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让化学教学潜入学生的心底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r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理念的体现和具体实施。本文以高中化学的具体内容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材
  怎样利用好教材,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施教过程中,教师会时常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课时不够,知识点分散,选修模块难度大等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深入研究,创新教学,使化学课潜入了学生的心底。
  一、必修模块化学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特点
  1.不以元素周期律为指导。不以元素周期律为指导,不是一族一族地讲,而是打乱顺序,从物质分类、氧化还原的角度来认识元素化合物。例如,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就介绍了钠和氯气这两种金属和非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
  2.介绍某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时不直接讲授。让学生自己在探究活动中探究、观察、体会和总结。
  3.强调了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例如,钠与水反应的探究。
  4.强调了物质之间的转化,自然界的循环。例如,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氮的循环和硫的转化”等相关内容。
  5.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社会走进化学的理念。例如,必修二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讲生活中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如乙醇、乙酸、油脂、糖类等,而不是系统地讲醇类、羧酸、酯类、醛等,这样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为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概念原理内容要把握好切入点
  教材中概念原理内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做好这部分的教学应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刚接触新概念时,教师应尽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选取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或模式教学,把握好切入点。例如,必修一中“物质的量”的教学,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一个新的物理量,由于比较抽象,学生普遍反映较难接受。基于此,笔者采取了这样的引入方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相同个数的Na2CO3、NaHCO3,放出的气体一样多?
  相同质量的Na2CO3、NaHCO3,谁放出的气体多?
  学生回答: NaHCO3,它的式量小,质量相同时个数较多,所以放出的气体多。物质的质量我们可以用天平测量,用克、千克为单位描述;物质的个数很难描述,今天就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微粒个数,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物质的量。(引出新课)这样学生接受“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就比较容易,水到渠成。
  2.及时练习巩固。学生认识了新概念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教材上的練习帮助学生加以巩固,并补充更多的针对性强的练习来加强学生的熟练度。例如:在学习了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后,笔者给学生补充了这些练习。
  (1)1mol H2含——个H2,含——mol H,——个H。
  (2)2mol Mg含——个Mg,含——个质子,——个电子。
  (3)2mol Mg2+含——个Mg2+,含——个质子,——个电子。
  (4)1mol HCl溶于水电离成个——H+,——个Cl- 等。
  由于概念原理内容应用较广,在日后的考试和练习中都不断运用,学生会越来越熟练,“物质的量”这样的概念在之后的应用中往往作为一种计算工具。
  三、灵活运用教材,使教学工作更有效率
  化学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设置较多,一般是针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设置的实验探究。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灵活运用,真正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服务于教学。例如,在讲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中的乙醇时,笔者是这样设计实施“乙醇的性质”这一活动探究的。
  乙醇的化学性质
  [实验1]向试管里注入约2mL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发生的现象,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2]向试管里注入约2mL无水乙醇,取一根光洁的铜丝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然后伸入无水乙醇中,反复几次。观察铜丝的变化并闻液体的气味。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乙醇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教学中笔者把这一活动探究分成两部分,在介绍完乙醇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后,把乙醇的燃烧作为其化学性质介绍,接着让学生进行活动探究中的“实验二”,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然后把乙醇的燃烧和催化氧化都归为乙醇的氧化反应。在详细讲解了这部分内容后,再让学生探究“实验一”来认识乙醇和钠的反应,同时可补充水和钠的反应,通过实验现象的比较,学生可以了解到乙醇比水稳定,逐步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对乙醇的性质的把握更加深入、明确。
  在这一节中这样处理教材,丰富了乙醇氧化反应的内涵,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通过钠分别和乙醇、水的反应,让学生进一步实践了利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教学难点的突破宜循序渐进
  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过程中,第三章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部分是新添加的内容,学生原有的认知即沉淀就是难溶的,这一宏观认识在这一节中要向微观转变,要让学生接受:在微观世界里,难溶物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动态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学生要学会用溶度积常数来描述这一平衡的限度,这有很大的难度。针对这一难点,经过反复思考、实践,以及和组内多位教师的研讨,最终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笔者利用教材中“观察思考”中的实验引出“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以碘化铅的溶解平衡为例介绍了其平衡常数即溶度积常数以及注意事项。然后提出问题(以学生初中就熟悉的氯化银为例):氯化银是我们熟悉的沉淀,Ksp反映它的溶解能力,在25℃时,它能在水中溶解多少呢?请同学们先完成以下练习。   [学生练习]
  (1)25℃时计算AgCl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
  (已知:25℃时,AgCl的Ksp=1.8×10-10mol2·L-2)
  得出答案是C(Ag+)=1.3×10-5mol·L-1,可见AgCl在水中溶解能力非常弱。(从微观到宏观)
  下面4人一组讨论:
  [交流研讨]
  (2)根据以上计算若C(Ag+)=1.3×10-6mol·L-1,
  C(Cl-)=1.3×10-5mol·L-1会生成沉淀吗?
