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饲养管理与育肥方式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49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养殖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的羊养殖。羊的养殖模式逐渐转化成为高经济效益,养殖的技术逐渐转变为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羊的养殖管理措施和具体的育肥措施。
  [关键词] 羊 饲养 育肥
  [中图分类号] S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61-01
  当前,生猪养殖业与家禽养殖业发展遇到瓶颈时,而发展羊养殖业逐渐成为部分地区发展养殖业的重点。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以牧区放牧和农区散养为主的羊养殖模式,导致养羊业良种化程度低,饲养分散,饲养管理方式滞后,进而致使养殖成本的逐步提高、羊肉品质不高,经济效益低等情况。因此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掌握羊的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尤为重要。
  一、羊的生产特点
  我国的羊养殖业为了充分利用草场和秸秆,主要采取牧区放牧和农区散养的方式。在生产中一般根据羊的自然发情期,实行季节性交配和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为冬羔一般在11-12月之间,春羔一般在次年3-4月分娩。母羊分娩哺乳一般在40-50天内结束,所以配种也应哺乳结束后,再次发情后一个发情期内集中完成。
  二、羊的放牧方式
  1.固定放牧。羊群一年四季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自由放牧采食,这是一种原始的放牧方式。此方式不利于草场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载畜量低,单位草场面积提供的畜产品数量少,每个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不高。牲畜的数量与草地生产力之间自求平衡,牲畜多了就必然死亡。这是现代化养羊业应该掘弃的一种放牧方式。
  2.围栏放牧。根据地形把放牧场围起来,在一个围栏内,根据牧草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结合羊的营养需要量,安排一定数量的羊只放牧。此方式能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对固定草场使用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全圈养方式。全圈养方式是近年来规模羊养殖业的发展出现的养殖方式。该方式对圈舍、基础设施、资金等要求较高,充分利用轻工业下脚料或副产品,青贮秸秆等粗饲料,配以营养水平较高的精料补充料,生产水平较高。通过高水平的饲养管理,充分发掘羊的生产潜力,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羊的育肥方式
  1.放牧育肥。适用于有较好放牧条件的地区,不仅充分利用当地牧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加快羊群的周转,减少冬春季草场压力。放牧育肥要抓紧夏、秋两季牧草茂盛,营养价值高的最佳时机,充分延长每天的有效放牧时间。在北方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利用草场,早出晚归,中午不休息;在南方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早牧和夜牧,气候炎热时,注意将羊群赶回羊舍或赶至阴凉处休息。在农区,秋季还可充分利用收割后的耕地进行放牧。放牧育肥期一般在8-10月份,此时,牧草开始结籽,营养充足,易消化,可有效改善膘情,达到出栏屠宰标准。
  2.舍饲育肥。为了调节市场羊肉需求和充分利用各种工农业副产品进行肉羊育肥,现代专业化、集约化的肉羊养殖业采用标准化的舍饲育肥方式。该方式充分合理的利用农作用秸杆和农副产品,育肥过程中要定时、定量、定质、定温,注意饲草和饲料的均匀合理搭配,确保饲料的适口性,满足强化肥育期间的营养需要,并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育肥期通常为60-90天,在较好的饲料条件下可增重10-15kg,短期内有效的改善酮体重,提高羊肉品质。
  3.混合育肥。既缩短了生产日期,增加出栏数和出肉率,又可以充分利用饲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混合育肥有两种情况:1、秋末冬初,牧草枯萎后,对放牧育肥的同时,采用精料补饲,延长肥育时间,进行强度育肥,使其达到屠宰标准,提高酮体重和羊肉品质。2、草场质量较差,仅靠放牧不能满足快速肥育的营养要求,因此,放牧的同时给肥育羊补饲一定的混合精料和优质干草,使日粮营养满足肥育羊饲养标准。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羊饲养管理方式和育肥方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比较各饲养管理方式和育肥方式的优劣,以其为实际生产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信涛. 规模化养羊的饲养管理(四):羔羊育肥技术[J]. 养殖技术顾问,2005,04:6-7.
