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es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线上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成为教育行业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兴力量。线上教育以其相对便捷的备课方式,更为方便灵活的授课方式,较为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反馈和评价方式等优势冲击着传统教育行业。而随着国家对历史学科的愈加重视,学校历史教育也应顺应时代需求转变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分析现今高中历史教育现状,探讨实施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信息化教学 线上教育 互联网
  教学信息化是指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學方式现代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一、实施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一)传统高中历史教育无法适应时代需求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为主线,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课标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的要求不只是机械地记忆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观点,还要逐渐形成自己的历史认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同时,对教材涉及的内容进行相关的阅读和信息的补充。事实上,从2007年课改开始,国家就逐步倡导还课堂于学生,课堂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教师主导;教学方式也由以往的教师主讲逐步转变为学生自学、汇报,教师点拨。这种方式实行的初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其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但在当今高中教育中,高一年级涉及主要学科为9门,加上信息、音乐、美术及学校特色课程等高达13至15门;高二年级主要学科为6门,加上其他课程也高达10余门。以一天八节课来算,即使只有一半课程需要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搜集资料,也是耗时甚巨,更何况搜集资料多半只是课程作业的一小部分。当今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互联网内信息驳杂,更是加大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难度。长此以往,学生迫于完成作业的压力,多半将搜集资料的作业自动忽略。因此,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传统高中历史教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的交往互动。当今的高中生是互联网的一代,是信息技术的一代。他们生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不仅习惯于接收碎片化的、多来源的信息,而且习惯于互动,对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和反馈。而传统的历史教育大多还停留于单线的,模式化的教学。
  这种单线的、模式化的教学一方面有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有师生精力的不足等。教师需要在短短40分钟内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这就使得教师很难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拓展和深化,而教材上标注的重难点也未必和学生的兴趣点重合,这就使得高中历史课堂中时常出现“教师讲的学生不愿意听,学生想听的教师不讲”的现象。在完成教学进度都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教师又怎么敢放任学生自由讨论,甚至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呢?另外,一般高中的师生比大都是一位历史教师带两个40人左右的班级,部分师资力量缺乏的地区或学校会出现一位教师带4至5个班级的情况。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备课、答疑、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此外,部分高中历史教师还兼任班主任、年级主任等行政工作。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很难保证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很难及时、迅速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问题,针对每一位学生的问题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这种“忽视”往往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支持
  早在2001年,部分学校就基于手机短信构建了“家校通”系统,即学校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家长通报学校的部分日程安排。而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校通”逐渐演变为“家—校—生”三方的沟通,不少学校鼓励教师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与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课后沟通。教师通过手机布置作业,鼓励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学生通过手机打卡完成作业。时至今日,更多的学校上线了本校的手机应用软件,教师通过手机应用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学生通过手机应用完成作业,上传作业等。
  纵观近年来学校教育的发展,线上作业、师生线上互动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交流平台应运而生。随着线上图书馆、面部识别检测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发展,高中历史的信息化教学将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高中历史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
  (二)案例支撑
  信息化教学并非历史学科独有。目前,不少高校均开展了信息化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物理、心理健康和其他公共课。此外,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线上教育机构也可以为高中历史教学信息化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通过研究这些成功案例可以得出,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首先需要的就是构建网络平台,而后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课程安排、课程内容,并根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备课、授课、布置作业及作业讲评等。此外,在改革中还可借鉴不同学校的一些特色,如一些高校的网络平台支持相关资料的上传与下载,一些高校支持课程的录播和直播,还有一些高校的网络平台支持学生通过论坛、讨论组等功能进行小组学习和多人交流等。
  三、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策略初探
  (一)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应依据学生发展需求搭建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平台不仅面向学生,也应面向教师。教师可以借鉴一些线上教育机构的做法,在此平台上传自己的课件、搜索题库、批改作业等,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和复习检测,还可以在平台中浏览教师上传的课件与部分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信息化教学平台不应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和课标要求,还要体现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教学平台还可设置考试相关模块和学术相关模块。考试相关模块可供学生浏览考试、招生信息、高考真题或一些模拟材料题等;学术相关模块可提供一些学术论文、学术动态或一些课外延伸内容等。
  (二)优化学习程序
  應合理设计学生课后的学习流程。部分已经拥有线上教育应用软件的学校往往把线上作业和线下作业割裂开来,使得线上应用不仅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反而使学生有了双份负担。在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应将线上线下视为一体,综合考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布置搜索资料之类的作业时,教师可提供一些书目、网站等供学生参考,学生可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资料的共享,防止资料的重叠和精力的浪费。此类作业的布置重点可依据知识点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将学生分别划分为资料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总结等不同组别。此外,在检测性作业中,可以通过自动批改、错题记录等功能减少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完善线上线下评价体系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改革并不意味着高中历史教学的全盘线上化。在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中要注意平衡线上与线下的权重,一方面不能让线上教育成为“面子工程”,要充分发挥线上教育的优势;另一方面不能让线上教育取代线下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线上和线下的评价要相互勾连,互为补充。以天数、星期、月份为周期,达到及时评价、形成评价与终结评价的整合。同时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线上作业和线下作业相结合,线上互动和线下课堂表现相结合等,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鉴定、约束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艳霞.在线教育的AB面[N].湘潭日报,2019(06).[2]许江波,余洋林,包含,骆永震,晏长根.“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改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06).