  学生会通过计算得出C(Ag+)×C(Cl-)  (3)在上述情况下,采取什么措施可以生成沉淀?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无论C(Ag+)、C(Cl-)是多少,只要C(Ag+)×C(Cl-)>Ksp就可产生沉淀,平衡右移;若C(Ag+)×C(Cl-)  三个小问题环环相扣,既给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又帮助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为下一环节根据Q与Ksp的大小比較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奠定基础。
  五、善于总结重要的知识规律
  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后,知识难度有所增加,帮助学生总结重要的知识规律,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升做题速度。例如,复习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中“小苏打的化学性质之一”:
  NaHCO3+Ca(OH)2=CaCO3+NaOH+H2O 少量NaHCO3 和Ca(OH)2反应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过量NaHCO3 和Ca(OH)2反应
  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学生在遇到此类反应方程式书写时都非常头疼。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详细地讲述其反应原理后,给出了更多的练习,如:NaHCO3和Ba(OH)2、 Ba(HCO3)2和 NaOH、Ca(HCO3)2 和NaOH等,也有相应的两个反应。学生在大量练习之后,可以总结出规律:总是价态低的金属的化合物的计量数有1或2的变化。简单的规律再结合其反应原理,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理解知识原理,而且要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
  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深入地研究教材,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探索,才能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和学都成为乐趣。
其他文献
采访这支特殊的交警队伍,我时时被他们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所激动。几年来,湘潭市交警支队施救队驻扎在湘潭市建设南路,和这条美丽的大街一起柿风沐雨,经受着各种困难的考验,和这条
主持人语五一路作为省城第一路,不仅代表了长沙市的形象,也代表了湖南省的形象,是一条地地道道的“门面路”。它始建于1950年,1978年全线贯通,全长有5.336公里,原设计机动车通行能
十月二日,张家界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会议室响起阵阵掌声。年轻的二中队指导员罗劲松站在领奖台上,胸前的红花与头顶上的国徽交相辉映。由于他在新中国五十周年大庆道路警保卫
3年前的一纸任命,邓菊生挑起了祁阳县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大队长的重任。3年多来,他带领全队民警开拓进取,辛勤耕耘,用心血、智慧和汗水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一行行坚实而又闪光的
我们将从所有征答正确的读者中抽取20名幸运棋迷,各奖李中健先生字画一幅。本期征答截止日期为:2012年4月28日。请读 We will draw 20 lucky chess fans from all the read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教师的“教”和学生“学”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创新课堂教学,通过巧妙的设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服务。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气氛;调动  一、预提问和后提问相结合  一點星亮好过万马齐喑。正如天天特价等于没有特价一样,对活跃度不高的班级,所有的学生只有一个要求就等于没有要求。学生没有紧张感,拖沓,大脑不活跃,不能积极去思考问题。  预提
目的:探讨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86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撑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必须贯彻从严要求,紧扣主题、对准问题,在深入深化、务求实
摘 要: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普及中专武术教育对弘扬我国民族体育,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普及中专武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影响普及的因素,并结合学校武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普及中专武术教育的对策,以期促进中专武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普及;中专;武术教育;对策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普及武术教育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