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的冷战、历史悲剧和当代世界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i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必胜论的冷战史vs悲剧的冷战史
  
  英国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爵士曾指出,对现代国际冲突的认识和研究往往要经历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国家间的冲突和斗争往往被置于善恶二元对立的模式下,历史学家采取一种站在“正义”一方的“英雄史武”的撰述模式,去描写“好人”对“恶人”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过程。这种清晰明快的历史撰述不免对历史的复杂性、深层机理和悲剧性情境缺乏体认和发见。到了第二个阶段,随着情绪性因素逐渐退去,历史学家会看到作为国际冲突根源的结构性因素和“可怕的人类困境”,看到并不与某一方的邪恶必然联系、但却使冲突不可避免的悲剧性历史情境。巴氏的教导是:历史学家应尽可能超越简单化的二元对立的、直线式的和目的论的观念,并避免事后仍站在国际冲突中某一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或者至少对冲突各方,要比历史时局中当事各方对敌方的认知怀有多一点的理解甚至同情。这当然要求历史学家“站得更高”,具有更高远、更多元的价值关怀并具有自觉和强健的价值反思能力;“看得更远”,超越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的立场,对其他国家的历史境遇和思想逻辑有?深切的了解和关怀,摆脱不假思索地把本国的目标和事业与“正义”和“正当性”联系起来的本能倾向。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历史学家的智力工作无往而不在自身所承袭的意识形态与身份认同的框架(或者说枷锁)之中;特别是对涉及国际政治的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工作来说,采取民族国家本位的立场和视野,仍然是最自然、最方便也最“得体”的。
  在后冷战时代“新国际冷战史”取代冷战时代的旧冷战史的过程中,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巴氏所说的第二种取向彻底取代第一种取向的情况。如果把巴氏所划分的先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看成是两种同时并存的“取向”,可能更符合冷战学术史的实际情况。尽管更长的时间距离总是能够给人以更多的客观和清醒,尽管后冷战时代的冷战史研究的确产生了很多符合第二种取向的著述,但是,冷战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冷战的结局带给美国人欣快自满的“冷战必胜论”和对美国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高扬的信心,冷战史研究的中心和最大产地仍然在美国,这些事实使得巴氏所说的第一种取向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美国是“站在历史一边”的力量,美国的意图和目标是正当的和道德的,美国的手段和策略是明智的和有效的,所以美国胜利了,而美国的胜利就是人类的胜利。包括冷战史大家加迪斯以及笔者在本栏目介绍过的弗雷德伯格在内的许多冷战史学者的新著,都或明显或含蓄地透出这么个意思。而在专业学术界以外,这种观念的相对影响力自然更大,它是后冷战时代美国公共政治气氛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冷战与第三世界
  
  然而,不管美国中心的“冷战必胜论”有多少道理,会不会达成某些“片面的真理”,可以肯定的是,它会淡化甚至遮蔽冷战中曾经发生的许多错误、灾难和悲剧。这些苦难和悲剧有许多是发生在第三世界,而且是由超级大国的错误所导致或助长的。标准的冷战史叙事一向以美苏之间的冲突互动为中心,第三世界在冷战史中处于某种边缘的甚至缺位的状况,而“冷战必胜论”会强化这种现象。比如有致力于论证美国冷战政策成功的著作,对一向被认为是美国对外政策大错误、大失败的越南战争作出新的解说,认为美国为冷战的最终胜利在越南付出了必要的代价,遏制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势头,为资本主义模式在东南亚和东亚的成功赢得了时间,最终有助于促成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垒球化时代的到来。按加尔布雷斯当年对发动越南战争的“冷战斗士”的评语,这些人的“优势”也是他们有说明“灾难为什么不是灾难”的本事。
  迄今为止,对美国中心的“冷战必胜论”构成挑战,也对第三世界在冷战史中的总体缺位状况做出弥补最为成功和有影响力的著作,或许当推国际冷战史最重要的学者之一、挪威裔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文安立(Odd Ame Westad)的《全球冷战: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我们的时代的形成》(2005年剑桥大学出版社)。文安立曾在2000年一篇讨论冷战史研究状况的著名文章中提出,意识形态、技术和第三世界是改造冷战史研究的三个最有潜力的“可能的”“范式”。在这本书中,他把对意识形态和对第三世界的研究整合起来,亲自实践了他的预言和主张。关于冷战对第三世界的历史和现状的影响,关于第三世界对冷战的总体格局和进程的影响,关于发生在第三世界的冷战对20世纪后半叶和当代“全球化”时代的影响,关于当今仍困扰着人类的许多冲突和灾难的由来和性质,这本书所提出的题旨和论说,是各相关领域里的学者乃至于国际政治舞台上经纶事务的人们所不应回避的。
  这也是一部符合巴特菲尔德所说的第二种取向的著作:它饱含着对各方历史行为主体(首先是第三世界人民及其领导者)的境遇和动机的同情理解,包容着对多种复杂的历史因素(特别是驱动两个超级大国第三世界政策的意识形态因素,以及影响第三世界冷战的当地因素)的深入分析,也浸润着对历史悖论以及人性和社会性悲剧的敏锐洞察。当然,作为历史学著作,文安立书的这些优点又是以对多国档案资料的广泛收集和精当利用为基础的。这部书必定会作为冷战史的经典而流传久远。
  
