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部分猪场衣原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楚雄州猪衣原体病的流行情况。[方法] 从楚雄州部分规模化猪场及散养户采集1257份猪血清,采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猪衣原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检出阳性样品232份,阳性率为18.4%。在规模猪场的956份样品中,阳性样品193份,阳性率为20.2%;在母猪样品132份,阳性样品38份,阳性率为28.8%;在育肥猪血清824份中,阳性样品155份,阳性率为18.8%。在散养户301份样品中,阳性样品39份,阳性率为13%;母猪样品53份,共检出11份阳性样品,阳性率20.8%;育肥猪248份中,阳性样品28份,阳性率11.3%。[结论]猪衣原体病在云南省楚雄州呈一定的流行趋势。
  关键词猪衣原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间接血凝试验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6-155-02
  Serological Survey of Porcine Chlamydiae Infection in Parts of Chuxiong Prefecture in Yunnan Province
  SU Yunshun1,ZHU Lingyun2,LIU Pingdan2 et al
  (1.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in Guantun Township, Yao’an County of Chuxiong Prefecture in Yunnan Province, Chuxiong,Yunnan 675305; 2.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01)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the porcine choamydiae infection in Chuxiong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Method] 1257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ome largescale pig farms and scatterfed farms in Chuxiong Prefecture. The serological survey on porcine choamydiae infection was made by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IHA)test.[Result] 232 positive samples were detected, and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was 19.4%. Among 956 serum samples from largescale pig farms, 193 positive samples were detected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20.2%. Among 132 serum samples from sows,38 samples were positive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28.8%. Among 824 serum samples of finishing pigs, 155 samples were positive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18.8%. Among 301 serum samples from scatterfed farms, 39 samples were positive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13%. Among 53 serum samples of sows in scatterfed farms, 11 samples of sows were positive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20.8%. Among 248 serum samples of finishing pigs, 28 samples were positive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11.3%. [Conclusion] Swine choamydiae disease appeared a low epidemic trend in Chuxiong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Key words Porcine choamydiae; Serological invetigation;IHA
  豬衣原体病是指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类接触性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发生多种疾病[1]。猪衣原体病可通过公猪精液传播,引起母猪流产或繁殖障碍[1-2]。猪衣原体病主要引起人或家畜流产综合征、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肠炎、关节炎、角膜炎以及睾丸炎、子宫炎、尿道炎等症状,人类的衣原体病以发热、头痛、沙眼结膜炎、肺炎和尿道炎为特征,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关[3]。该病常因菌株毒力以及猪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和环境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的症候群[2],在通常条件下衣原体隐性感染猪往往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从其实质器官和分泌物、排泄物中可分离到病原,而临床表现型猪则表现出精神抑郁、懒于走动、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厥食,有时呼吸急促,偶有咳嗽,关节肿大、步态僵硬或发生跛行;眼结膜潮红,并呈水肿状,不断排出分泌物,怀孕母猪可发生流产、死胎或产下弱仔猪,有的母猪则由于木乃伊胎儿与胎衣粘连在一起,造成胎衣不下和不育症,哺乳仔猪多于产后2周左右表现为精神沉郁,步态不稳,寒颤,体温40.5~41.0 ℃,有的有神经症状,角弓反张,四肢呈游泳状,多发性关节炎,尤以前肢多见,咳嗽,气喘,跛行,关节肿大,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缓解,但常易复发。有的可复发3~4次,形成僵猪,断奶后逐渐死亡,有的发病后很快死亡[4-5]。国际兽疫局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该病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可造成很大危害和经济损失。猪衣原体病在临床症状上表现易与猪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呼吸与繁殖综台征等多种疾病相似,常造成误诊,因此此次血清学调查可为楚雄地区防治猪衣原体病提供新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研究对象。血清样本共1 257份,采集自楚雄州37个规模养猪场、126户农户。其中,规模猪场956份血清,农户散养猪血清301份。将采集于部分规模猪场不同年龄不同种用的血样,使用一次性促凝血真空采血管采血,在37 ℃恒温箱放置1 h再转入4 ℃冰箱中,放置1 ,h待血清自然析出后小心取出,置入一次性1.5 ml离心管中并保存备用。
