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旅桂赏石名家与桂林石文化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356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艺术高度繁荣的宋代,由于经济的发展,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的痴迷和支持等原因,赏石文化亦达到了一个高峰(图1)。苏轼、米芾等提出的赏石鉴赏方法流传千古;文人雅士们不仅爱石、赏石、玩石,还将自己的人格心志寄托在石上,寓意于石,同时一些描述石头的石谱也层出不穷,如《渔阳公石谱》《宣和石谱》《武林石谱》,其中杜绾的《云林石谱》是最突出的代表,是我国第一部论石专著,也是我国古代记载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的一部石谱,记载了116种名石,涉及产地范围广达82个。而素有“山水甲天下”美誉的桂林,山川奇特,景色怡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独具一格的景观。“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词最早即出现于宋代,为时任桂林地方官的文人官员王正功所颂;另杜绾在《云林石谱》中将今桂林全州县的“全州石”列为较为靠前的第37位,称其石“扣之声清越,其色若灵璧青翠可喜”,予以高度的称道。可知在赏石文化达到黄金时期的宋代,处处奇峰怪石幽岩的桂林其独特的山水洞石风貌受到了不少名流雅士的青睐和赞誉,其中不乏赏石名家,笔者现通过遍检有关文献史料,将宋代旅桂之赏石名家考之如下,以再现他们与桂林的石文化因缘。
  一、米芾。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称米南宫,吴人,祖籍太原,后徙湖北襄阳,晚居江苏镇江,其天资高迈,个性萧散怪异,举止痴颠,遇石呼为兄,世称“米颠”。米芾官场并不得意,然能诗文,书画自成一家,书法为宋代四大家之一,绘画上开创出一种自然平淡、逸趣横生的大写意水墨山水画风格,人称“米氏云山”,为北宋最为标新立异、引人瞩目的画家,是文人画的突出代表人物。米芾富收藏,精鉴赏,可以说是宋代最有名的赏石家,著有《砚史》,并提出了影响中华赏石文化千年的“相石四法”,奠定了其在中华赏石文化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米芾对奇石异砚极为痴迷,在安徽无为为官时,将濡须河边的一块怪石搬进自己的寓所,设供桌上供品,向怪石下拜,口呼为兄,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最后竟因此被人弹劾而罢官,这就是流傳千古的“米颠拜石”的故事。米芾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在桂林地区担任临桂尉,任满后寓居桂林西山资庆寺。熙宁七年(1074)5月30日,米芾与友人游览桂林伏波山还珠洞,并题名。南宋嘉定八年(1215),在桂任官的方信孺从米芾曾孙米秀实手中借来米芾自画像真迹,刻于还珠洞(图2)。米芾在桂期间虽不长,但他事务之余,饱游了桂林一带的青山绿水、奇峰异洞,云生石上,霭出岫中,桂林这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让米芾深深陶醉,他曾作《阳朔山图》,题跋曰:“余少收画图,见奇巧皆不录,以为不应如是。及长,官于桂,见阳朔山,始知有笔力不能道者。向所不录,翻恨不巧矣。夜坐怀所历,作于阳朔万云亭。”桂林的奇山绿水、怪石嶙岩让米芾大开眼界,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米氏云山”及对中华赏石文化有重要贡献的“相石四法”,想是少不了这段旅桂阅历,应为桂林鬼斧神工的山川造化所激发而出的性灵吧。
  二、张孝祥。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状元,善书,工诗文,尤工词,风格豪迈宏伟,为南宋“豪放派”代表词家之一,上承苏东坡,下启辛弃疾,与张元干并称为南渡初期词坛双璧,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作品。张孝祥曾作《赋王唐卿庐山所得灵璧石》一诗,在石文化方面应有一定造诣。张孝祥为官十余年,出任过多地地方官,孝宗乾道元年(1165),张孝祥来到桂林任广西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等职,在桂期间,他重民生有惠政,声绩卓著。同时,身为名士的张孝祥亦游览了不少桂林名胜,南溪山、伏波山、象鼻山、普陀山、屏风山等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其中在乾道二年(1166)6月游览屏风山时,赋诗一首:“高岩划天门,仄径通乳穴。隈堆青螺髺,嵽嵲白玉阙。外有虎豹蹲,中恐蛟蜃蛰。东荣俯雷电,西出挟日月。万壑生悲风,六月不知热。但觉骇心目,未易纪笔舌。平生山水趣,岭海最奇绝。洞府二十四,未厌屐齿折。晚乃得游此,余地皆仆妾。同来六七士,嗜好颇相蹑。举酒酹山神,慰汝久湮灭。”惊叹桂林奇特的峻峰高岩、怪石异洞,虽探“洞府二十四”,但“未厌屐齿折”,发出了“平生山水趣,岭海最奇绝”的赞叹,对桂林别具一格的叠嶂秀水幽洞险壑、千姿百态的奇石怪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张孝祥也于该年改任别处,对桂林饱含深情的张孝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桂林,四年后(1170),年仅三十八岁的张孝祥在芜湖因病而逝。
