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堂实施 情感性评价的策略探究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2004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真正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不断唤醒、鼓舞和激励。”情能激情,惟有富有真情的评价,方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因而,品德课堂的实施更需要情感性评价,尤其是在小学。现在,“你真棒!”“了不起!”“你说得真好!”充斥小学品德课堂,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碰撞,长此以往,这种空洞的、没有感情色彩的评价必然会影响品德课堂的实效,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素养的形成。
  故此,笔者以为评价须融入教师真挚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下面,谈谈自己在品德教学中实施情感性评价的有关策略。
  一、尊重理解,心中有爱
  教育家陶行知这样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情感就要靠情感来激发。 “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每一个孩子都渴望从老师那儿得到尊重、宽容和教诲。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特别是班内的“后进生”,他们的回答往往与教师的期待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课堂上,当学生回答不尽如人意时,很多老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有没有其他意见?”来加以评价 ,在有意或无意间否定了学生的回答。这些回答错误的同学在一次次的受挫之后就不敢再在课堂上表现自己,逐渐对自己和老师都丧失信心,甚至可能影响其人格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妨尝试寻找学生的闪亮点,真心给予鼓励。教师只有对学生满怀理解、尊重与爱意,才能从学生身上找到真正值得表扬和鼓励的亮点。这样,那些不愿或不敢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学生会随着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渐渐变得自信,愿意也敢于发表看法。如此,课堂也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例如教学《诚信真可贵》一课,说到生活中离不开诚信时,一个学生说:“讲诚信可是要吃亏的。”显然,这位学生的理解已经偏离了我预设的轨道,面对学生理解上的偏颇,我该如何应对才能帮他改变错误的认识呢?为此,我并没有马上否定和批评他,而是顺着他问:“你为什么这么认为?”那位学生说:“这是事实。上次他们来检查卫生,楼梯上有纸片,问是不是我们班的,我们都说不是,那次才没有扣分拿到了文明示范班的奖。”这时,很多学生点头表示赞同,有同学说:“还有上次学校领导来调查我们回家作业是否超过1小时,我们都说没有,其实我们有时候是超过一小时的。”面对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矛盾困惑,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组织大家进行辩论:“我们要不要讲诚信?”在辩论中,我对同学们的观点适时引导,通过大量的事实让同学们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诚信。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唯有尊重理解学生,直面学生的问题或困惑,不逃避,适时引导,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使课堂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激励赞扬,语言有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肯定的强化,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要在课上对学生动之以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以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感情的共鸣中实现道德的移情。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是不同凡响的。同样一个“好”,如果平淡如水地说出,只能让人感到勉强应付,但如果是满怀热情地表达出来,总能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赞赏。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学生发表见解后应真心地给予积极的评价:“想法很不错!”“好,很有自己的见解!” “你的思维很独特!” “分析得很透彻!”。同时,还可以适当表现出惊讶、欣赏的表情或动作。这样,不仅起到了渲染气氛、表达情感的作用,而且更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答案的价值。
  例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份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小报,并要求同学们做到图文并茂。学生分组搜集资料、设计版面、編排图文,忙得不亦乐乎。在编排的过程中,我随机拿起各小组的作业表扬:“**小组资料搜集的真多”“**小组版面设计真新颖”“**小组文字写得真端正”,同时,提醒学生:“编小报时别忘了设计一个地方,写上我们编委的名字,资料搜集是谁,版面设计是谁,图是谁,文是谁,等等。”学生在表扬声中更加积极努力地合作,使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一颦一笑,动作有意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潜移默化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发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之中。在课堂上,老师除了用言语评价和激励学生外,还可以用眼神、表情等体态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教师动人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温柔地抚摸学生的头、轻拍学生的肩,以及专心的倾听,无不明确地传达给学生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 “说得很有道理!”……
  例如在教学《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时,学生打开一个个“智慧盒”,在特定的情境中参与活动。当打开葫芦丝的“智慧盒”后,一位男生被要求吹奏。也许是因为公开课坐着很多老师,孩子紧张的缘故,他吹得断断续续。于是,下面的同学发出了“啊——”的长长唏嘘声,男生低下了头。此时,老师走到他面前,摸了摸他的头,满含信任地注视着他,说:“没事,你就当在家里吹给爸爸妈妈听,老师相信你行的,我们再吹一次,好不好?”男生点点头后又吹了起来,曲子吹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老师为这位男生竖起了大拇指。仅仅是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学生来说却是莫大的鼓励,那位男生在后来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获得了乐器演奏一等奖。
  
  有人曾说:“情感语言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东西。”这就说明教学评价一旦饱含情感,就能产生“听之动容”、“受之激情”、“纳之暖心”的神奇效应。因此,品德课堂呼唤教师评价发自内心,投入真情,寓情于评,融情于评,使学生不仅能接受教学内容,而且乐意参与学习活动,让师生在有“情”的课堂评价中共同演绎生命的精彩。
  
  (作者单位:桐乡市崇德小学 浙江嘉兴314511)
  责任编辑王清平
  
其他文献
根据对苹果多年的研究,特别是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病状、病原以及发病规律,并总结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方法。
通过对绿化工程中苗木采购的特点及苗木采购的要领进行分析,并对苗木采购过程中涉及的苗木品种、苗木规格及供应商选择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苗木采购过程中出现
期刊
江南暮春,绿肥红瘦。2006年5月18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与位于“人间天堂”的苏州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暨苏州大学学报百年刊庆纪念大会”,会上公布了
2012年种植冬油菜雪上追肥试验,试验主要对冬油菜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肥料和不同追肥量处理的种植。结果表明,在临洮县旱坪区种植冬油菜时,追施的肥料种类以尿素为佳,追施的时
朝鲜设立新义州经济特区无疑是朝鲜近年来在经济改革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与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相似的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得益于毗邻香港这一重要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笔者曾遇到过一类非常特别的学生:无论以哪种方式,哪种语气与他沟通,他都不理不睬;无论他是对是错,事情是否与他有关,他都不予回应,从始至终都不开口。班主任该如何跟这类“不说话”的学生“打交道”呢?  了解家庭情况,取得家长配合。出现“不说话”的情形往往和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关。“90后”“00后”的孩子家长,处于离婚率很高的时期,单亲家庭比较多。因此,班主任在接班之初,要首先深入了解
题记:2011年11月我初读李唯的《国旗下课程》电子稿后,给李唯校长邮件,其中说:"我乐意好好学习您的书,写收获体会给《中小学德育》。"现在李唯校长的书出版了,该是我再次学习的时
中国蔬菜面积已达3亿亩,产量7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蔬菜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蔬菜种业作为蔬菜产业的源头,对其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月24日,中
进入高年级,品德教材中增加的许多常识性课文,知识味浓而情感性不足。老师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容易出现偏差,一不小心就把品德课上成了知识型的常识课,只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