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腰肌劳损前后MR影像变化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比腰肌劳损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表现阳性患者针刀治疗前后的影像表现,探讨针刀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MR表现阳性的腰肌劳损患者5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全部通过针刀治疗,选取压痛点的3~4点治疗,每周1次,连续3周。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磁共振,对治疗前后的MR表现[关节周围积液、椎旁肌水肿、浅筋膜水肿、棘间韧带水肿,肌肉(双侧多裂肌、竖脊肌)间隙脂肪浸润]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关节周围积液7例、椎旁肌水肿5例、浅筋膜水肿3例、棘间韧带水肿8例,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间隙脂肪浸润程度较治疗前无下降,左右侧多裂肌、左右侧竖脊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椎旁肌肌脂分数(muscle lipid fraction,MLF)、左右侧多裂肌、左右侧竖脊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检查对腰肌劳损患者的诊断、针刀治疗后的评估有重要指导作用。肌肉间隙脂肪异常浸润是否可逆需要更多样本、纵向研究方法加以证实。
其他文献
在当代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客户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企业只有拥有了客户才能生存和发展起来。在这种新经济的形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就尤为重要。第三方企业关注客户的需求,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对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客户关系管理出发,揭示了客户管理关系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第三方客户管理的经济现状,提出要想企业达到既定目标,应该面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电商下乡政策的推进,农村的电商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农村网购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农村消费升级,也极大的拓展了电商和快递企业的业务。然而,由于农村消费群体分散,配送网点少、配送不集中,导致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相对较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开展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研究,是农村电商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基于成本动因对农村电商“最后一
通过研究发现,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职业压力、政策环境因素显著影响海员心理健康,进而威胁航运安全。建议海事监管部门与船员管理公司优化海员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从而减轻海员职业压力,保障政策执行,实现海员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通过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门诊服务待改善的质量关键点进行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根因分析。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开展智慧门诊服务建设,对门诊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中需要改善的质量关键点进行再造和优化。通过以自助机和医院微信服务号小程序为主的智慧门诊服务建设,优化了服务流程,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缩短了24.3%,就诊秩序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推动了门诊服务的高
<正>英语实践性作业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实任务驱动,提升实践能力,促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特点。设计要基于单元整体,合理的单元作业设计可为后续的学习作铺垫,为整个学习过程搭建桥梁。立体设计模型如图:一、拓展研究宽度:激发学习兴趣作业不应是一种负担,而应成为衔接课内外的桥梁。学生喜欢画画结合的英语作业、通过实践完成的作业、围绕一个主题自己发挥的作业。
期刊
青年人才是医学人才梯队的中坚力量,而青年人才评价存在主观化现象,目前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体系研究是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某院构建青年科研人才评价管理制度,包括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建立科学的青年科研人才评价培养系统,构建数据库,用于青年人才项目等的遴选,操作简单,实现了个性化评价,并制定管理办法,建立评价制度;修订相关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建立激励制度。某院依托评价管理
本文围绕媒体考古学发展动态、中国媒介技术研究、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化知识生产等内容,与齐林斯基教授展开深度对话。旨在凸显媒体考古学之于当下理论和现实相关性,与为理解中国媒介现状与未来发展所提供的独特洞见。
<正>“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洛瓦利斯在其小说《海因里斯·冯·奥夫特丁根》中描写了一位年轻人在梦中见到一朵“蓝花”,从此念念不忘并决意离家漫游,去寻找自己的根。[1]“蓝花”是个神秘物象附有隐喻的象征,它蕴含着一颗探索的心灵,并渴望收获一切无限事物的美好愿景。在青花绘画创作的历程中,我将自己定义为那个寻找梦中蓝花的年轻人。“青花”一词在元朝旅行家汪大渊的《岛
期刊
声誉对于媒体而言至关重要,在新媒介环境下,中国主流媒体在适应技术迭代升级的同时,更需重视自身的媒体声誉评价与管理。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企业及媒体声誉评价的代表性体系,基于企业与媒体之间的相似性,借鉴企业声誉评价中相对成熟的声誉商数(RQ)理论,尝试构建适用于中国主流媒体的声誉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媒体形象、产品质量、财务业绩、工作环境、社会责任、发展前景等六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