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带药分析及用药教育探讨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出院带药处方,为指导患者院外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风湿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出院带药处方,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167位患者中1042位存在出院带药记录.涉及的药物品种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76.58%)、改善病情抗风湿药(70.92%)、植物药(60.46%)、抗骨质疏松药(37.62%)及调节骨代谢类药物(35.70%).平均每张处方开具药品4种,58.06%的患者联合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和非甾体抗炎药,57.58%的患者联合使用2种及以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或/和植物药.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药情况较为复杂,临床应做好用药宣教,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指导出院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所致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TTT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供体和受体分为供血组和受血组,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6例有效病例,供血组和受血组在性别、出生胎龄、剖宫产、Apgar评分、肌酐最大值、低血压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评分最大值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n P>0.05);供血组的出生体质量、生后初始血红蛋白值分别为(1.39±0.45)
目的:探讨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HR)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饮酒所致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2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饮酒史,分为饮酒组(236例)和非饮酒组(184例)。收集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发病24 h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cy等,并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导致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
目的:了解MDCK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s,狗肾细胞)培养法和鸡胚双腔培养法分离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的情况,为佳木斯市流感防控提供病原学资料。方法: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和鸡胚双腔培养法对811份核酸阳性样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结果:6个监测年中MDCK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每个年份之间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 χ2=64.640,n P<0.01);分离率最高的年份为2015.4.1—2016.3.31,分离率为60.00%(87/14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辅助经皮气管切开术(PDT-FOB)对ICU中抗血小板治疗神经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7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后行经皮气管切开术(PDT)的患者共4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抗血小板治疗病因及药物种类、凝血指标、气管切开术式)、术中情况(痰液飞溅、一次穿刺成功、手术时间、转传统切开术、气道后壁损伤、气道内血痂)、术后并发症情况(切口渗血、切口感染、气胸、皮下气肿)。首先根据术式选择分为PDT组和PD
目的 分析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学分布.方法 收集147例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对其进行公因子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中医证候学诠释.结果 此研究共提取到头痛、心悸、急躁易怒、腹痛、胁肋胀痛、情绪抑郁等68个中医四诊资料,因子分析共提取到16公因子.中医证候学理论诠释的病位证素;肝、脾、心、胆、胃、肾、脑;病性证素包括:气滞、气虚、血瘀、火、湿、痰、血热、阴虚.结论 上述公因子分析结果初步能够反映纳入人群的中医学证候特点.
目的:探究福建省境内铁路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从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入手制定相应风险控制策略。方法:以2019年福建省境内铁路食堂年度静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和年内日常食品安全监督动态检查评定资料为一般研究资料,随机选择30户福建省境内铁路站段、公寓、机关食堂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及管控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度福建省境内铁路食堂年度静态分值在5~13分之间,日常食品安全监督动态检查分值在8~21分之间,年度综合评定等级A级3户、B级25户、C级1户
目的 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芪苈强心胶囊配合保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20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配合保元汤加减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在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其进行随访以观察其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57/60)比对照组71.67%(43/60
以已经公布的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及扩展名为统计源,以传统医药项目名录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及学科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河南省共评选了4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传统医药项目分布区域遍及全省16个地市区域,学科分布几乎涵盖了中医药主流学科.但是总体数量太少,传统医药项目在10种非遗项目排名第7,仅占8.76%,与传统中医药大省不匹配.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区域分布严重不均衡.全省16个地市区域中,新乡、洛阳、开封、安阳4地项目占全省总数的56%.在学科分布方面,以手法技巧等操作类居多
为进一步在事态时序性处理方式(序式)的视角下探讨中医药术语“气”的现代性话语,明确该视角下考察内容的背景和限定范围.基于辩证唯物论,采用语言哲学和现象学等方法,对事态性序式考察的预设、哲学与逻辑背景、中医语词命题的话语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论述.“气—序式”考察以物质决定意识的第一性为哲学出发点;意识所及皆有序,有序均有方向确切的指向性;事态性序式在语词命题的表达中要求意指内容的准确性和指称对象的明确性.“气”以序式为考察实体而论述,面对以体验流的对象化而进行;对象化的描述在语词的客体指称中需要命题形式和内容
目的 探讨基于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价值的临床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中药门诊行中药汤剂治疗的2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的135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分析对照组具体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发生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药学干预措施.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的13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将药学干预措施应用至观察组中.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累及器官及不良反应具体表现种类.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