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II优98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II优98的特征特性,介绍了II优98栽培与制种技术,以期为II优98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II优98;特征特性;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75-01
  
  II优98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于1998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水稻品种。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品为抗优98,审定编号为:DS006-2002;2003年4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II优98,审定编号为:皖品审03010373。2005年通过河南省、湖南省认定。近几年,在江苏淮安、高邮等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高产田块达10.5t/hm2,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1特征特性
  
  1.1品质优
  该品种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0.8%,碱消值5.2级,蛋白质含量10.6%,4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80.7%,粒长6.1mm,胶稠度44mm,直链淀粉含量22.1%,4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稻米外观及食味品质显著优于汕优63。
  1.2抗性强
  经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2000年抗性鉴定,高抗白叶枯病(病级1级),中抗稻瘟病(病级3级);2001年抗性鉴定,抗白叶枯病(病级3级),中抗稻瘟病(病级3级)。与汕优63相比,抗叶尖枯病,纹枯病轻,抗倒性能较强。
  1.3农艺性状优良
  该组合全生育期145d左右,比汕优63长3d左右,株高119cm左右。分蘖力强,株型较紧凑、挺拔,茎秆粗壮,生长繁茂,穗大粒多,熟相清秀。一般有效穗255万穗/hm2左右,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穗长24 cm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27~28g。
  1.4适应性广
  适合于长江流域、肥水条件中等以上地区种植。
  
  2栽培要点
  
  在江苏,一般于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大田播种量为15.0~22.5kg/hm2。秧龄控制在30~35d。在施肥上,重施基肥,早施返青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主要是抓前期,施肥可采取“一炮轰”。移栽后5~6d结合化学除草,施尿素120~150kg/hm2。后期看苗补施尿素45kg/hm2、KCl 75kg/hm2作穗肥。生育期间注意做好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使用强氯精、浸种灵等药剂浸种。
  
  3制种技术
  
  3.1确定最佳播差期
  根据高邮市往年的气候资料,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中旬,此时日均温在26~28℃之间,正适合于水稻抽穗开花结实。为了确保花期相遇,母本5月15日播种,播始历期93d;父本播2期,一期父本5月1日播种,播始历期79d,二期父本5月11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为14d。父本在8月15~18日抽穗,母本在8月16~17日抽穗,母本比父本偏早1~2d,花期相遇良好。
  3.2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
  培育母本多蘖壮秧,争多穗获高产;培育父本多蘖壮秧,可提供充足的花粉,提高结实率。采用简化旱育秧,大田母本播种量为450kg/hm2,大田与本田比例为1∶8~10;大田父本播种量为150kg/hm2,大田与本田比例为1∶40,做到匀播、稀播。母本秧龄控制在24d、父本秧龄控制在38d左右。采用行比2∶16,母本插足4.2万穴/hm2,父本插足4.5~4.8万穴/hm2
  3.3加强肥水管理
  在播种前秧田施碳铵450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呋喃丹45kg/hm2作面肥。2叶1心时施碳铵225kg/hm2作断奶肥。3叶1心施尿素180kg/hm2作分蘖肥。5~6叶若发现秧苗素质差,可补施尿素60kg/hm2。移栽前3~4d,施送嫁肥,结合防虫施尿素60kg/hm2
  在父母本移栽前2~3d,用碳铵525kg/hm2、过磷酸钙525 kg/hm2、KCl 150kg/hm2作基肥。父母本移栽5~6d后,追施分蘖肥,施碳酸氢铵525kg/hm2;隔8~9d再施1次肥,施尿素112.5kg/hm2。父本返青后,偏施1次肥,施尿素37.5kg/hm2,加高浓复合肥60kg/hm2。抽穗期看苗施肥。
  水浆管理采取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母本茎蘖数达到330万株/hm2时适度晒田,以减少无效分蘖发生,后期干干湿湿灌浆,收割前1周断水。
  3.4及时进行花期预测,适时施用九二○
  在水稻移栽后25d左右,每隔3d进行剥蘖镜检,做好花期调节工作。为确保花期相遇,要求母本比父本早抽穗1~2d或相当。由于母本对九二○敏感,在母本见穗5%时,对父母本喷施九二○ 15g/hm2;隔日割叶,喷210g/hm2 九二○于父母本,并且父本单独喷施1次九二○,用量60 g/hm2;第3天继续喷施九二○ 180g/hm2。一般在上午9时至12时30分,用塑料软管拉花,防止籽粒脱落,每天3~4次。
  3.5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
  加强病虫害防治与田间除杂工作。在抽穗后22d,要抢晴天及时收获种子,防止穗发芽,影响种子质量。在收割、晒种、贮藏等环节防止机械混杂。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了红香椿1号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组培苗栽培与管理、苗圃栽培与管理、反季节栽培与管理等内容,从而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香椿1号;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043-01    红香椿1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而成,是香椿中的极品,菜、材兼用,鲜嫩的芽菜肥壮、品质优、营养价
摘要使用5%立丰灵防治水稻倒伏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前7d,喷施5%立丰灵,对于水稻防倒伏、改善株型和增产效果较好,增产率6.17%~10.59%,经济效益显著,可示范推广。  关键词立丰灵;水稻倒伏;防效  中图分类号 S511;S481 .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35-02    随着优质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和高秆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晚造水稻倒伏现象
摘要介绍了2009年五河县小麦穗蚜重发特点,并分析了重发原因,指出应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为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小麦穗蚜;危害特点;重发原因;综防措施;安徽五河;2009年  中图分类号S435.122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74-01    麦蚜又名腻虫,为害小麦的蚜
摘要介绍了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南农98-7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肥料运筹、及时化控、加强田间管理、防虫治病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南农98-7;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83-01    南农98-7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Bt CpTI双价
摘要介绍了韭菜无公害优质化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与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内容,以期为韭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韭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111-01    陆川县珊罗镇田龙村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全年适宜蔬菜露地生产。随着近年各地推进“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建设,田龙村
摘要在重庆市开县厚坝镇通过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在紫泥田田中配施不同的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三要素对株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影响较大,对穗长、结实率影响不大。根据回归模型得出:水稻最大产量配方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0.0kg/667m2、9.0kg/667m2、4.5kg/667m2,可使水稻产量达到629.57kg/667m2;最佳经济
摘要: 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有关文献,总结了川芎嗪在心血管等方面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和相关作用机制,并对川芎嗪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川芎嗪;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108-02    川芎嗪(四甲基吡嗪)是从伞形科植物川芎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它具有多种生物和药理活性[1],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重视,进
摘要阐述了2008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指出境外虫源迁入量大、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了对其大发生所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措施;安徽寿县;2008年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1 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71-01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cis medinalis G.
摘要阐述了一品红在异常温度下的各种表现及其改善方法,以期指导一品红的栽培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一品红;异常温度;表现;改善方法  中图分类号S162.5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136-01    近年来,一品红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销量的上升,一品红生产发展迅速。在我国华南地区栽培一品红,由于夏季持续高温、冬季时有寒流袭击,加上设施的降温
摘要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效果好,持效期长,施药后15d的防效为83.24%~92.33%,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建议使用浓度为2.25mg/kg,用药量为900kg/hm2。  关键词0.9%阿维菌素乳油;柑桔红蜘蛛;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6.661.2 3;S481 .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