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叙事:绘画中的数字媒介

来源 :美术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xq1357130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探讨绘画中的叙事模式与媒介之间的发展辩证关系,借用融合叙事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媒介对绘画叙事影响的假设,试图对叙事的多信道属性以及受到这种媒介影响的绘画叙事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笔者通过考察个案中两个不同来源的数据如何对绘画的叙事模式产生影响,探讨在数字媒介影响下挑战传统叙事观念创作出来的作品.
其他文献
“她综艺”是近年来引发社会关注的一种综艺节目类型,其中发展而来的“自律女性”“姐姐精神”和“人间清醒”等输出女性价值的形象一度成为女性叙事的主要范本.在“她综艺”的推动下,女性开始以一种崭新的形象“被看见”.然而,“她综艺”背后的商业逻辑使女性叙事陷入消费主义的悖论中,难以突破固有的叙事困境.本文通过梳理“她综艺”的叙事策略,探究其对女性形象和话语产生的影响,并试图找寻“她综艺”女性叙事的新出路.
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需要采用更加新型独特的模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但由于广播电视台对于新观念、新技术、新思维的接受流程相较于其他新媒体要更加繁琐,创新能力受到了限制,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导致原本就来源单一的事业收入不断下滑,但节目生产、购剧成本、卫星覆盖费用等仍居高不下,广播电视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以管理会计为切入点,结合广西实际与行业发展趋势,提出转变观念,优化流程,升级系统,提升素质等举措加速业财融合,以期为广西广
汉文佛经中的差别色是由本色(青、黄、赤、白)差别生成的颜色,即青、黄、赤、白之外的所有颜色皆为差别色.后汉三国时期,汉文佛经中的差别色有苍、绀、黛、红、绯、金、黑、黧、黤、木兰等,这些差别色在不同的经文语境中发挥着特定的描写功能,呈现出更为细腻的色相形态.有的差别色如金、黑还具有较强的象征性、观念性,对佛教义理的表达具有特别的作用.差别色虽然不及本色运用广泛,却与本色同样重要,是汉文佛经色彩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伊夫·克莱因是新现实主义的创立者之一,是身体艺术、偶发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艺术种类的奠基者.他与杜尚、安迪·沃霍尔和博伊斯一起并称为20世纪后半叶对当代艺术贡献最大的四位艺术家.他的思想来源非常复杂,艺术观念异常超前,尤以“国际克莱因蓝”单色画闻名于世,并影响了诸多艺术家.本文简述伊夫·克莱因代表作不同的艺术观念,并略探其对NFT艺术等新兴艺术形式的影响.
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了艺术语言的更新,并让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更加重视艺术的呈现形式.这种观念的转变使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表现手法、新的审美体系以及新的语言形式.基于此,符号语言凭借极具个性、特色鲜明的表达方式逐渐演变成版画作品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本文主要探究版画艺术中符号语言具备的特点,并分析符号语言的应用,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本文探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功能语言学基础、认知转向和批评转向,构建了多模态认知批评话语分析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对河北红色旅游宣传片进行了话语分析,并结合话语分析结果,依据互动传播模式和系统传播模式,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河北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拓宽了新时代红色文化研究的理论空间.
《中国考古大会》采用“缀合团块”叙事结构以及“普及策略”与“共鸣策略”相结合的叙事机制,通过建构精妙绝伦的“舞台时空”,展现艰辛趣味的“考古时空”,复原繁荣文明的“远古时空”.节目从形式到内容都展现出具有东方气韵的传统时空观,形成独特的三重叙事时空的美学建构,通过充分展现在悠久的时空流变中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情感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步入自媒体时代,美术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也随之突破旧的传播模式,构建起自媒体传播格局.为了正确推广美术馆自媒体的应用,本文以辽宁美术馆(辽宁画院)自媒体运营为例,分析美术馆自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文献纪录片立意的价值在于其历史文献性,如今更多的创作者开始注重其隐含层面——精神价值的挖掘,精神价值既有历史性也具有时代性,其作为纪录片主旨和灵魂的作用正在被放大.本文以文献纪录片《长江支队:从太行到八闽》为解析对象,从文献纪录片所应承载精神价值的必要性入手,对其导入方法和形式进行探讨,对其之于当下价值观的影响和传播进行分析.
《中国考古大会》作为一档考古探秘类文化节目,不仅为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考古学提供了多元的展现空间,还创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路径.该节目强调考古文化与社会历史之间的互动意义,实现了媒介情境中考古现场的独特演绎,即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沉浸式考古、社会意义深度阐释的文化式考古、历史事物多维展现的故事式考古.多种意味的考古形式相结合,破除了传统考古节目单一化、平面化的弊端,获得了创新性考古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