  三、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大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 范成大文名显著,在南宋诗坛更是占有重要地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著有《石湖集》《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此外,范成大还是一位著名的赏石家,他对太湖石、灵璧石、英石等名石情有独钟,范成大曾得一灵璧古石,喜不自禁,因石酷似峨眉山大峨正峰,故取名“小峨眉”,并认为胜过苏东坡以庐山命名之奇石,作诗《小峨眉歌》夸赞之,自得之情溢于言表。另外,范成大还著有赏石专著《太湖石志》,集奇石赏玩、品评、珍藏、研究于一身。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3月,被任命为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的范成大来到桂林,掌广西军政大权,在桂期间,范成大整理盐政,大力奖掖文化人,修建古迹,政绩斐然。公务之余,范成大还遍游桂山漓水,考察风土民俗、物产土宜等。淳熙二年(1175)正月,范成大转任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在至四川任职途中,范成大根据在桂期间的所见所闻,撰写出了《桂海虞衡志》一书,记载了当时广西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气候地貌、山川洞岩等内容,为人们了解广西、了解桂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范成大对桂林的山川洞石有着高度的评价,他认为桂林山峰独绝之处在于奇、怪,可称为天下第一:“余尝评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筍瑶篸,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当为天下第一。”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记载了桂林的一些岩洞,如著名的读书岩、伏波岩、叠彩岩、白龙洞、水月洞(图3即为刻于水月洞的摩崖石刻——范成大《复水月洞铭并序》)、栖霞洞等,这些佳岩或高广空明,或隘狭曲转,或流水贯洞中,或寒风自岩出,洞中的美景奇石绚丽多姿,伏波岩中的试剑石汹涌江波日夜冲刷,北潜洞的石果如枣似栗,令人垂涎三尺。栖霞洞里“钟乳垂下累累,凡乳床必因石脉而出,不自顽石出也。”道出了钟乳石的形成原因,很有科学价值,可看出范成大洵为名副其实的赏石大家,其记载为研究桂林地貌特征、山石洞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四、张栻。张栻(1133—1180),字敬夫,后改字钦夫,号南轩,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名臣张浚之子,南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理学大师,曾主讲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并与朱熹、吕祖谦在理学界有“东南三贤”之称。张栻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学者,亦是一位爱石者赏石家,他曾在任袁州(今宜春)太守时将袁州名石——“卢石”改名为“介石”,并在此嶙峋巨石旁建造了“介石亭”,烘云托月,可见对该奇石之喜爱程度。南宋淳熙二年(1175)张栻来到桂林任静江知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在任上,张栻精兵简政,让人民和睦相处,弘扬文化教育,大力开展了一系列文教活动,重修静江府学及虞山之虞帝庙,并请好友朱熹撰写了《重修静江府学记》《有宋静江府新作虞帝庙碑》等文。在虞山石壁上刻《虞帝庙碑》时,工匠偶然发现一石洞,其南北对穿,环境清幽,张栻命名为“韶音洞” ,并作《韶音洞記》镌刻于石壁上,文中记载了韶音洞(图4)的长宽,洞中琳琅满目、光怪陆离的瑰石奇岩,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拟作龙蛇虎豹等,再现了桂林洞石的奇异。淳熙五年(1178),治桂卓有成就的张栻改任别处。两年后(1180),张栻病逝,桂地百姓闻知无不悲痛欲绝。
