来,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交“底”。课文《一碗阳春面》是范例之一。文章开头,描写直到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才走进面馆吃面,而且是三人合吃一碗。她们的境况为何如此艰难?这一个谜团,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接下来写一年后她们二吃阳春面,作者还是没有揭开谜底,以便进一步蓄势。直到第三年三吃阳春面,才通过对话描写交代了母子三人所遭受的厄运。但作者还嫌悬念设置得不够充分,往下是写母子三人十年没来吃面,由此设下新的悬念:她们怎么不来吃面了呢?她们过得还好吗……直到篇末,读者紧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为主人公战胜厄运而欢欣鼓舞。
  六、巧设误会
  巧设误会,其特点是让作品人物的一方对另一方产生误会(或者双方互生误会),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向前发展。误会法运用恰当,不但能使文章结构跌宕多姿,而且会使人物情感的波澜层层递进。比如名篇《欺骗》,写早熟、乖僻的“我”,因讨厌乏味的教学内容而遭到老师的鄙视。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对“我”的婆婆说了“我”许多缺点,甚至暗示她让“我”转学。然而婆婆“欺骗”了“我”,说“我”的老师夸“我”是有出息的。这“善意的欺骗”点燃了“我”内心自尊、自信的火焰,激励“我以空前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直到小学生活在“悠扬的骊歌声中结束”后,“我”感恩戴德般对老师“莫须有”的夸赞致谢时,才知晓是婆婆的“欺骗”挽救了“我”的一生!文章艺术构思十分巧妙,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独特魅力。
  七、设置巧合
  巧合就是事件的偶然性。巧合的方式五花八门,适宜中学生作文构思的巧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不约而同的巧合。比如欧·亨利的名作《麦琪的礼物》,写一对贫苦夫妻,丈夫有一只金表却没有相称的表链;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长发,却没有相配的梳子。圣诞节前,丈夫卖掉金表给妻子买了精美的梳子,而妻子卖掉长发给丈夫买了金表链。两人同时为对方考虑,各自干出了动人心魄的“壮举”,使得双方的愿望都落了空。作品以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收尾,凸显了夫妻之间感情的诚笃、深挚,读来催人泪下。像这种不同的人物,做出相同(或相似)事情的巧合就属于“不约而同”的巧合。二是不期而遇的巧合。比如中学生习作《没想到竟是这样》,其情节如下:内向、文静的女生梅子,以“木梅”为名,在网络聊天室里“结识”了一个叫“木瓜”的boy。由于上课时想着“木瓜”,梅子走神了,并被年轻的班主任狠狠批评了一通。当天放学后,梅子与“木瓜”相约各拿一张卡通画在公园见面。两人相见,“木瓜”一脸窘相,而梅子“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喊出一声:‘老师好!’”该文以巧合造成情节的戏剧性,增加了波折,读来饶有趣味。
  八、着意蓄势
  所谓蓄势,指的是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转折的一种构思方法,是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一般包含两大部分:“蓄势在前”和“逆转在后”。即先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然后突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从而造成一种久蓄而猝发的艺术冲击力。比如泰格特的小小说名作《窗》,描写两位卧床的重症病人,住在仅有一门一窗的狭小房间里,只有透过窗口才可看见外界,生活死寂沉闷。为了安慰病友,近窗人每天向病友编织窗外斑斓多姿的景观,使病友摆脱寂寞,得到了快慰。至此故事似乎可以作结了。然而病友突生嫉妒,对近窗人竟见死不救,待争到近窗的铺位,见到的却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作品于文末陡起波澜,出现逆转,使小说有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九、抑扬相生
  “抑”是压低、否定,“扬”是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抑”有“扬”,相互生发,富于变化。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地“扬”。比如有位学生这样写他的妈妈:“我”妈妈最不会做事,人家的孩子都穿得体体面面、整整洁洁,而“我”的衣服总是或大或小,连她自己的衣服也显得邋遢。“我”想,妈妈实在是个笨头笨脑、笨手笨脚的人。谁知,单位领导找到“我家”,告诉“我们”,厂里要派妈妈到德国去出差,全厂数妈妈心最灵,手最巧。“我”这才真正了解了妈妈。文中“笨头笨脑、笨手笨脚”与“心最灵,手最巧”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来展现妈妈的精神风貌,比平铺直叙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抑扬相生”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
  [考场佳作]
  给父亲的情书
  2008年福建一考生
  父亲,当别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候,谢谢您让我选择做了我自己。
  ——题记
  父亲,您知道吗?传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想,如果前生我们是情侣,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和平而安宁的。相约喝了孟婆汤,然后无牵无挂地走上独木桥,来了今生。而今生,我成了您疼爱的女儿,您是我最敬爱的父亲!
