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的动态增强MRI研究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动态增强MRI(DCE-MRI)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浸润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47例AL患者行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同波(FLASH)序列T1WI冠状面髋部DCE-MRI,分别在腰椎及双侧髂骨设置ROI,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ETCs),计算最大强化率(Emax)、强化斜率(slope)。读取MR检查近期AL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所占比例。47例AL.患者分为3组:初发未治疗组、初发治疗完全缓解(CR)组及初发治疗未缓解(NR)组。比较AL患者不同部位(椎体及髂骨)骨髓浸润在DCE-MRI的差异;比较3组患者髂骨骨髓浸润Emax、slope值的差异,与骨髓象原始细胞计数对照分析其临床意义。对所获数据分别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47例AL患者髂骨骨髓Emax值(15.70±7.06)比腰椎(11.28±5.5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lope值分别为0.82±0.12和0.80±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仞发未治疗组髂骨骨髓Emax和slope分别为17.15±5.75和0.98±0.13,14例初发治疗CR组分别为8.76±3.93和0.26±0.04,8例初发治疗NR组分别为21.62±6.50和1.38±0.02,三组间Emax和slop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发治疗CR组的Emax及slope 值均低于初发未治疗组和仞发治疗NR组(P值均<0.05);初发未治疗组Emax及slope值均低于初发治疗NR组,但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47例AL患者髂骨骨髓的Emax值与骨髓象原始细胞比例(25.6±4.2)%呈正相关(r =0.501,P<0.05),与slope值尤相关性(r=0.235,P>0.05)。结论 DCE-MRI是评估AL患者骨髓浸润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有效方法,可望为AL患者预后评价及疗效监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其他文献
人体组织病变多伴随细胞内外酸碱平衡紊乱,如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癌症及炎症.快速准确地检测人体病变组织酸碱环境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后续治疗意义重大.然而,当前在体测定人体内环境pH值的手段十分有限.MR频谱可以无损伤地测定组织细胞内外pH值,但其分辨率较低,难以应用于临床.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技术有可能获得组织pH的
期刊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脊髓造影(CTM)检查在自发性颅内低压(SIH)脊髓脑脊液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例诊断为SIH的患者行双能量脊髓CT造影检查,X线管电压分别设定为100和140 kVp(加锡过滤片),后处理获得虚拟平扫(VNC)、碘图等图像,并与合成的120 kVp CTM进行对比,比较2种方法在显示对比剂沿神经根外漏、C1~2椎体后方对比剂积聚、硬膜静脉丛扩张及椎管内硬膜下对比剂积聚等方
随着对自发性颈动脉内膜剥脱症(或自发性颈动脉夹层)( spontaneous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SCAD)认识的深入,发现SCAD是临床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的诱因之一,而在年轻的脑缺血或卒中患者中,SCAD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没有外伤甚至是轻微外伤病史时,颈动脉内膜剥脱症被认为是自发性的。1.颈动脉内膜剥脱症的流行病学:1954年,Jentzer报道了第1例颈动脉内
期刊
患者男,48岁,反复胸闷、气促、心悸2年余,加重1个月,于2008年3月1日入院.患者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胸闷、气促症状,伴有心悸,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Ⅲ级",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心电图: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120 ms.心脏超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94 mm,左心室射血分数(
期刊
近10年多模式影像融合设备PET-CT取得成功,随之的目标便是研制PET和MR的同机融合设备MR-PET.MR是多参数、多序列成像,不但具有良好的软组织解剖分辨率,同时也可以进行功能成像,但与PET相比,MR在定量观察分子示踪方面仍有限制,敏感性也不及PET,这就为MR-PET融合设备的研制提出了需求.实验阶段的小动物MR-PET的成功研制,证明这种设想是可行的。
期刊
一、程控X线机复位电路的不足  FSK302-1A型程控X线机属于工频X线机,但由于采用了单片机控制技术,其自动化程度远高于普通常规X线机.在单片机控制电路中,复位电路非常重要,如果它不能可靠地工作,整个系统根本无法正常运行.复位包括上电复位和系统运行复位,所谓上电复位是指单片机得电后立即进入规定的初始状态;所谓运行复位是指系统非正常运行情况下的重新初始化.后者有手动复位和自动复位之分,FSK30
期刊
众所周知,血液与造血性疾病最基本的病变和最早的损害发生在骨髓。以往的影像学,包括X线、CT由于受到组织分辨率不高的影响,只能显示已经出现骨骼形态学异常的一些严重、晚期的血液病异常表现,对骨髓异常改变难以检出,在血液及造血性疾病诊断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上世纪90年代,骨髓MRI开始应用于血液病的检查,通过骨髓内各种组织的质子数量和周围磁环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信号强度的MR图像,大范围、无创性地观察正常
期刊
患者 男,78岁.因脑梗死于2010年5月2日入院.既往有肺癌手术史30年,冠心病病史15年,吸烟史60余年.胸部CT检查:双肺含气量增多且密度不均,双肺纹理增多、紊乱,肺内可见散在纤维索条状及小斑片状影,部分边界清楚,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所见气管周边多发类圆形及不规则形、囊袋状膨出影,尤以气管左后方为多,最大者位于胸廓人口处气管左侧.该阴影开口于气管,其内密度与气管腔内密度相等,囊壁薄而均匀(
期刊
第十届MRI序列设计理论与实践应朋学习班将于2011年10月20至23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举办。本学习班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工学院联合举办,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第二届中国肿瘤介入与微创治疗大会暨上海第三届肝癌综合介入诊疗国际会议(2011CCIO)将于2011年4月15至17日在上海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