  [3]林婷.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当中的有效运用[A].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第一辑)[C].武汉:海归智库(武汉)战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9(04).
  [4]李小丹,顾铮先,严非男,刘源,于海涛.互联网时代线上教育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
  [5]杨艺,于长春.微信在中小学教育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9(04).
  [6]丁一鑫,党子奇,李军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线上沉默及其唤醒[J].中国成人教育,2018(24).
  [7]陈红.线上线下双重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
  [8]陈荔.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初中教育[J].人民教育,2018(18).
  [9]尤敏.高中历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
  [10]梁贵格.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
  [11]崔佳静.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10).
  [12]王刚鹏.浅谈高中历史课中的信息化教学[J].科技视界,2015(07).
  (作者简介:洪润琦,女,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留下诸多灿烂的文化。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理念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拼搏、团结、自信等精神,而诸多文化的发展不仅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论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关键,并分析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从而继续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
摘要:通过对各种类型“被”字句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性特征,发现其区别性特征是由“被”字句中不同VP构式的语义内涵决定的,是“被”字句构式与VP构式互动的结果。研究还发现,这种区别性特征之间具有某种认知理据性。本文将从空间位移入手,厘清不同类型“被”字句之间的认知脉络,尝试为“被”字句提供统一的认知。  关键词:义素分析 “被”字句 构式 认知理据  一、汉语“被”字句的产生条件及成因 
“七个保障”的共识我国社保体系建设的改革,涉及四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是对“什么是社会保障”达成共识。如果国家把社保理解成扶贫,不让人饿着、冻着,政府把自己看成一个
摘要:本文将避开“女性主义”理论,细读文本,挖掘《作女》的真正内涵,即向往“自由”的女人。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定义“作”的真正含义,即“自由”,是一种忠于内心、自然舒适、肆意洒脱的状态。其次,探讨“作”的具体表现,在小说中,主要集中于卓尔与陶桃、郑达磊的关系上。最后,论及小说在艺术上是如何“作”的,包括在叙事结构和语言两方面。通过以上三部分的论述,理解“作女”的真实面目,即“自由”女。  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已经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价值的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思维意义重大.因此,本
第一部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骨密度的研究 1.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骨密度变化的分析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rl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腰椎及股
新版《科技促进发展》是一本由科技部主管,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的集政策、管理、产业经济研究及科技动态、产业动态评述相结合的综合类科技期刊.该刊是原主办单位科
  本文探讨了蛇毒降纤酶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玻璃体增殖膜中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Ⅳcollagen,ⅣC)的影响。 本文结论表明了蛇毒降纤酶能够
摘要:所谓汉语连动句,简单地说是由若干个动词短语构成的单句。在对其内部的时间结构进行深度剖析以后可以看到,连动句内部各个VP之间具有彼此参照的时序意义。对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围绕连动句时序特征的形式语义展开论述。  关键词:连动句 形式语义 时序意义  对于连动句的研究,不少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里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在充分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连动句时序特征的形式语义进行探讨,以期和相关人
前言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出生后第一年,约30%的儿童因RSV相关的疾病就诊,到2岁时,几乎所有的幼儿都患过RSV感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