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助扩面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pe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季开学伊始,随州市在继续落实好农村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同时,向城市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環使用制度,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寄宿生活费补助,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学生的受益面。
  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简称“一补”)资金受助对象扩大,由原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助扩大为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助;同时,将特殊教育学生全部纳入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调整后,随州市“一补”对象为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寄宿学生和所有特殊教育学生。
  (随州市教育局 肖 罡)
其他文献
“万丈高楼,平地起”,坚实的地基是建设高楼的关键,图形教学尤其如此。如果概念课能上好、上透,使概念在学生脑中真正内化,不但能突破教学难点,凸现教学重点,而且能对后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很重视起始课的概念教学,尝试从不同角度突破陈规。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我发现通过追问更有利于学生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传统“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总把三角形意义和三角形的特征
1.化学博士是好人吗?  《金银岛》是李小宝上幼儿园大班时的睡前故事,爸爸自己也是第一次读。以往读书,经常是李小宝央求“再读一段再读一段”,爸爸会说“再读最后一段了,然后乖乖睡觉”。这次读《金银岛》却颠覆了以前的格局,情况变成了爸爸读完一章意犹未尽,马上说“我再给你读一段!”妈妈在另一间卧室,心里大声赞同:对,对,再读一段!全家人通通被少年与海盗的故事吸引,挑灯夜读!(警告:《金银岛》这本书一定要
当张在军先生完成《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当乐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迁往事》、《发现乐山:被遗忘的抗战文化中心》、《战乱与革命中的东北大学》、《西北联大》等抗战后方的文化、教育专著之后,再来创作《发现永安:被忽略的抗战文化中心》,不仅顺理成章,且得心应手。  在军之名早有耳闻,结识十分偶然:半年多前,我被拉進一个学术微信群,他便与我打招呼,不久即收到了他寄赠的作品。近年来,在军十分活跃
上午十时,悦耳的下课铃声在保康县实验小学上空响起,全校学生像训练有素的军人一样,从教室里鱼贯而出,整队步入操场,然后一字排开,开始他们每天的必修课——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保康,全县每一所中小学校的大课间都被演绎得五彩缤纷、各具特色,韵律操、集体舞、花样跳绳、竹竿舞、腰鼓表演等,一到大课间时间,整个校园立马变成欢乐的海洋,每一个生命都在这里自然地律动和舒展。  在保康县教育局局长孙代文看来,教育首先要
4月12日下午,在荆州古城健身中心篮球场上,一群小队员正两两快速运球推进;足球场上,教练正向队员们细心指导定位球战术;跆拳道馆里,学员们手挡脚踢……这里正是古城健身中心与荆州实验小学联合开展的“第二課堂”的现场。  古城健身中心作为第十四届省运会三个场馆之一,为响应荆州市教育体育局对场馆的赛后利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该中心与荆州实验小学等周边学校合作,积极探索“场校合作”办学模式,开辟“第二课堂”,
一、水晶瓶  确切地说,杜克是被一瓶薰衣草精油吸引到紫城新区的。  杜克和女友小袋熊都迷恋薰衣草,尤其是杜克,每每闻到薰衣草散发出的芳香,他都会闭眼扬脸,鼻翼翕动,进入一种陶醉状态。  杜克和女友在澳洲的昆士兰大学读书,薰衣草正紫的季节,杜克会租一辆车,和女友小袋熊从布里斯班出发去库伦巴薰衣草农场观光,那里的薰衣草花田恍若童话世界,会让人生出一种想要飞翔的感觉。  也许正是这种薰衣草情结,一年前杜
画家看画,看画上边的东西。  作家看画,看画后边的东西。  自14世纪,欧洲人用了二三百年,在中世纪神主宰的死亡般的气息里,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并让人的尊严从此至高无上,让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画家们的贡献是使我们光彩夺目地看到了这个伟大的文艺复兴的全过程。前记  有时写作来自一种机缘。  今年入秋时候不期而遇——10月之初,先是受邀飞往遥远的希腊雅典去参加“中欧文明对话”;到了10月底,应好友韩美林之
季节的声色,是大地最好的戏剧。人类既是其中的角色之一,亦是观众,或览全剧,或看折子,或取选段,再忙,也应存一帧小品。  季节教人学习专注。专注地下一场雨,专注地下一场雪,如果雨雪同下,必是一个季节走到了尽头。春  当四月开始抽出闪电的皮鞭挥舞,驱赶大地上的生物,在雨水的掩护下,草木闯过了节气最后的防线,终于占领了整个春天。  田野里,土地复生草木的行动快速而高效,自由的生长显得肆无忌惮,甚至野蛮,
红 狗  村子被大山裹得严严实实。村人去趟镇里得翻过几十座山头,得天蒙蒙亮出门,月亮升上头顶时才能到。  山上的土层薄,且贫瘠,因而种不了水稻,只能种些红薯、南瓜、玉米等耐旱的粗粮。村人的日子自然过得苦,早晨吃红薯粥,中午吃南瓜羹,晚上吃玉米糊。冬天就把早餐省了,吃两餐;穿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住的是土坯砖砌墙,茅草盖顶的屋。  村人不但不觉得苦,而且觉得很快乐,很幸福。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