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2—3卷哲学笔记之(一)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300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这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中,内含着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杰出运用和发展。 一 注重矛盾特殊性的研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揭示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的道理,是邓小平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毛泽东在《矛盾论》等著作中指出:要正确地认识事物,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研究它的特殊性。他还提示人们,在研究事物矛盾问题时,不仅要注意此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联结,而且要特别注意一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相互联结。这里所说的“尤其重要”、“要特别注意”等等,都是指的矛盾的特殊性。毛泽东所论述的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的道理,关于要特别注意矛盾特殊性问题的研究,乃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哲学升华,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七十年前关于社会主义的一场论战沙健孙五四时期是中国进步思想界进行方向转换的重要时期。在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发生了一个新文化运动。这个运动在开始阶段,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日文化的斗争。在十月革命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社会主义思潮开始...
“制度文明”研究的新进展──《制度文明论》评介侯树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大胆吸取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能得以顺利建设和...
从党史上“左”和右的错误看新时期党的建设孙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过多次“左”和“右”的错误,给党的事业带来很大危害和损失。在民主革命时期,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5年遵义会议我们党就犯过三次“左”倾错误,一次是翟秋白,一次是李立三,再一次是王明。三次...
罗马天主教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对话(一)任延黎罗马天主教会一方面谴责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又与之对话,这是罗马教廷自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10—1965,12,下文简称梵二会议)以来开展的全面对话中包含的诸种对话活动中最独特的一种,是罗马教廷在...
关于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梁周敏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写下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王煜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称特色理论)不是在个别理论观点上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而是从总体上,全方位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四大报告认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
学习邓小平的人权观林建公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人权问题时提到的一些新观点,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同志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的高度,深刻地提出当代“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的新观点。人...
<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本世纪社会主义实践家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曾出现过不少的失误,甚至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严重挫折。近十多年来,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认真地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新的实践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提出了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新的观点,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有重大的
<正>历史是最丰富最生动的教科书。它以其自身的客观矛盾和问题,不断迫使人们思考和探索。处在二十世纪末的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就面对一个令人十分困惑和震惊的问题,这就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时起过决定性指导作用,作为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反而逐渐遭到冷遇,排斥、否定,最终导致一部分人民政权的丧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毁灭。世界上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演变就是这样。我们国家的情况不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倡导改革开放的同时,一贯强调要坚持四项基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思想研究所研究员韩荣璋同志主编的《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一书,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项目,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其一,该书从国际国内双层面的历史纵横出发,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置于中国与世界交融、历史与现实契合的深厚、恢宏的背景与氛围之中,既展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历程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又揭示了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现实性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所处的历史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