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独特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认知;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4-0032-03
  【活动理念】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的形成期,他们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或自傲的极端心理。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相信自己;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自我认知,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自我认知。
  2.行为目标: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掌握悦纳自我的方法。
  3.情感目标: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相信自己,用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活动重难点】
  1.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
  2.活动引发的体验和思考,具有相当的不可控性,对教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活动形式】
  团体心理活动课
  【活动时长】
  40分钟
  【活动准备】
  1.素材准备:演示文稿,背景音乐,视频《英国达人秀》片段,学案。
  2.场地准备:课桌椅按八人一组摆放。
  【活动对象】
  小学六年级
  【活动过程】
  一、认识自己——我就是我
  讲述绘本《达利B的故事》。
  达利B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动物,它最疑惑的是自己有一双很大很大的脚。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动物,所以就去模仿鸟住在树上,模仿蜘蛛待在网上,它还模仿猫儿吃过鱼,模仿老鼠吃过土豆,它甚至还模仿小鸡吃过虫子。但是它在模仿别人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动物,不知道自己的大脚有什么用。它以为它的大脚是给老鼠坐的凳子,还以为是下雨时挡雨用的。直到有一天,树林里来了黄鼠狼,其他兔子都害怕地躲进了地洞,只有达利B还在树上傻乎乎地吃橡子。眼看黄鼠狼马上就要吃掉达利B了,黄鼠狼却被达利B的一双大脚给踢飞了。兔子们看到它的大脚这么厉害,纷纷跑出来赞扬达利B是个英雄。
  师:听完故事,现在你知道达利B是谁了吗?
  生1:兔子。它就是只与众不同的兔子,他有一双特别大的脚。
  生2:英雄。因为它做了其他兔子做不到的事,打跑了黄鼠狼。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它是只英雄兔子。
  师:是的,它就是一只拥有大脚的英雄兔子。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新朋友说吗?你也可以夸夸它。
  生1:你有一双独特的大脚,真幸运!
  生2:达利,瞧,你的大脚还真有用啊!
  生3:达利,这双大脚是上天的礼物,你一定要善待它,别辜负它!
  师:老师也想对达利B说:“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特别大的脚这一特别之处成了你的优势,让你成为了英雄。我还知道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别之处,我就是我,没有必要去模仿别人。”
  设计意图:通过绘本故事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个体的独特性,而这獨特之处也许正是其优势所在,从而引入本次活动主题。
  二、悦纳自己——我真的很不错
  (一)冥想交流
  师: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分享一个自己的独特之处,你可以说和达利B一样有关长相方面的,也可以说说你的特长,还可以说说你的性格、爱好……记住只要1个独特之处!闭上眼睛,想10秒钟。
  师:谁先来响亮地说说自己的独特之处?
  生1:我很幽默。我会给大家带来许多欢笑。
  师:老师发现声音响亮也是你的独特之处啊!
  生2:我擅长主持,每次班级活动都少不了我。
  师:是的。你有主持的才能,老师也期待你有天能走上更大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主持人梦想。
  生3:我很会打游戏。在游戏中,我战无不胜。
  师:经常打可不好,不过老师建议你可以朝着游戏软件制作方向努力,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呢!
  设计意图:该环节旨在通过冥想让每个学生用独特的视角挖掘自身的潜能,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更加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二)寻宝行动
  师:刚才分享时,我发现有的同学眉头紧锁,似乎不是很清楚自身的独特之处。不过没关系,你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每日朝夕相处肯定也十分了解彼此,接下来,我们有一个“寻宝行动”活动,它可以让你更好地认清你自己。我们先来了解规则,大声读出来。
  规则:1.六人一组,每位组员轮流说出自己的独特之处。2.其余组员轮流说出这位组员的独特之处。3.每位组员再将同学描述自己的话重复一遍。
  播放音乐,音乐结束时,小组活动结束。
  师:同学们,老师对部分同学很好奇,也想深入了解他们,所以想请他们上来集中展示,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
  师:请先依次说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生1:虽然我是男孩,但在家里我特愿意做家务。
  生2:我爱运动,我滑板玩得很好。
  生3: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教师,所以每次老师在上课时,我也会默默地思考,如果我是老师,该怎么教。
  师:接下来请大家轮流帮这位同学寻宝。
  生2、3:他为人很仗义,愿意帮同学们解决问题/他还乐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生1、3:他关心班集体,检查卫生工作时很细心/他动手能力强,会修许多东西。
  生1、2:她爱读书/她逻辑思维能力强,每次回答问题都表述得很清晰。   师:听完同学们的分享,你们知道自己有这么多独特之处吗?