  [2]陈伯华. 羊的育肥方式与实践[J].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7,06:54-55.
  [3]麻积海,彭乃木. 肉牛育肥阶段饲养管理要点[J]. 科学种养,2013,03:37-38.
其他文献
摘要:番茄早疫病在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都有发生,其最主要特征是不论发生在果实、叶片或主茎上的病斑,都有明显的轮纹,所以又被称作轮纹病。果实病斑常在果蒂附近,茎部病斑常在分杈处,叶部病斑发生在叶肉上。而晚疫病发病严重时造成茎部腐烂、植株萎蔫和果实变褐色,影响产量。  关键词:番茄 疫病 症状 防治  1.番茄早疫病  1.1侵染条件  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在真菌分类中,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
[摘 要] 奶牛破伤风又名“伤痉”,也可以叫“金疮痉”,因为破伤风的杆菌从创伤口侵入到人畜体内而引发的中毒性传染病之一,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出现在奶牛的各种外科手术,奶牛分娩时的断脐,以及阉割和穿鼻等等。这种病多发生在温暖的季节,以下对奶牛破伤风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概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 奶牛 破伤风 诊断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摘要:强化公益林管理,保证森林资源安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永吉县公益林经过十余年管理实现了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林分质量提高的成效。笔者认为,如解决管护队伍建设和公益林资源利用等问题,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关键词:公益林管理;资源管护;资源利用;管护队伍  永吉县位于吉林省中东部,地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过渡的前缘地带,全县林业用地116,167.5hm2,占总幅员面积的44.25%。有林地
[摘 要]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执政党的永恒命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文章从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村 基层党组织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
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等,属鳞翅目小卷蛾科。它食性单一,寄生植物种类较少,主要为害大豆,是黄淮夏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它以幼虫蛀食大豆粒,造成出口破瓣,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调查,大豆虫食率一般年份为15%-20%,严重年份达35%-40%。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mm,翅展12-14mm,暗褐色或黄褐色,雄蛾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环保成为了全民致力的课题,同时,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发生的转变,在进行木材开发的时候,木材检验的环节至关重要,它是对木材的使用质量得以保证的第一步骤。目前,我国的木材检验技术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木材的无损检验,不仅保证了木材的原有外观,还能提高检验的效率,现在我们在无损检验中融入了震动发法,相互结合,使木材检验技术得到很大提升。  关键字:木材检验;无损检验;震
摘要:黄瓜又名胡瓜,为喜温性蔬菜,生育适温15~30 ℃。黄瓜喜光,每天8~11 h短日照能促进器官分化和形成。黄瓜根系浅,叶面积大,喜湿怕涝不耐旱,根系喜肥不耐肥,最适土壤pH值6.5。以幼嫩果实供食,富含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营养价值高,适作鲜果、凉拌、熟食、泡菜、盐渍、糖渍、干制和罐制,各种食法都别有风味,广为我国人民喜爱。  关键词:黄瓜 霜霉病 症状 防治  1.发病症状  此病
摘要:油松林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最为常见的人工林,其是华北地区的代表树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与耐寒性优势,然而,在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大规模种植的过程中,会出现结构单一、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无法有效提升油松林的种植效率,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油松林;自然化经营;改造技术  目前,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油松林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树木抗病能力不能满足生长需求,经常会出现病虫害的现象,对当地造
容器育苗,就是用特定容器培育作物或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容器盛有养分丰富的培养土等基质,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苗木随根际土团栽种,起苗和栽种过程中根系受损伤少,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发根快、生长旺盛,对不耐移栽的作物或树木,对立地条件较差的造林地尤为适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优质苗木,且经过历年的工程造林,未成林的
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问题,它牵涉到国计民生,与社会的稳定和农民的利益也息息相关,更关系到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农产品的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而搞好农药市场安全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之所在。  粮食安全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在种植过程中对作物进行农药、化肥施用时,对未来果实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粮食安全也代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化产品必须是安全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奇迹般地用7%的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