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单双号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的TC(4.26±0.85)mmol/L、TG(1.22±0.40)mmol/L及LDL-C(1.58±0.55)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05±1.05)、(1.50±0.63)、(2.22±0.75)mmol/L,HDL-C(1.88±0.65)mmol/L高于对照组的(1.60±0.48)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的治疗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7.10%高于对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13%低于对照组的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评分分别为(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及单纯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61±0.73)%高于对照组的(5.35±0.29)%,血清C肽水平(0.95±0.19)μg/L低于对照组的(1.60±0.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
目的 探究胃溃疡治疗中采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的临床价值.方法 82例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嗳气、腹胀、上腹部疼痛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嗳气、腹胀、上腹部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2.59±0.33)、(2.38±0.13)、(2.99±0.1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76±0.65)、(
目的 研究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初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初治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通过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通过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肝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乙肝两对半转阴率74.42%、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转阴率81.40%、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88.37%与对照组的76.74%、79.07%、88.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ALB)(35.24±1.3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和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据入院奇偶数编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2.12±0.65)U少于对照组的(3.41±0.42)U,血红蛋白水平(122.51±10.53)g/L高于对照组的(9
目的 分析老年性阴道炎采用保妇康凝胶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3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15例.常规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保妇康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健康状况评分及阴道炎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阴道健康状况评分及阴道炎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阴道健康状况评分(16.63±4.02)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3.15±3.67)分,阴道炎症状
目的 探究对胃溃疡患者应用康复新液结合泮托拉唑治疗的效果及对其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 80例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康复新液结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8、TNF-α分别为(48.27±4.71)、(26.35±2.52)、(27.46±2.63)ng/
目的 评价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SE、NIH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目的 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8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本院标准冠心病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s-CRP和Hcy水平,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2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过期妊娠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6例过期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的宫颈成熟度评分,孕妇的分娩方式,孕妇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孕妇的宫颈成熟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孕妇的宫颈成熟度评分(10.95±1.52)分高于对照组的(7.43±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