  1.1.2主要试剂。猪衣原体病IHA抗原及稀释液(批号为090810),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1.3主要仪器。恒温水浴锅、4 ℃冰箱、-20 ℃冰箱、微量移液枪 、微型振荡器、37 ℃恒温箱
  1.2方法
  1.2.1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将稀释液滴于96孔反应板中,每孔50 μl。取被检血清50 μl加入第1孔中,与稀释液混匀后吸50 μ1于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到1∶4 096,每孔加入25 μl抗原。设置阳性血清+抗原、阴性血清+抗原、稀释液+抗原作为对照。将反应板放在微型振荡器上振荡5~10 s,室温静置2 h后判定结果。
  1.2.2结果判定。在对照试验成立的前提下,则效价1∶16被检血清出现“++”以上者为阳性;效价1∶4的孔出现“+”以下者为阴性;效价1∶4的孔“++”至1∶16孔“+” 以下者为可疑。
  1.2.3数据统计与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猪衣原体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由表1可知,共检测血清1 257份,其中阳性数232份,总阳性率为18.5%。其中,规模猪场956份样品,阳性193份,阳性率为20.2%;农户散养共301份样品,阳性数39份,阳性率为13.0%,规模猪场阳性率高于农户散养猪群。农户散养与规模饲养猪衣原体感染存在显著差异。
  表1楚雄州部分猪场猪衣原体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饲养模式户数样品数阳性数 阴性数阳性率∥%
  农户散养126301 3926213.0a
  规模饲养3795619376320.2b
  合计 1631 2572321 02518.5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2.2不同用途猪血清的检测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种用母猪的血清阳性率为26.5%,育肥猪血清阳性率为17.1%。种母猪血清阳性率较育肥猪高。母猪与肥育猪衣原体病感染无显著差异,但并不能说二者没有差异或差异很小。
  3讨论
  此次共调查了8个地区,包括规模猪场37个,126家散
  表2不同用途猪血清的检测结果
  饲养模式育肥猪 样品数阳性数阴性数阳性率∥%
  母猪 样品数阳性数阴性数阳性率∥%
  农户饲养248 28 22011.3a5311 4220.8a
  规模飼养824155 66918.8a 13238 9428.8a
  合计 1 072183 88917.1 18549 13626.5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养户,样本量共1 257份。结果表明,8个地区均有阳性检出,个别猪场之间阳性率相差较大,但各地区整体上阳性率相差不大。这说明目前该病在楚雄州猪群中已普遍存在。此次试验中样品采自楚雄不同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降低了因个别猪场阳性率偏高所带来的误差。
  国外Kauffold J等[6]认为猪衣原体病广泛存在于猪群中,近年来该病在我国也引起关注。2003年,高双娣等[7]研究表明甘肃省7个市(地)检出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34.4%。2006年,王江辉等[8]报道了河南省部分地区平均抗体阳性率在25.5%左右。2009年,何存利等[9]报道了宁夏地区在猪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25%,其中母猪群的抗体阳性率为36.3%,育肥猪抗体阳性率为22.2%。笔者在楚雄州8个地区共检测1 257份样品,其中育肥猪血清阳性率为15.2%,母猪血清阳性率为26.5%,血清样品总阳性率为18.5%。2006年,刘伯庶等[10]检测发现红河州猪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22.8%。2007年曹兴萍[11]等报道了楚雄州猪衣原体的抗体阳性率10.71%,与该试验中云南省楚雄州局部地区流行情况较为相近。这说明云南省猪衣原体的感染呈一定的流行趋势。
  引起衣原体病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养殖规模小,不能做到自繁自养,盲目引种,忽略隔离检疫;②饲养管理及环境设施不健全,往往没有采取有效的猪衣原体预防接种措施;③猪群整体免疫水平低,患有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时增加了感染该病的机会;④有的养殖户追求片面利益,对感染衣原体的病猪淘汰,净化不彻底,致使该猪群长期带毒;⑤未对猪场、猪舍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造成猪舍卫生条件差,使病原微生物孽生;⑥没有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对可携带衣原体的动物未进行消灭,造成衣原体通过其他宿主传播给猪;⑦环境应激因素(如气候突变、饲料配方改变和饲料密度大等原因)都可诱发衣原体病。
  通过近年来的血清学调查发现,衣原体也是导致猪发生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和猪流感等均能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临床上猪发生繁殖障碍的确切原因较为复杂,增加了诊断难度。诊断要注意与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和弓形虫病等可引起怀孕母猪流产的疾病相鉴别。对猪衣原体引起猪的多发性关节炎、肠炎要分别与猪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等相鉴别。
  此次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规模猪场和农户散养种母猪衣原体阳性率均高于育肥猪,其原因可能是种母猪饲养时间较长增加了感染的机率。因此,对衣原体的防治应重点在母猪上。此外,规模猪场母猪阳性率和育肥猪阳性率均高于农户饲养猪阳性率,其原因可能是规模化猪场猪群密集,猪接触概率增加等,说明规模猪场是防控该病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赵书景,贺绍君,李文华,等.猪衣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J].猪病防控,2010(4):56.
  [2] 储玉双,陶保华.猪衣原体病的研究进展[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9(5):2-4.
  [3] 徐浩天,王永坤,罗国琦,等.猪衣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J].河南畜牧兽医,2009,30(5):25-26.
  [4] 储玉双,陶保华.猪衣原体病的研究进展[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9(5):1-4.
  [5] 李红林.猪衣原体病诊治 [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3):29-31.