  五、梁安世。梁安世(1136—1195),字次张,号远堂,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及第,同榜中进士的还有范成大、杨万里等,榜首状元为张孝祥。梁安世聪慧过人,读书过目成诵,著有《远堂集》。史料记载,淳熙六年(1179)梁安世被任命为广西转运判官,考梁安世在桂林存有的7件摩崖石刻,有落款时间的均为淳熙七年(1180)、淳熙八年(1181),可知这两年梁安世在桂为官。梁安世乃宋代著名的赏石家,他醉心桂林山水洞石,赞普陀山弹子岩“为桂林胜游之最”,惊伏波山还珠洞试剑石“怪石虚悬象鼻”。梁安世在桂林所写的诗词文章等最有价值,亦是对桂林石文化最有贡献的当属《乳床赋》,这是淳熙八年(1181)夏至梁安世与人同游普陀山留春岩,并经过一番讨论后而作的。文章开门见山说道:“吴中以水为乡,岭南以石为州。厥惟桂林,岩穹穴幽,玲珑嵯峨,磊落雕锼。” 描述了处于岭南的桂林洞穴山石的奇特。文章用大量的篇幅对洞内千奇百怪、玲珑剔透的钟乳石进行了描绘,将其形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似牛、有的像马、有的如猴、有的若鱼……展现了梁安世超强的联想力、广博的学识、极深的赏石造诣。另外,文章还分析了钟乳石的形成原因过程等:“石有脉其何来?泉春夏而渗流,积久而凝,附赘垂疣。……抑尝以岁而计之,十万年而盈寸,度寻丈之积累,岁合逾于千万。”八百多年前的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有很高文学价值、文采斐然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篇对钟乳石的形成有一定的科学认识,有很高科学价值的科学作品,梁安世这位宋代赏石名家,也注定因此文而为桂林石文化写下耀眼夺目的一章。
  六、朱希颜。朱希颜(1132—1200),字子渊,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进士,曾在靖州永平县为官,颇有政绩。朱希颜也曾为官桂林,且是两次出任,第一次为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至光宗绍熙元年(1190),任广西转运使,第二次为光宗绍熙四年(1193)至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静江知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先后共五年时间。两次为官桂地,朱希颜都为民谋事,甚有政声。文能善诗、官能为民的朱希颜也是一位在赏石文化方面颇有造诣的赏石家。两次官桂的他游赏了龙隐洞、弹子岩、还珠洞、水月洞、韶音洞等桂林名胜,称赞还珠洞“洞中风景异尘寰”,洞里“岩石虚明碧玉环”,他对龙隐洞情有独钟,在两次为官桂林期间曾多次游览、题诗,认为“桂林岩洞龙隐其最也”,赞其“翠壁峥嵘百仞雄”。朱希颜曾偶得两块珍罕无比、浑然天成的高州石屏,赠予好友洪迈,洪迈为南宋名臣、学者、文学家,著有《容斋随笔》,也是一位有名的赏石家,他虽无书不读,学识渊博,一生痴迷于石,但一直耻于不知何为石屏,得之后爱不释手、欣喜若狂,写下了《高中石屏记》,对石屏赞不绝口,朱希颜得到此文后,亲自作跋并使人镌刻于桂林龙隐岩,时为庆元元年(1195),使这一段石坛佳话千古流芳。
  另外,宋代到过桂林的赏石名家还有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等,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开创江西诗派,书法为“宋四家”之一。同时,黄庭坚也是一位石痴,他出身于赏石世家,曾说“石吾甚爱之”,写有《新妇石》《云凌石》《坚石诗》等咏石诗。黄庭坚曾于北宋绍圣年间被贬往戎州(今四川宜宾),途中在泸州暂居了数月,为知泸州之王献可所器重,两人交往颇多,王献可为慰藉失意的黄庭坚,赠予了一块天然山水画的精美奇石,黄庭坚大喜过望,赋诗《戏答王居士送文石》一首,表达了对好友的感激之情,此诗一出,竟带动了泸州的赏石热,刮起了一阵赏石风,也使泸州奇石享誉远近,流芳千秋,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即将泸州奇石列为图首。崇宁二年(1103)11月,黄庭坚又被贬谪,这次是被贬至广西宜州,次月黄庭坚从鄂渚一路南下,于崇宁三年(1104)5月初进入桂林市境内,曾在市区古南门前的榕湖之畔泊舟,后张栻在系舟处建榕溪阁纪念之,今建有系舟亭(图5)。黄庭坚仅在桂林停留了数天便匆匆离去,留下了一诗《到桂州》:“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在感叹桂林山川之奇之美后怅然而去,若是让黄庭坚这位大文豪、赏石名家在桂林生活上一段时日,桂林那独特的奇山异石、怪岩瑰洞难道不会因此而更放异彩更富传奇吗?