  作为后冷战时代的“当代史”的冷战史
  
  文安立认为,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干涉,是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继续,是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全球扩张的巨大历史运动的最后阶段。只不过与以往欧洲殖民扩张所不同的是,莫斯科和华盛顿的目标和核心话语不是剥削和征服,而是控制和进步。植根于美国和苏联自身政治生活的意识形态驱动着它们去干涉第三世界。华盛顿和莫斯科都执着于在第三世界推行它们各自版本的现代性工程,坚信由此必然推动世界历史,也使自身安全获得最终保障。文安立指出,认为冷战不属于第三世界的看法是错误的,冷战不仅涉及两个超级大国及其在欧洲的盟友;冷战之所以成其为“垒球冷战”,正是因为超级大国的干涉主义把第三世界拖进冷战,甚至使之成为冷战的决定性战场。而冷战又塑造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国际和国内框架。如果没有冷战,非洲、亚洲乃至于拉美,都将完全不同于其今日之状况。第三世界的精英中形成的政治方案,往往是他们对美国和苏联所提供的发展模式的有意识的反应。在许多情况下,第三世界领导人是在与某一超级大国的密切关系之下选择某种特定意识形态立场的,而这经常意味着他们采取并奉行对其人民构成灾难的发展模式。
  本书集中关注的时段,是超级大国在第三世界的冲突达到顶峰、而第三世界对冷战大格局的影响也变得空前重要的70年代和80年代初。该书首先处 理了美苏对第三世界的认知和政策的意识形态根源问题,指出:美国建国之初就已然存在的关于自由、进步和公民权的话语,苏联源自经典马克思主义并在自身历史经验中重塑的一整套国际政治理论,为它们各自对第三世界的干涉奠定了意识形态的框架,提供了基本动力。作者还考察第三世界国家反殖民主义的发展演变,并对反殖民主义运动与早期冷战冲突之间的互动做出解释,说明一些第三世界领导人是如何在两种相互竞争的意识形态之间做出选择,而还有一些领导人又是如何选择了同时反对两种意识形态的立场的。
  在作为主体部分的个案研究中,作者考察了发生在古巴、越南及印度支那其他国家、安哥拉和南非、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伊朗和阿富汗,以及尼加拉瓜等国家或地区的美苏干涉和对抗。作者不仅把这许多复杂而紧张的故事篇章讲述得极为清晰而精彩;更难得的是,他对第三世界当地因素的深入了解,使得这些故事超越了大国对外政策史的撰述模式,而与这些国家的本国史有机地融通起来。阅读这些人们知之不详的、往往是血淋淋的历史,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的是:第一,灾难就是灾难,这些灾难中同时有华盛顿、莫斯科和当地的政治领袖都必须承担的历史的和道义的责任;第二,这些冷战时代的故事与后冷战时代的关系是那么实在而密切,以至于的确如作者所言,它们“塑造”了我们的时代。
  最后两章对冷战终结时期的讨论及结论部分更紧密地扣合了“历史塑造当代”的主题。其中一章论述了里根政府在第三世界发起的新攻势,另一章则以显著的同情讲述了戈尔巴乔夫改变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的努力、困境和他最终的失败。在结论中,作者概括性地分析了冷战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并有力地显示了美国的干涉主义在冷战和后冷战时代的根本连续性,以及这种干涉主义对第三世界和美国自身的伤害。对于当今困扰美国和世界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作者的分析和评断尤其发人深思。
  的确,历史是现实存在的一个维度、一种方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者在一开篇就宣布,这不是一部那种仅仅基于历史学家对既往所发生的事的好奇心而做的书,而是一部历史学家写的关于当今世界的书。
  文安立早年在非洲和亚洲所度过了很多时光。他对第三世界“那些试图创造一个更公正平等的社会的人们和那些反对外国干涉捍卫自己的共同体的人们”“怀有深切同情”。他把书题献给他的两个死于冷战中的朋友:一位是1982年为种族隔离政权的特务所暗杀南非共产党人,另一位是1988年被伊斯兰极端分子所杀害的阿富汗穆斯林和民主主义者。
其他文献
即便已是晚上十点,北京地铁十号线里依然拥挤。车厢内壁的小屏幕播放着MV——《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汹涌而出的人流中,有人向同伴讲故事:“在英国,有人知道我是中国人后说,难怪你看起来如此幸福!”真的吗?夸张吧!与此同时,有人刚刚在网上投票表达了对奥巴马即将访华的冷漠,而后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观看关于今年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7.7%的新闻。  回到家里,按约定拨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的电话。“
  
