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民办高职动力结构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pfl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高职应对技能型社会建设,应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和新学情的新动力源,遵循动力进步逻辑,将产业技能形成理论平移至民办职业院校,开展“技能社会公民养成”“认知协调”“项目牵引”“数字技能”四个维度的技能形成实践探索.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可靠性、真实性和适应性,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导,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德育养成、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责任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终身学习能力8个方面,既突出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又体现教育部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相关要求,是对混合式教学质量全要素、全过程的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通用性.
课程思政是党中央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高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基于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理论基石、工作主体、内在逻辑的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存在如下困境: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够清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衔接不够紧密,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不强,对课程思政缺少有效评价.据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是: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构建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有关政策推动下,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展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政策精准度不够、农民积极性不高、培育主体未形成合力、培育机制不健全、监管考核不明晰、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强化培育主体协同、完善培育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
大学生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是应用型高校“三全育人”的核心内容之一,“三全育人”是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质量的全新模式.应用型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存在教育主体的全员性合力不足、教育过程的全程性衔接不力、教育资源的全方位整合不够的问题,应着力于统筹各大教育主体要素,构建全员参与的组织体系;构建全程覆盖育人格局,打造连贯性教育实施系统;整合协调教育内容资源,形成全方位联动育人格局.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目前,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42万人,他们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传动链”,肩负着每年培养9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只有充分尊重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规律,激发发展潜力,拓宽培养路径,多措并举为职教教师队伍增值赋能,才能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注入源源动力.
期刊
适应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都亟待提升.高素质高学历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缺乏则成为最大瓶颈,尽快布局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单位,充分发挥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主渠道的作用是当务之急.为此,文章提出三个对策:一是开展部省共建,突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二是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申报教育博士点开辟“绿色通道”,开创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新局面;三是大力推进深化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本硕博”连读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
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目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规模日渐萎缩.文章从极具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代表性的“老八所”院校的兴衰入手,检视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历史,指出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困境并探讨其成因,最后探求破局之策,包括继续发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既有优势,坚守特色创新发展;转变独立的院校培养模式为以课程模块为纽带的多元协同培育模式;系统设计职教师资专业成长体系,弥合职前职后鸿沟等.
新冠疫情及其防控,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存在诸多短板.顶层设计缺乏对高素质技能型公共卫生人才内涵的界定,致使高校对此类人才培养存在路径依赖,人才供给与政府数智治理现代化发展需求错位.基于此,文章提出在政策上明确高素质技能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内涵,对高素质技能型公共卫生人才进行准确的能力培养定位,重构课程体系以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的技能性,细化保障制度以提高公共卫生人才发展横截面与纵深度,从而培养出符合国家数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公共卫生人才.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力量,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打造高质量职教师资方面扮演着“母机”角色.新时代对高质量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能力匹配性、学历适应性、专业发展性的新要求.结合新要求,文章提出了集“三新”理念、“三对接”目标、“三衔接”使命、“三融合”手段于一体的培育路径,并对相应的培养方向、培养模式、培养通道、专业发展进行了论述,希望促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向纵深推进.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十八大以来,围绕技能提升这一焦点我国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主要涵盖技能培养、技能评价、技能激励三个维度.调研显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产教融合不深入、评价体系衔接不畅、待遇前景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建议从加强政策协同、突出技能激励、健全公共培训体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