  年幼的我,淘气而固执。当邻居家的同龄女孩踮着脚尖翩翩学舞或是昂首练歌时,我惟一的喜好,却仍是赤着脚丫活蹦乱跳。我喜欢享受那种脚踏实地的幸福,虽然对于一个女孩来说,那太过于“没有规矩”。当邻家的孩子捧回奖状、路过家门口时,母亲羡慕着,回头看看我——一个只想赤着脚丫自由玩乐的“不成体统”的淘气鬼,她又一次失望了。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告诉母亲不要难过,然后骄傲地对我说:“丫头,那些孩子都不快乐,而你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女孩!”谢谢您,父亲!
  上了初中的我,安静而淡泊。当一个个同龄的孩子争着抢着竞选班干部、参加比赛的时候,我却只喜欢安静地坐在一边,读各种各样的文章。我喜欢思想随着文字跳跃、飞翔的快乐,虽然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过于孤僻。当邻居的孩子再次把“优秀班干部”或比赛所得的奖状、证书带回家,他们的父母话里话外地炫耀时,母亲再一次地羡慕着,终于忍不住骂起我来,训斥我不上进。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劝住了母亲,然后自豪地告诉我:“丫头,选择你想要的就好,那些名利太沉重,不要就算了,而你,永远是父亲心中的冠军!”谢谢您,父亲!
  终于上了高中。母亲祈祷我可以当个不再让她那么操心的孩子,而您,告诉我您一直很相信我。高中生活丰富而紧张,高考的压力如影随形,仿佛一切努力的存在,只是为了高考!听说读理科后只能当“工人”,母亲拼命阻止我选择理科。也是您,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再一次给了我支持的臂膀,说服母亲,让我选择了自己的喜好。谢谢您,父亲!
  现在的我,终于参加高考了。父亲,我知道校门口没有您的身影在等候,但女儿一点儿也不孤单。我知道您的心,一直都陪伴着女儿!
  父亲,再次谢谢您!让我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享受安静的少年。女儿也相信自己,可以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谢谢您,一路让我选择了做我自己!
  父亲,我把您放在心上,请您和母亲原谅我任性时不经意的一跺脚,踩伤了你们的关心和爱护。
  来生,如果可以,让我当您的母亲,好吗?我向上帝保证,也让您做您自己,给您快乐自由的天空!
  今生,谢谢您,父亲!
  [点评]
  在福建省30多万份作文卷中,这无疑是最为独特的卷子,是一篇惊世骇俗的奇文。最抢眼的自然是标题,有谁敢这么大胆,给父亲写“情书”?细细读来,情真意切的倾诉直入人心。
  开头从“传说”起笔,由“前生”牵出“今生”,点出了那种相依相恋的父女关系。正文由幼年写到初中,继而写到高中,写自己成长的经历,在母亲与父亲对自己的态度比照中,表现了父亲的温情和大气。文章表面似与作文材料内容关系不大,实则处处暗扣材料中的“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在“谢谢您让我选择做了我自己”这根主线的联结下,所有内容丝丝入扣,滴水不漏。结尾处对“来生”的祈愿,不仅在结构上呼应了开篇的“传说”,同时拈出一层新意,让人似有所悟:作为父母,该如何爱孩子?作为孩子,又该如何感恩、回报父母的大爱?全文构思新奇、大胆、独特,确属难得一见。
  (编辑 文墨)
其他文献
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  ——一个网友的个性签名(湖南胡潇潇荐)    因为高考,你人生中最美好的两年被毁了。十六七岁应该是谈恋爱、建自己的乐队、去心动的地方旅游、做一切今后再也没胆量做的事情的年龄。  ——一个英国本科生这样对一名中国高中生说(湖北生如夏花荐)    想要把装满硝酸甘油的南瓜从六楼扔下去,借此来发泄心中的怒气,那就来加州理工吧! 
