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瘙痒特点的临床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瘙痒的特点。方法 评价中药封包疗法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瘙痒的疗效。结果 分析210例伴随瘙痒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接受相同的常规抗银屑病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中药封包治疗,分为进展期(治疗前)、静止期(治疗后)、消退期(治疗后),对照组正常人未加用中药封包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皮损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DRS)和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进行评估。结果银屑病瘙痒仅与患者HDRS抑郁评分相关,与灼热感、皮肤干燥感、PASI评分、DLQI总分均无关。结论 银屑病患者瘙痒与皮损面积不相关,瘙痒主要影响患者的心理,是造成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中药封包外治疗法对银屑病的瘙痒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其他文献
现代生物发酵工业聚焦于设计和创制高效的微生物细胞工厂,以实现原料向目标产品的定向转化。评判微生物细胞工厂性能优劣的主要标准是其合成能力及稳定性。由于质粒系统存在拷贝数不稳定、易于丢失等局限性,在菌株改造中将基因或产物合成途径整合至染色体上实现稳定表达通常是更优的选择。因此,染色体的基因整合技术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已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快速发展。本综述梳理了近年来微生物染色体上的大片段DNA整
全面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是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同时充分发挥教研作用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当下推进跨界教研存在单一学科思维、数据信息孤岛、教研脱离生活等困境。学科核心素养赋能跨界教研具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科课程的发展与融合以及实现教研的转型发展等可行性。因此本研究进一步从跨学科、跨时空、跨视野三方面对学科核心素养下跨界教研发展进行展望。
随着以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为核心支撑的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数据治理变革面临新的契机与挑战,如何推进“智能+教育”场域下的数据治理成为智能教育研究不可忽视的现实议题。“智能+教育”场域下数据治理面临治理主体的能力较低、数据采集及共享商业化现象严重、数据资产建设及产权意识薄弱、数据应用及监管标准缺乏一致性等挑战。据此,“智能+教育”场域下的数据治理实践取向应关注四个方面:其一,加强师生智慧化数据治理能
<正>1856年,在德国尼安德山谷(Neander Valley)的一个石灰岩采石场,工人发现了一堆骨头,里面有一个头盖骨和几块四肢的骨骼。工人们猜测这些骨骼可能来自一只洞熊,但是看起来又很不寻常,于是他们将这些骨骼拿给当地一位名叫约翰·福罗特(Johann Fuhlrott)的大学教授,请他鉴定一下。
期刊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受友人所托,在未去过岳阳楼的情况下创作而成的“给材料作文”。这一特殊的写作情境对《岳阳楼记》的创作心理有着重要影响。滕子京在《与范经略求记书》中明确表明“楼以文名”的“求记”意图和为岳阳楼“赋神”的写作要求,这就决定了范仲淹在创作《岳阳楼记》时,必然具有强烈的“继承与求变”的创作心理。这一创作心理又集中体现在《岳阳楼记》对“唐贤今人辞赋”作品的“承变”关系上。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即唯物史观。新世界观既包括时间维度的“道路”历史观,也包括空间维度的“生活”世界观,还包括理解二者的唯物辩证法和实现二者的“革命的实践”。新世界观同时也是方法论。立足于道路历史观,我们看到人类历史是一条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道路展开过程中的一个过渡形态;立足于生活世界观,我们看到“五位一体”的美好生活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在阐述地下金属矿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智能开采技术:即信息采集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高精度定位与智能导航技术等,并提出了保障开采安全的具体措施。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两篇精品,自问世起就为人所称道。在语文教学中讲授这样的名篇很难把握尺度,而从范仲淹、欧阳修的第一身份——士大夫的角度,品读二文,或可发现诸多不同新意。这样的文本解读越全面、越深入,越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