  [6] KAUFFOLD J,MELZER F,HENNING K,et al.Prevalence of chlamydiae in boars and semen used for artificial insemination[J].Theriogenology,2006,65(9):1750-1758.
  [7] 高双娣,程淑敏,周继章,等.甘肃省部分猪场猪衣原体血清抗体的检测[J].中国兽医科技,2003,33(6):27-28.
  [8] 王江辉,陈陆,任向阳,等.河南部分地区猪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3):88-89.
  [9] 何存利,史晓,张皓弘,等.宁夏鹦鹉热衣原体血清学调查[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5):25.
  [10] 刘伯庶,王琼秋,刘佳升,等.云南省红河州猪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6,42(7):33.
  [11] 曹兴萍,张以芳.云南省楚雄州猪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10):110-11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虾肽功能有机肥对橡胶树生长及产胶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测量中小苗围径、株高及蓬距以及叶绿素含量,了解虾肽功能有机肥对橡胶树生长情况的影响,并且分析虾肽功能有机肥对开割树干胶产量、含量的影响,综合分析虾肽功能有机肥在橡胶树种植上的应用情况。[结果] 虾肽功能有机肥可有效促进橡胶中小苗的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同时增加开割树干胶产量、含量。[结论]虾肽功能有机肥可大量培养土壤中的微生物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与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组织分布及其在性腺中的发育表达。[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柞蚕乙酰辅酶A羧化酶、超长链脂肪酸、醇脱氢酶、酯酶、脂肪酶基因在不同组织分布及性腺中的发育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乙酰辅酶A羧化酶、超长链脂肪酸2个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醇脱氢酶、酯酶和脂肪酶3个基因在中肠或脂肪体等组织中表达量高于性腺。乙酰辅酶A羧化酶、超长链脂肪酸、醇脱氢酶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研究主要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及被污染土壤修复进行了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有自然输入和人为输入。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动物、植物甚至人类的生存产生深远影响。为减轻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从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效应;土壤重金属修复;生物协同
期刊
摘要[目的] 在Cd污染土壤修复的同时,实现水稻的安全生产。[方法]以钙基膨润土为基本材料,通过特殊改性后制备了氨基磺酸改性膨润土与巯基化改性膨润土,不考虑离子浓度影响时两种修复材料对Cd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可达40.35、69.13 mg/g。通过盆栽试验种植不同品种水稻,探讨两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结果]巯基化改性膨润土对Cd的钝化效果明显优于氨基磺酸改性膨润土。在Cd 10 mg/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超抗倒伏小麦新品种“紫麦19”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为更好地指导和推广该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2009~2011年安徽省淮北片2年区域试验、1年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以小麦品种“皖麦50”为对照,采用互作方差(Shulka)和变异系数(CV)分析方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紫麦19”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结果]“紫麦19”具有高产量潜力大、丰产性好、稳定性较好、适应性较广、品质突出等特点
期刊
摘要[目的]研制高致病性PRRSV浓缩灭活疫苗。[方法]分别以病毒液、病毒浓缩液作为抗原,以甲醛、β丙内酯为灭活剂,制成A、B、 C、D 4种灭活疫苗,进行物理性状和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合格后,与商品疫苗E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4种疫苗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后35 d,未浓缩抗原的A、C疫苗及商品疫苗E组抗体均未阳转,浓缩抗原的B、D疫苗组抗体阳转率分别达到80%和100%。[结论]浓缩病毒液制
期刊
摘要为了掌握开平市水稻田的地力以及各个等级的水稻田数量情况,对开平市中低产水稻田土壤改良利用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在县域资源管理系统的支持下,按照《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系统、科学地对开平市水稻田进行耕地生产力划分,全市的水稻田地力共分为8个等级。通过对水稻田进行地力评价,得到开平市中低产田的面积、成因和障碍性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水稻田土壤改良的应对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
期刊
摘要[目的] 为了探明K326在抚州烟区种植的适宜施氮量及其对产质量形成的影响。[方法] 2013年,在抚州市宜黄县烟草科技园,以K326为材料,进行105、120、135、150、165 kg/hm2的施氮量处理。[结果]烤烟K326生物学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经济性状、单位面积产值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K326的大田生育期延长,叶片数减少,叶面积增加,叶片内糖类物质
期刊
摘要红花具有药用、食用、油用、工业用等广泛用途,红花植株具有耐旱、耐盐、耐贫瘠优良特性,我国是具有丰富的红花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国家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红花种质资源,在此对国内外有关红花种质资源的收集、分类、评价、育种和应用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讨论了红花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红花;种质资源;收集;评价;育种现状  中图分类号S502.4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家蝇幼虫生态处理后猪粪、鸡粪中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猪粪、鸡粪经家蝇幼虫生态处理后,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对样品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进行分析,设立未经幼虫处理的猪粪、鸡粪为对照。[结果] 正常对照组猪粪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放置3~5 d后,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数量达到最高峰,分别为1 378×109、3 352.0×106和3 48.81×107 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