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模式及能力提升对策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业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是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作为农业科技成果产出源头高地,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着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使命.但目前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仍不顺畅,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此,围绕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这一命题,从供需两端了解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现有做法与存在问题;研究转化导向下的农业技术分类及其采纳方式,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框架;将转化过程划分成技术分类、技术推广、技术转移方式、技术学习4个阶段,提出“实施农业技术分类的动态化管理”“加强对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及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政策培训”“重视对技术经理人团队的专业化培训与激励”“多路径市场化推广农业技术,筛选高质量需求方”“基于技术创新类型选择技术转移方式”“将高价值专利培育贯穿于技术创新全过程”“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机构提升成果转化能力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为研究不同环境特征与恢复性感知之间的关系,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建农林大学的绿地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以该校为例的校园绿地的八类环境特征进行评价描述,并将受访者的恢复性体验与之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绿地使用者在不同环境特征下的恢复性体验.结果表明:(1)校园绿地的环境特征中,最能够影响个体恢复性感知的特征维度为“社交体验”“物种多样性”“干扰性”.(2)不同环境特征对使用者的恢复性感知都存在显著影响,且环境特征对恢复性感知的不同维度影响程度也不同.(3)使用者年龄越高恢复性感知评价越高,而学历越高恢复性感知评
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校内的黄心树为研究材料,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对其进行物候观测,研究黄心树(Machilus gamblei)物候规律,为黄心树的园林应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记录到的黄心树共有5个物候期,12个生长阶段.(2)华南地区黄心树新叶观赏期最佳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为每年春季的2-3月,因其展叶期与盛花期在2-3月份有所重叠,叶芽在花枝之间萌发,随着嫩红的新叶,花枝也随之开满白色花朵;(3)黄心树春季新叶观赏期的维持时间为10~20 d,不同植株的新叶从萌发到逐渐成熟的过程
为研究杏鲍菇渣基质化应用的适宜发酵条件,通过添加木薯渣、牛粪、双孢菇渣和设置不添加,添加0.05%、0.10%发酵菌剂3个试验组合,测定不同发酵阶段发酵产物发酵温度、积温、孔隙度、容重、可溶性盐浓度(EC)值及pH值等,并通过育苗试验对不同处理发酵产物基质化利用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的有效积温存在差异,其中添加0.10%发酵菌剂的杏鲍菇渣处理有效积温最高;添加双孢菇渣处理的EC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添加牛粪处理的EC值始终最低;不同处理的pH值变化趋势不规律.发酵结束各处理的总孔隙度在43.
我国的生猪养殖业受到了非洲猪瘟的巨大影响,2019年非洲猪瘟传播至江苏省,当年的生猪出栏量环比下降62.4%.江苏省生猪产业在这次疫情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大量的生猪养殖户依旧处于生产恢复的过程之中,面临着缺乏资金、生产资料等困境.政策性保险作为国家对农业生产户的保护和补偿措施,对生猪养殖户生产恢复应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生猪产业经济岗在2020年调研的360户养殖户的数据,探讨农业政策性保险对养殖户生产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假说成立,政府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对于生猪养殖户的生产恢复决策有着显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深入实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基本停止,目前林下经济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林下食用菌产业因其投入少、周期短、风险小、单位面积收益高、市场需求量大深受林农推崇.江西省森林资源丰富,林下食用菌栽培历史较悠久,现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本文分析了江西省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全省发展林下食用菌市场和林下食用菌产业可行性进行分析,阐明发展林下食用菌是林农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一种重要有效途径,同时推荐了目前在江西省发展前景较好的几种林下食用菌,并就产业发展过程中
乡村绿化景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乡村绿化景观研究起步较晚,不同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结构.本文从乡村绿化景观的研究内容、功能实现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综合对比总结了国内外乡村绿化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趋势.研究表明,乡村绿化景观的研究呈现出学科综合性特征日益明显、人文关怀突出、研究区域趋于均衡、研究手段技术多元融合等特征和趋势.本研究为系统、客观评价乡村绿化景观功能,全面建立乡村景观功能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为梳理海口公园园林植物应用的发展脉络与趋势,本文对海口7个代表性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园内的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和观赏性进行统计,揭示其与公园年代、位置、类型和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内乔木种数与公园年代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公园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单位面积内灌木种数与公园年代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单位面积总种数与公园年代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单位面积内单一配置类型种数与公园年代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单位面积内观叶植株种数与公园年代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公园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今后海口市
研究旨在确定河南省南阳市一猪场送检样品中的病原,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对送检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鉴定和基因测序分析等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病料中分离得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分离菌在常用细菌鉴别培养基上无法生长,在含有NAD的TSA培养基上呈露珠状;纯化得到的分离菌NY2020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具有“卫星现象”;采用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鉴定引物和血清7型引物均能够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菌NY2020株与7型副猪嗜血杆菌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研究表明,该分离菌
为提高辣蓼黄酮提取率,试验选择乙醇溶液作为溶剂,对辣蓼进行加热回流提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中芦丁、槲皮素、槲皮苷含量,探究最佳的正交工艺;加入水溶性二氧化硅作为赋形剂,获得辣蓼黄酮提取物.结果显示,辣蓼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 ∶ 20、乙醇浓度80%、加热提取3次、每次提取2h;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提取的辣蓼粗提取物中黄酮的含量为65.37 mg/g.研究表明,该方法辣蓼黄酮提取率高且成本相对较低,可为辣蓼黄酮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依据.
研究旨在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发酵条件,获得适口性较好的微生物饲料.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索枯草芽孢杆菌液发酵金针菇菌渣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接种比例和发酵时间对发酵效果有显著影响,一定范围内发酵温度影响不明显;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比例6:10 mL/g、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24 h.最适发酵条件下,菌渣不生长霉菌,发酵后枯草芽孢杆菌或孢子数量达7.5×108 CFU/g;发酵产物中黄曲霉毒素B1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研究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针菇菌渣的效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