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劳动教育,落实五育并举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中心小学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一核两翼四融合”的劳动教育模式。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劳动教育应当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为出发点,紧密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学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本地特点,明确各年级劳动教育培养目标——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同时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培养集体荣誉感。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制作简单的家常饭菜等,每年学会一到两项生活技能,培养家庭责任感;参加校园卫生保洁,适当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初步体验种植、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食品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每个年级确定一个主题,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夯实“两翼”基础,推动劳动教育课程落地
  “两翼”是指以校内主题教育为依托、以校外实践基地为基础,开设校内劳动主题教育课程和校外劳动实践课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校内劳动主题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比如,为让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成为自觉行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主题班会上,师生们通过多种形式,对文明就餐、珍惜粮食、节约水电等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在一个个事例中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国旗下倡议讲话、“光盘行动”黑板报手抄报展评、废物利用手工课等一系列别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提高了学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崇尚节俭的意识。
  校外劳动实践课程主要通过设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搭建丰富的劳动体验平台,供学生亲手种植、自主管理植物,課程由各班劳动教师具体安排实施。每个班级都要种植一种植物,各班学生分为若干种植小组,他们在翻地播种、除草施肥、收获成果等实践活动中,拍照留影、观察记录、改进方案,形成了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另外,学校专门创办了农耕文化展室,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农业知识,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四融合”助力劳动教育课程贯通小学阶段
  “四融合”指农耕文化、特色社团、学科渗透、劳动实践相互融合,贯穿劳动教育的始终。
  学校将农耕文化教育纳入特色课程建设,因地制宜挖掘农村丰富的素材、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热爱劳动,同时将农耕文化和实践活动融入教学,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做到学科渗透。通过测量土地面积、计算产量等,将数学课与农耕文化相结合;通过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和自己的感受、编写古农具使用说明书等,将语文课与农耕实践活动课程相融合。学校也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融合起来。如,美术社团采集植物制作手工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积极性。
  另外,学校积极探索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依据学段目标和内容,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虽然对劳动教育的探索才刚刚起步,但是我们坚信,通过深挖蕴含在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不断渗透劳动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一定能培养出“脚下有路、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阿县鱼山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颜源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媒体发展生态环境。面对新媒体的不断冲击,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媒体寻求出路的大趋势,报纸编辑也需要在这个大环境下对个人和工作进行优化转型,从而提升报纸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主要从融媒体环境下报纸编辑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探究报纸编辑应对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策略。
办学理念:蒙以养正志以成学承以拓新办学特色:德行并举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校风:淳朴平等博爱共进教风:重德敬业博雅奉献学风:勤奋乐思合作实践西安航天城第二小学始建于2016年9月,是由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委会创办的一所高品质、高标准的公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1.4亩,在校学生1500余名,教职工10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25%,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10人。
\"八大习惯\"是思维教学着力培养的内容之一陶继新:你们学校所构建的思维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且科学的工程,可否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其中的\"八大习惯\"?陈祥春:\"八大习惯\"即预习、听讲、整理笔记、反思质疑、阅读、讲题、锻炼、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是我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做文雅南武人\"对学习习惯的要求,也是我校思维教学着力培养的内容之一。我校思维教学体系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思考·思维·思想\".
新媒体是一个萌新行业,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信息的传递造就了新媒体的衍生。现在是传统媒体往新媒体转化过渡的一个关键时刻,对于新媒体得未来发展每一个媒体人都格外关注。传统的广播电视慢慢地淡出观众的视野,作为曾经的媒体行业中的中流砥柱在发展中难免会遇到瓶颈,突破瓶颈的唯一方式就是变革。笔者根据调查研究得出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要想突破发展瓶颈,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变化不断的创新,跟新媒体相互结合已达到目的。
现阶段媒体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要顺应新媒体环境,在全新的环境中可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这对于媒体行业来说既是一种发展的机会,也是一种挑战。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中电视新闻采编怎样去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实现快速的行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于广大执业者来说巨大的考验。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特点及创新更深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现如今,地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规律。这条融合的道路不简单但是也不难,本文将从四个不同的方面来分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方法和路径,以及融合的现状和困境。
家庭伦理片是中国电影史发展的重要一极,而父子伦理这一永恒母题也在影视创作中如影随行。作为第六代优秀导演,张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对中国传统父子伦理关系进行了梳理与阐释,他以真实而平和的叙事角度重现了传统中国式父子的情感脉络。本文将主要从张扬导演的“父亲三部曲”入手分析,结合其本人的其他电影作品,分析其创作中的父子伦理关系,再结合第六代以来的相关影视作品,梳理中国式父子关系在影视作品中的情感变迁与伦理脉络。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诸多变化,也让视觉传播设计更加丰富多元。新媒体时代,视觉传播设计要不断满足人们对信息传递的需求,满足碎片化时间增多的时代特征。因此,本文将详细研究新媒体时代环境下,视觉传播设计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种植面积4.5亿亩,约占粮食总面积30%,总产4,000亿斤以上,约占粮食总产量40%,同时也是植保用药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占农药使用总量的18%,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封闭除草:有望成为市场主流水稻是使用除草剂种类最多的作物,2019年稻田除草剂占除草剂使用总量12.5%,占水稻农药使用总量的36%。
结构不良试题指的是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中间状态至少有一个不确定的问题.考生可从多个角度分析,考虑多个可能,寻找不同路径,提出多种解决方法,以考查思维的系统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对考查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促进学生素养的养成和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