  综上,这些宋代旅桂之赏石名家均为文人士大夫,他们文化水平很高,在学术文学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赏石文化高度发展繁荣的宋代,他们的到来,使桂林除了山水有“甲天下”之称外,还有山峰“奇天下”之誉。他们用手中妙笔摛翰振藻,笔笔生花地描绘桂林的奇山异石,饱含性灵情感地去感叹赞叹桂林的怪岩瑰洞,此外,他们其中还用渊博的学识阐明了钟乳石的成因等,为研究桂林石文化提供了科学价值,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些旅桂赏石名家,使桂林奇异的山峰洞石名扬天下,让桂林石文化无比闪耀、大放异彩,他们与桂林的石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桂林石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他文献
工业化生产前提下,成衣款式设计的标准化和高效性成了可预期的要求。模数制主张各部品协调形成标准化的理念核心,为建设规范系统有序的成衣款式设计流程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在服装企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模数制理论创建成衣款式设计的系统化设计活动,旨在让服装企业简化设计行为,系统化设计活动。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開局之年,開放全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近軍。全國人大常委會2021年立法工作的總體要求是。
非道路污染源正逐渐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源,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发动机每年排放的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总量几乎相当于公路用车辆发动机的年排放总量。本文以浙江省已申报登记上牌的非道机械为例,研究浙江省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现状,为非道机械排放管理做铺垫。
日本饮食文化作为日本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和民族在长期饮食品的生产、分配、消费等实践过程中创造并不断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其与日本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经济文化背景等方面息息相关,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明显的发展性、较强的构建性、较高的关联性。也正是这一独特的创造环境、显性的民族特色,构建了日本饮食文化独有的隐喻性,尤其是构建了日本饮食文化中专用名词的隐喻性。
本文依托课程团队自建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在线开放课程,积极探索“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混合式教学,经过两个学期的教改实践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总结课程混合式教学的经验与不足,对于后续继续完善课程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古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文脉之一,其中所反映的正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充分体现了民族气息,古建筑修缮工作对挖掘、掌握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到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古建筑整体质量下降,需要提升修缮技术。而以往古建筑测绘方法主要以人力输出为主,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物力支持,整体测绘工序非常复杂,工作效率较低,增加了古建筑损坏几率。对此,本文提出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此种非接触方式全面精确地掌握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管理不善导致我国中小企业明显呈现出生命周期短的特征。本文基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环境发展的大背景,以会计监督的含义和特征为切入点,结合中小企业的具体特征,深入分析中小企业在会计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中小企业会计监督问题的对策,以期为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管理提供值得参考的建议,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水平的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也在逐渐加快,各类能源消耗量很大,这就导致更严重的能源匮乏与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人们日益关注节能减排。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还有利于保证电力企业获得良好的效益。因此,在电气自动化工程合理地应用节能设计技术,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可靠的用电环境。
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为基本方针,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电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跟国家战略,按照培养方案并结合大学创新创业项目的特点,革新现有专业教育体系,在传统的机电专业培养要求基础上,融入相关的交叉学科,结合实践训练项目形成多学科融合的过程培养,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实现电子类学科、机械类学科之间的互通互联,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宽广的知识面及一定的知识深度,也可以经过系统的实践能力锻炼,最终使培养的机电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够适应智能制造业的新需求。
石墨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是少层的石墨烯自然界中几乎没有。2004年,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采用反复撕胶带的方法得到少层的石墨烯,这两位科学家对石墨烯进行测试,发现单层和双层的石墨烯分别有整数的量子霍尔效应及常温下的量子霍尔效应,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石墨烯的发现,改变了科学家们对常规理论的认知,尤其是对热力学涨落理论的冲击较大。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就主要研究基于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生长石墨烯,对石墨烯进行转移、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