go ahead 是口语中一个十分有用的表达。归纳起来,它在中学英语中有以下3种用法。    一、表示同意或允许  表示同意对方的请求,根据情况可译为:说吧,做吧,开始吧,进行吧。如:  A: May I start? 我可以开始了吗?  B: Yes, go ahead. 好,开始吧。  A: Will you do me a favour? 请你帮个忙好吗?  B: Go ahead. 说吧。
细节伤害  一位开出租车的朋友,将遗失在车上的钱包还给了失主,包内共两万多元。许多人认为他傻,失主并不知道他的车牌号码,本来他可以将这钱昧下来的,而他却耽搁了几天的出车时间,去报社、电视台登招领启事。钱包递给失主后,他的心,这时却真的凉了。他认为自己确实很傻。  失主打开钱包,将里面的钱数了三遍。“硬是当着众人的面数了三遍!”朋友委屈地说,“数一遍也就可以了,他数了三遍,还拿着一些钱对着阳光照了照
圆明园兽首铜像拍卖风波    法国巴黎大审法院于当地时间2月23日中午11时30分,紧急审理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律师团关于禁止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的诉讼请求。经过审理,该法院驳回了禁止拍卖的申请,判定拍卖继续进行。  专家分析称,申请禁拍失败主要是鼠首和兔首铜像的现持有者拥有合法的持有证。不论是中国的《物权法》,还是法国的《民法典》,都规定了在和平持有一段时间后,持有者可以成为物品的主
她9岁那年,哥哥考上了吉林戏校。就是从那时起,她发现了京剧的美。于是她也去报考,但没有哥哥幸运——三次报考,她都没能如愿。  三次报考,历时6年,转眼就到了15岁,她早已错过了学戏的黄金年龄。可以说,理想的大门已经对她关闭了,她非常焦急。  这一年,她随父母迁居河北廊坊,偶然发现这里有个小评剧团。她心里一亮,仿佛看到那扇大门敞开了一道缝隙,于是执意要去报考。父母觉得荒唐,要求再低,也不至于选错行啊
她是一个17岁的女孩,正在读高中,学习认真踏实,严于律己,成绩也不错。但她不久前突然对家长说自己越来越不适应所在的班级,因为自习课班上的男生总说话,教室里乱哄哄的。以前也有同学说话,她没有觉得怎么不好,就是从最近开始,特别怕男孩子们说话,越怕就越是感到干扰严重,就越盯在这件事上了。现在,只要一进教室她心里就先乱了,就受不了了。班主任找女孩谈了很多,家长也讲了很多道理,但是都没有解决问题。女孩担心自
编者按  高考就像一道分水岭,高考过后,人各殊途。有的同学选择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有的同学选择复读,“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有的同学则更愿意进入社会,开拓别样未来。路在脚下,梦在远方,哪条路最适合自己?选择道路之后又该如何走好?也许你在犹豫,也许你正感到迷茫。在老编看来,眼下同学们既要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完成好每天的学习任务,也不妨抽些时间,务务虚,整体规划一下自己高中阶段及未来人生的方向。未
咨询个案:  陷在自卑泥潭的女孩  “我是个自卑的女孩,在自卑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如果我告诉您我身高一米七,长得也算可以,家境也比较好,您会不会觉得我的自卑是庸人自扰?  “整整18年,我都是在自卑中度过的。我的自卑是从小形成的。我爸爸就很自卑,他不善言谈,很老实,我觉得自己很像他。我小时候很黑,很丑,很懦弱,老实得不得了,经常被人笑话。奶奶讨厌女孩,而我又那么笨,不讨人喜欢,不会哄他们开心,所以,
能如愿,于是悻悻然在志愿表上填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最后知道分数,还未上重点线。于是全家老小哭作一团。友人百思不得其解,说:“哭什么哭嘛!没上重点线又能怎样呢?还不是可以做本科生呀!又没有落榜。”如果高考我满怀信心想考华东师大,但最后上不了,八成我也会伤心至极。其实现在对于我们来说,考不上魂牵梦萦的理想大学,也就是跟一般学生寒窗十年考不进普通大学没啥两样。考不上大学的落榜生会哭,考上大学而未能
漫画作文篇:一枝独秀天下传  全国卷Ⅰ: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试题回放】(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解读】2007年全国卷I作文试题采用多年未曾出现的漫画作文形式,非常抢眼,可谓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幅漫画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