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垂体瘤导致垂体功能低下引起长期腹痛等症状1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老年女性垂体瘤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引起的罕见慢性腹痛一例。

症状体征

慢性夜间腹痛7年,部位,发作时间,缓解时间均较固定,呕吐伴双下肢无力45 d。腹部检查正常,腹部平坦,柔软、紧张度适中,无压痛、反跳痛。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肝浊音界存在,肠鸣音正常。神经科查体粗侧左眼视野稍差,余无明显异常。

诊断方法

实验室化验检查,垂体六项,甲功五项,血尿皮质醇,垂体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颅底CT。

治疗方法

激素替代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导航下内镜辅助经鼻蝶手术切除肿瘤。

临床转归

治疗后患者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明显缓解。

适合阅读人群

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普外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男,27岁,因"右侧前额部皮肤反复溃烂伴溢脓10年余"于2021年9月收入院。患者10余年前鼻颅底手术后右鼻腔反复流脓,伴发右侧前额部皮肤瘘,经多次手术及药物治疗后疗效不佳,1年前患者出现易怒、暴躁等精神异常。症状体征右侧前额部可见直径1.5cm大小的皮肤溃烂面,并与额窦腔相通,右侧中鼻道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附着。诊断方法入院诊断:额骨皮肤瘘;复发性额窦炎(右)。治疗方法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后全麻行鼻内镜下联合鼻侧切开入路DrafIII型手术,术后融为一腔的两侧额窦向鼻腔的引流通道宽大,并于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9岁,因"发现脑膜瘤复发10d"入院。患者曾于2008年因头痛头晕两年余,检查发现前颅底巨大占位,术后病理示非典型性脑膜瘤,WHO2级,术后行伽马刀治疗4次,后定期随访。10d前查头颅MRI检查示:脑膜瘤术后,术区条片状及结节状强化灶,考虑脑膜瘤复发。症状体征患者无特殊不适,神志清楚,语音步态正常,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射存在,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诊断方法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初步诊断为脑膜瘤复发,确诊依靠术后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结果示间变型脑膜瘤伴腺癌样化生,WH
病史摘要患儿,女,2岁11月龄,因"呼吸困难20余天,加重伴发热5d"于2020年7月9日入院。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左心室后壁、心尖、右室前壁可见液性暗区,深径分别约19mm,11mm,10mm,透声好),三尖瓣轻度反流症状体征心前区隆起,心界扩大,心音稍低钝,心率142次/min诊断方法支气管镜检查:左主支气管轻度狭窄(外压性);支气管炎症改变。肺泡灌洗液涂片未见恶性细胞,细菌及真菌培养阴性。胸部CT:两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两肺各叶见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纵隔、两肺门弥漫性软组织密度影
病史摘要患者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先后3次在本单位就诊行手术治疗。患者既往患有肾性高血压、新功能不全。症状体征患者慢性面容,颈部未见明显异常,左前臂可见腕上可见一处3cm手术瘢痕,内瘘触及震颤。诊断方法结合患者症状及病史,根据术前99Tcm-MIBISPECT-CT联合超声定性定位诊断精准诊断病灶。治疗方法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合并多种疾病,在内科治疗无效后选择手术治疗,先后经历3次手术共切除7枚甲状旁腺。临床转归3次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PTH下降至正常范围。适合阅读人群核医学科;甲状腺外科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6岁,既往病史无特殊,否认HP根除史。症状体征反复上腹胀痛2年余,以剑突下为主,与进食及活动无关,时有凌晨发作,伴反酸,无腹痛,无黑便、血便,无恶心、呕吐,无消瘦等症状,未予重视,2021年2月25日患者于凌晨上厕所途中突发晕倒,持续时间不详,苏醒后出现呕吐4~5次,均为鲜红色液体,总量约200ml。诊断方法第一次胃镜检查在胃体上段大弯侧发现一大小约1.8cm×2.0cm的Ⅱa Ⅱc型病变,取8点组织送活检,活检病理提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除外腺癌。第二次放大内镜高度怀疑胃癌,EMR
病史摘要患儿,女,12岁,主因"反复咳嗽20d,加重3d"入院。患儿既往⽣后1年体检发现"粒细胞减少症",当时外院骨穿未见异常。近两年有频繁的感染病史,患儿在感染期间WBC和ANC仍然未上升至正常范围,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正常。症状体征反复咳嗽、咳痰,近期痰多,可咳出黄色黏痰,入院当天出现胸痛、气促、三凹征阳性,急查床旁胸X线片提示纵隔气肿、纵隔疝,神志清楚,有气促,无发绀,皮肤无皮疹,双肺闻及少量湿啰音,余查体无明显异常。诊断方法依据患儿典型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分析。治疗方法入院
病史摘要患者,女,46岁。以"鼻塞、流涕3d,胸闷、气促1d余,加重0.5d"为主诉入院。症状体征急诊查肌钙蛋白I3.6mg/L,BNP>35000ng/L,心脏彩超提示LVEF25%,室壁运动普遍减弱。血气分析(FiO250%):pH7.211,PCO245.2mmHg,PO240mmHg,Lac6.7mmol/L。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37.2℃,HR180次/分,R30次/分,BP102/81mmHg(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急性面容,端坐呼吸。心律齐,心音低钝,可闻及奔马律。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双
病史摘要1例65%TBSA火焰烧伤46岁女性患者,在当地医院治疗期间病情恶化于伤后14天转入本院。症状体征入院时患者较大面积的创面出现溶痂,伴有脓性渗出,并存在肺部及创面多重耐药菌感染、严重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障碍及肝功能异常,以及双肺段支气管以上气道黏膜糜烂明显伴脱落。治疗方法院后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呼吸道管理,予纤支镜检查及气道灌洗以促进脱落黏膜及黏痰排出。根据药敏结果给予多联抗生素抗感染。全身情况较稳定后行四肢创面切削痂 自体皮移植术。临床转归患者全身情况及呼吸情况逐渐好转,于伤后28d撤除呼吸
病史摘要患者男,73岁,以高处坠落致胸腹部、左侧腰部、左上下肢疼痛,冷汗17小时为主诉,因无法纠正的休克并出血部位不明而转来本院。入院诊断:一.多发伤:1.闭合性胸部损伤:①双肺挫伤伴胸腔积液②左第12肋骨骨折;2.闭合性腹部损伤:①腰大肌髌腰肌血肿、腰动脉损伤?②脾挫伤?③腹盆腔积液;3.脊柱损伤:①胸11、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②腰1~3左侧横突骨折;4.四肢损伤:①左股骨近端骨折;②左肱骨近端骨折;③左侧尺骨鹰嘴、冠状突开放性骨折;5.骨盆骨折:①骶骨左侧骨折?②左侧耻骨下支骨折;二.失血性休克,三、
病史摘要患者男,29岁,2018年7月16日因头痛、发热、间歇性行为异常、智力下降、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初次入院。入院时,检查报告无异常。症状体征神志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差,计算力差。诊断方法就诊期间出现症状加重,复查头颅MRI提示左顶叶点状异常信号。脑脊液外检及血清结果回报:血清NMDAR-Ab(-),脑脊液NMDAR-Ab( )1:10,EBV病毒衣壳抗原抗体IgG( )。考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抗NMDARe)。治疗方法患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