●民国外交人系列●  本系列主持 石源华    “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很难想像这是大汉奸汪精卫早年反清行动被捕时的悲壮诗句由满腔悲愤的反清斗士到痛斥日本“为中国腹心之患者”,再到成为侵略者刺刀下的傀儡,如此矛盾心态与巨大的身份反差,实在为历史所罕见    汪兆铭,字季新季恂,号精卫其与民国外交的关联,不仅在于他曾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身兼外交部长达三年多之久,更重要的是他作为国民党的首脑人物经历了
2010年,中国海洋不平静。黄海、东海、南海“三海局势”交替呈现紧张态势。  3月26日,黄海,在朝鲜半岛南北分界线附近海域,韩国海军1200吨级的“天安”号巡逻舰爆炸沉没。韩国指责系朝鲜所为,朝鲜予以否认,迄今真相不明,但其引发的海上紧张局势、乃至对东北亚安全格局的现实和长远的影响则是明显的。“天安”号事件后,美日韩借机进一步强化军事同盟关系。美韩持续在黄海进行的系列联合军演,引发朝韩双方在黄海
在关键时候,美国按住了一个关键问题现在球被踢到了朝鲜一边      2007年12月4日,正在平壤访问的美国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六方会谈美方团长希尔会见朝鲜外相朴义春时,向他转交了一封布什总统致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亲笔信自布什上台执政以来,金正日曾多次多渠道致函布什,但布什亲笔致函给金正日却是第一次,再加上最近一个时期朝鲜核设施去功能化进展顺利,又传美国纽约交响乐团将访朝开展“交响外交”,于是许多人开
美国霸权必须收敛,必须以一种更负责的态度对待国际秩序与其他国家否则,这样的一天终将到来,美国发现别国再也不愿意为它支付账单,而世界也发现再也供养不起一个挥霍无度又超级自私的美国      面对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许多国家的政府及央行正在推出相应的救市计划,但其心态可能是相当的无奈一方面,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其状况好坏与各国利益攸关,何况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金融动荡,如不施救将殃及自身;另
唐永胜  法学博士  国防大学教授    在整个冷战时期,欧洲的地缘战略结构可谓泾渭分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以易北河为界展开直接而紧张的对峙,相互之间都夸大对方的威胁并在行动上做出过分反应,所用手段也基本上限于传统的权力政治范畴。由此带来的也是比较简单的战略关系,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相互疑惧、相互防范、相互对抗,虽然间或也有一些协调,但一直都构不成主导性因素。这种简单
胡世泽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职业外交家,曾任中国驻瑞士公使、外交部常务次长。二战结束后,他担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等职,是第一位担任上述职务的中国人,他曾长期致力于联合国的事业,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胡吐泽,又名子泽,字增寿,祖籍浙江吴兴,1894年11月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其父胡惟德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曾先后担任中国驻日公使、驻法公使、北京政府的外交总长、内阁总理。胡世泽早年
除掉了共同对手,执政联盟内两党的矛盾突出了;经济形势继续恶化;恐怖势力找到了机会,美国极有可能再次出手干预乱局——    2008年9月6日,扎尔达里(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如愿当选巴基斯坦第11任总统他将续写布托家族的政治篇章,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如何使巴国内局势稳定下来,将是他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去年以来,巴基斯坦的政治争斗一直围绕着穆沙拉夫而展开,巴国内局势也一直动荡不安人们原以为,随着穆
欧盟:已是一个全球行为体    欧洲走过半个世纪。3月25日,欧盟27个成员国在德国首都柏林隆重举行仪式,庆祝“罗马条约”签订50周年,并发表“柏林宣言”。  半个世纪看欧洲,首先应该看到,二战以后开始起步的欧洲一体化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且不说欧盟名称的演变、成员国的扩大和一体化内容的深化,仅举一个事例就足以说明问题:当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暴力冲突仍呈常态和频发之时,和平理念在却欧洲早已成为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