  生1:不知道。
  生2:完全不知道。
  生3:真想不到,我是如此的独特。
  师:接下来轮到你们了,你们对台上哪位同学的独特之处感兴趣?我们请他们用一件事来说明。
  生4:我想知道为什么同学说学生1很仗义。
  生2:某天饭后,小A和小B起了争执,随后二人开始相互推搡,学生1看到此情况,二话不说,上去就把二人拉开,并劝解双方,这样才没有发生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认为他为人很仗义。
  设计意图:不少同学对自我的认知还不够,他们往往更相信同伴的话。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同伴的闪光点,逐层加深的挖掘,让学生一步步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欣賞自己的独特之处。
  三、相信自己——最优秀的人就是我自己
  (一)播放视频《英国达人秀》片段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朋友——保罗。认识他吗?你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怎么样?
  生1:不认识。
  生2:他看起来普通、肥胖,但很善良。
  师:你们可不要小看他,他可是《英国达人秀》的总冠军啊!
  师:你们觉得保罗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被那么多人认识?
  生1:他的声音很好听。
  生2:他很用功。
  师:是的,正是因为他这样喜欢音乐,坚持练习,把握每一次机会,他才可能唱得这么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保罗,关键是要把握每一次机会,发挥自己的独特之处。
  (二)班级达人秀
  师: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像保罗一样的人。
  出示学生照片。
  师:猜猜她们是谁?为什么说她们是我们身边的保罗呢?
  (钢琴演奏片段;舞蹈背影图片)
  生1:李嘉婷。她学习非常努力,不管是书上,还是试卷上,都能看到她那工整的笔记,她就是我们班的保罗。
  生2:徐雨欣。她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她擅长歌舞,在学校的社团和班级活动中,都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
  师:是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她们的表演。
  师:只要我们像她们一样发挥自己的独特之处,并拥有积极的态度,加上持之以恒的练习,那么,我们也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你有这样通过发挥自己的独特之处获得成功的经历吗?请你仔细想想,课后写下来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同学的榜样示范、朋辈引领,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如何发挥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让学生为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更加坚定、自信地付诸行动。
  【活动反思】
  自我接纳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自我接纳在层次上可以分为身体自我的接纳、活动自我的接纳、社会自我的接纳。高年级小学儿童不仅在身体外形上需要自我接纳、更多的应该是从自我认识的较高层次上,如性格、能力等方面对自我的独特性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接纳。基于上述原因,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和相信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由“活动”引发的体验和思考,具有相当的不可控性,对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在冥想交流中,小A说自己的独特之处是很胖,当时我就没有处理好。胖的确是他的独特之处,但胖难道就一定不好吗?他虽然胖,但他性格很好啊,心宽体胖嘛!他胖但耐寒啊,冬天时,他从不说冷!如果教师能恰当引导,各种特点都能成为课堂生成的优质资源,使课堂呈现更多的可能,这正是心理课堂的魅力所在,更是一名心理教师的努力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査桥实验小学,无锡,214104)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其他文献
〔关键词〕焦虑;高中生;个案辅导  一、抑制不住的担心  “老师,你一定要帮帮我儿子!”远的妈妈打通了我的电话。第二天,在妈妈的陪同下,远出现在我的面前。他胖胖的,脸圆圆,个子很高。我请他们就坐,远对我点点头,安静地坐下,看起来很是文静。  介绍了一下辅导的基本情况后我征求远的意见:我们谈话的时候希望妈妈在还是让妈妈先出去等。远与妈妈交换了一下眼神,伸手拉住妈妈:“妈妈还是在吧。”壮实的他这一刻更
