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舰船隔振器标准与美军标的对比分析

来源 :船舶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j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舰船隔振器,将美军标技术内容与国内舰船隔振器标准进行逐一对比,分析我国与美国在舰船隔振器性能和研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性和先进性,并总结归纳现有标准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舰船隔振器的技术发展和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结合中医管理理念护理用于妇科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2020年12月的17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中医管理理念护理方法.采用身体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进行评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估中的社会功能评分值、心理功能评分值、身体功能评分值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总满意率为95.29%,高于对照组的81.18% (P<0.05).结论:医院妇科患者应用
为提高齿轮泵运行的稳定性,阐述齿轮泵内不稳定流动特性与工作压力和转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ANSYS CFX,基于浸入实体法,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该齿轮泵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工作压力和转速对齿轮泵进出口压力和流量脉动的时域、频域响应的影响,探讨齿轮泵旋转1周时其压力和湍动能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齿轮泵内的压力脉动主要是由齿轮旋转时形成的密闭容积的周期性开合导致的,进口压力的脉动频率为齿频的2倍;在相同的负载压力下,齿轮泵出口流量不均匀系数总体上呈现出随齿轮转速
目的:从急诊科投诉事件中分析与总结,制定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2014年1月~2019年11月医院急诊科发生的投诉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投诉事件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总结,进而制定有效的整改策略,促进护理管理与服务质量提升.结果:急诊科投诉事件的发生因素主要有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疗费用、护理环节质量、急诊科管理等原因.结论:营造良好的护患环境,规范规章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素质,不断学习与强化相关知识,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可减少急诊科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
针对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目标点数较多且分布密度不同的小型无人船路径进行规划时,采用全局求解的方式易导致收敛精度低、鲁棒性差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子域分组策略.该策略根据各点坐标求解地理中心和各目标点到该中心的方向角;以该中心为原点,采用横纵轴将搜索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域,使目标点分散于各子域内;分别在各子域内用最大方向角、最小方向角判定起止点和待规划点,并进行粒子迭代寻优,规划各子域内的路径;通过起止点合并各子域内的路径形成封闭循环路径,并以精简4-OPT消除路径交叉.仿真试验和无人船现场试
针对船舶电网中的储能应用场合,分析电流型双有源桥式DC-DC变换器在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加移相控制(PPS)和双PWM加双重移相控制(DPDPS)时的输出功率和漏感电流应力特性.为减小电流应力,提出一种将PPS控制与DPDPS控制相结合的最小电流应力优化策略.为改善变换器的动态性能,通过对变换器采用PPS控制时的模态进行分析,建立变换器的数学模型,进而得到系统的耦合关系式.通过反馈线性化控制对其进行解耦和线性化,在此基础上设计线性化控制器,并得到系统的控制规则.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
为保证船舶轴系扭振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迫切需要研究建立扭振标准,实现对扭振测量系统的校准.针对偏心轮式扭振校准装置动力学设计的需求,开展数值仿真和性能分析.在ANSYS中建立扭振发生装置的数值仿真模型,研究扭振与电机转速的变化规律,并将所得结果与MATLAB理论计算结果相对比,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基于ADAMS多刚体动力学分析,对扭振校准装置进行时域空间运算,精确模拟驱动和负载边界条件,准确反映启动过程和实际运转过程中弹簧联轴器的变形情况.研究偏心轮尺寸、弹簧联轴器刚度、阻尼系数和负载的转动惯量对扭振信号
目的:探讨中医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中医骨科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收治的骨科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医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感及生活质量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疼痛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 (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开展中
目的:探究中医“三因制宜”理念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起按照中医“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理念对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构建具有神经外科特色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干预.实施1年后,统计2019年和2020年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数据,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评分,问卷调查护士、患者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2020年神经外科在并发症预防、病区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上的评分均较2019年显著提升(P<0.05);护士、患者对护理管理方案的满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中医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5月医院中医康复科的2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21例)和观察组(1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人性化管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依从性、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结合中医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21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107)和对照组(n=107).对照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包括五行音乐、耳穴压豆以及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出院后一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得分、抑郁SDS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得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