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作用下铜在液态锡里的溶解动力学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c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采用浸入法实验,通过施加直流电作用,研究了513~573 K温度范围内铜在液态锡中的溶解动力学.对溶解后铜的溶解厚度以及Sn/Cu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层的厚度进行测量,对溶解激活能以及有效电荷Z*进行计算,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电流引起的液态锡中的温度分布和流场分布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施加直流电对铜在液态锡中的溶解速率常数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电流密度增加,溶解速率增加,溶解激活能减小.电流的方向对铜的溶解和界面IMC层的生长也有影响,由于电迁移的作用,当电子流动的方向与铜的溶解方向一致时,溶解速率加快,界面IMC层的厚度变薄.在电流密度为240 A/cm2时,铜在液态锡中的有效电荷Z*随着温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其他文献
分流比越大,挤压件内温度越低,有利于提高挤压速度及生产效率,模具内应力及模具变形量都小,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延长模具寿命。 The greater the diversion ratio, the low
采用磷酸盐、硅酸盐电解液体系对ZIRLO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利用XRD、SEM、TEM等研究陶瓷层的相组成、表面形貌、横截面显微组织.结果 表明:在磷酸盐、硅酸盐电解液体系中制
使用自制的含Sc、Ce、Be的TiB2原位增强焊丝与4047焊丝分别对T6态SiCp/AlMMCs进行TIG焊.分析了接头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以及断口形貌和第二相粒子分布.结果 表明:2种焊丝的
以高纯锆为母材制备Zr-1.0Fe-0.2Cu合金,并在400℃/10.3 MPa过热蒸汽中进行腐蚀实验.用SEM和TEM对合金及其腐蚀后生成氧化膜的显微组织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Zr-1.0Fe-0.2Cu合
准确定量表征航空用重要承载结构材料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是评估结构件服役寿命的基础.本研究针对航空用Ti-2Al-1.5Mn钛合金,沿着板材不同取向制备CT试样开展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借助Gleeble实验机,系统研究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材料的热变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温度由850℃升高至1 150℃时,再结晶尚未形核,试样在此温度区间内只发生了回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13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平
会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石油勘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传统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应用要求,对测
研究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量对挤压态ZA21镁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热加工图,并对失稳区、安全区和最佳加工区试样进行浸泡失重和电化学试验,研
基于EET理论,研究了Al-Cu-Mg-Ag合金Ω相与基体α之间界面的价电子结构,计算了α、Mg-Ag偏聚区、Ω相空间价电子结构和Ω/Mg-Ag/α界面、Ω/α界面的价电子结构,分析了Ω/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