〔摘要〕角色扮演技术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把它应用到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当中,能够起到展现问题冲突、培养同理心、舒缓学生情绪、加强社会技能的作用。  〔关键词〕角色扮演技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1-0036-03  台湾学者李坤崇认为,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以全班学生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借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小马(化名),男生,16岁,高二文科在读,喜欢读书和写作。第一次咨询前两个月在某三甲医院精神科做诊断,诊断结果为:中度抑郁与中度焦虑。抑郁与焦虑症状已经影响到他的学习,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没有动力、心情写作业,为了缓解症状停课半个月外出旅行,但效果不佳。存在自伤行为,在身体症状发作时会捏自己的胳膊内侧,用笔戳自己的手掌。有自杀念头但未曾实施,多次在咨询中表露:“自己在不在这
〔摘要〕问题是通向理解之门的钥匙。来源于学生切身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对这些问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能够引发有质量的关注。问题解决导向的心理健康微课正是以此为主线,通过对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聚焦、分析、解决,进而达成教学目标。内容设计要求短小精悍,焦点明确,解读合理。问题解决导向微课要求具有问题聚焦贴合学情、问题分析理论科学、问题解决具体可操作的特征。其核心是以问题为引导,以解决问题
〔摘要〕关于价值观探索的生涯教育课应该怎么上?除了呈现价值观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本文从六个方面探索了高中职业生涯教育课上应该如何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生涯教育;价值观;教研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9-0064-02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五早晨,上海市崇明区高中心理教师们观摩了一节主题为价值观探索的生
〔关键词〕性别意识;性别平等;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0-0044-03  【活动背景】  中小学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是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目标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创新实践。积极推动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把性别平等理念的种子植根孩子心中,有利于培育具有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新一代。  【活动目标】  1.认
〔摘要〕既然人的一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也可以不斷成长,那么就不该用“固定型思维”的方式去看待人生中的那些阶段性失败,更不该用自己某一阶段的过失与失败去禁锢自己的一生。在3个有哲理性故事的陪伴下,通过咨询、整理、复盘,记录自己与心理咨询的一段旅程,也记录自己的不断成长,同时,学会感恩、学会敬畏,学会爱与陪伴,并找到人生幸福的方向和意义——做一名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心理教师。  〔关键词〕成长型思维;固定
〔摘要〕“颜值”这个网络新词在不经意间成了周围人群广泛使用的形容词,特别是青春校园内,本是挥洒汗水、勇攀高峰的年龄,却被其困扰。本文的主人公小苗便是这样,她因自己长得丑而困惑,整天心情抑郁,出现睡眠问题,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课上睡觉,不认真听课,同时与班级男生存在矛盾,有时甚至是肢体冲突,她一直有疑惑:我很丑,温柔还有用吗?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恶劣心境;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
〔关键词〕创伤应激障碍;辅导个案;初三女生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小灵(化名),初三女生。右手打着绷带,在好友的搀扶下走进咨询室。不自然的微笑,犹疑不定的眼神,呆滞僵硬的坐姿,言谈举止中,让人明显地感受到她内心的紧张与焦虑,恰似一只惊弓之鸟。  二、主要问题概述  两个月前的一天傍晚,放学时分,下着瓢泼大雨,小灵只手打伞骑车行进在茫茫的雨幕之中。天色渐渐暗淡,路的拐角处,小灵右手失控,连车带人摔
〔摘要〕五年级的一个安静的小男生突然变得不敢来上学,在学校时会中途突然哭着要妈妈来接,害怕妈妈一天一天地变老,害怕身边的亲人离世。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感。班主任和家长及时寻求心理教师的帮助。心理教师运用意象对话、来访者中心等技术帮助小男生感受与恐惧共处,最后他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死亡恐惧;意象对话;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