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山水,一程明媚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_SQ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把时光生生隔成了两岸。左岸春风习习,绿波盈盈,濛濛冷雨中,是故乡的城;右岸野雾卧山,云翳茫茫,重重烟霭中,是远方的路。
  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沉溺于明媚,消沉于灰暗,也不是独行于未知的远方,而是携着明媚照亮一切灰暗与未知。
  一
  大约自记事起,我便生活在这座小城。小城虽不繁华却也不寥落,安谧得像一个朦胧的梦。一日日,一年年,光阴于指缝间流过,日子平淡如水,却又贮满了浅浅的欢喜,似春江上空升起的袅袅青烟。
  我喜欢在初春时节寻一人同行,不去熙熙攘攘的闹市,而去恬静和乐的村庄。一起看原野上绿油油的新麦和烟灰色的远方树林,戏乍暖还寒的春水和岸畔人家的鹅鸭,听柳梢头迤逦而来的风声和鸟儿羞涩的啼啭。
  我也喜欢在黄昏时分独自归家,苍茫的暮色下,街旁高高低低的楼房都静默着,形成错落有致的浅灰色剪影,与盏盏路灯渲染着的橘黄色光晕交相辉映,远方隐约传来的摊贩的吆喝声,一并在豆腐脑的香味中飘荡开,使人恍惚回溯到遥远的从前。
  我尤其喜欢小城的月,它时而挂在高高的树梢,时而悬在漆黑的夜空。即使是天微明时淡淡的一钩残月,我也是爱极了的。古人对月亮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说不清道不明,却总在那里。而我对于小城的月,大概与古今文人墨客一样,有着特殊的情怀,那抹月光总洒在我的灵魂里。
  二
  我曾缠闹着母亲去郊外春游,那时不过初春,目之所见,绿意阑珊,仍是一派残冬的格调,兴致却分毫未减。雨后泥土的清新气息、阡陌边初开的几朵娇怯野花、一阵舒爽怡人的凉风,都使我沉醉。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孩子啊,总能从一星浅绿中觅得春天。
  “草薰风暖摇征辔”的时节自不必说,即便是盲人,看不到桃花红、杏花白、菜花黄,也能感受到和风中飘荡着的春意。
  古时武陵有桃花源,当年城郊亦有桃花村。独行时偶然迷路,忽见远处一片深深浅浅的桃红色,如霞如绮,于是径自前去。未料入一小村,房前屋后遍植桃树,老干新枝相互扶倚着,桃花竞放,连花骨朵也不甘示弱,闹尽了春色,令人一时如在梦里。
  桃花村终于消逝,旧时土地上不会再有过去的一丝痕迹,这是经济发展与农耕文明无可奈何的较量;桃花村从未消逝,它仍存在于我的记忆里,存在于村民们的记忆中,成为老去时一纸泛黄的书页。
  三
  曾有一个小小的姑娘,在一个初秋的清晨,牵着双亲的手,一步一跳地走在田间的狭窄小路上。晨雾薄如轻纱,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三人的背影、家的轮廓。
  忽地,小姑娘挣开了父母温暖宽厚的手掌,跑到一棵高大的树下,轻轻捡起一片卷着金边的落叶,兴奋地举起来,挥舞着小手跑回双亲身边:“爸爸妈妈你们快看,这片叶子是心形的,好漂亮呀!”
  父母原本讶异紧张的神情一下子柔和起来,父亲俯身凑到女儿身边:“是啊,好漂亮呢。”
  “爸爸,我们一家是不是就像这片叶子,会一直这样美好下去呢?”小姑娘一脸认真地看向父亲。
  这稚气的严肃让父亲不由失笑,宠溺地抚着她的头说:“当然咯,爸爸妈妈会一直陪着你,我们永远不分开。”
  那一刻树林很安静,只余鸟雀时断时续的啁啾声,似是想要将这一刻的温暖刻入年轮。
  人终究逃不出命运的罗网,父亲的生命如冰雪般消融在一个明媚的春日,化作亲朋眼中的粼粼波光。那年小姑娘九岁。
  和所有的故事一樣,那个小姑娘就是我。我早已能坦然面对这一切,或许在旁人眼中,这样的经历是灰暗的,然而正因如此,我才会倍加珍惜细碎的往事片段与当下的每一瞬间的温暖。
  如此,足矣。
  立春之后,几场雨水不着痕迹地默默浸透着小城。我在伞下等风来,等雨停,等我眉目温柔的记忆。雨停后,同往彩虹所在的地方,即便隔着山,隔着水,也是一程山水,一程明媚。
  【作者系安徽省阜南一中高二(19)班学生,指导教师:李同波】
其他文献
【化蝶之作】  雏鹰长出自立的翅膀,才能展翅高飞,翱翔于蔚蓝的天空;李泽钜和李泽楷,大学毕业后长出自立的翅膀,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长出自立的翅膀,能搏击风浪,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创造人生的辉煌。  长出自立的翅膀,才能长大成熟,才能让成功之花怒放。  从儿时父母的小心呵护,到能够独自处理一些琐事,这是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李泽钜和李泽楷长出自立的翅膀飞离父亲的身旁。当困难来临,他们勇敢
期刊
科举是古代读书人的头等大事,也是他们一生的追求。一旦考中,那种志得意满的心情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唐代姚合考中进士之后,大喜之下,不敢相信自己已经考中,还怀疑是做梦,最后喜极而狂。他在《及第后夜中书事》一诗中说:“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这让我们想起了《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那种疑惧与惊喜交加的心理,在唐代曹邺的登第诗中也有反映:“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也有大喜之下,不停回味的情态。“好是五更残
期刊
我愿化作舌尖上的味蕾,穿梭于用美食铺成的时间隧道中,尝尽酸甜苦辣。  ——题记  风  风无止无息,四海为家。它捉摸不定,放浪不羁。  穿着拖鞋,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我随妈妈去院里的一大片绿化带上寻觅那些上天赐予的可爱的生灵——野菜。我很敬佩它们落地生根的极强的适应力,风吹雨打也不怕的超强的生命力。当时那么小的我,就已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可敬,敬畏自然,向往更远的天。我不忍心看它们离开最爱的土地,于
期刊
秋天的心  □林清玄  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
期刊
2016年8月9日,在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1分44秒65的成绩夺冠,斩获里约奥运中国游泳第一金。夺冠之后,看着自己夺冠成绩,孙杨先是紧握左手,之后双手指天,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孙杨连续三声怒吼,这一刻仿佛要将心中所有怒火都发泄出来。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孙杨一直是个爱哭的大男孩。最让人感到伤心的,莫过于他在400米自由泳决赛惜败之后,孙杨在混合采访区抱住记者痛哭的那一幕。 
期刊
读书,时光为界,日夜分野。  蓦然发现,读书这件雅事,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定,大致和人生各阶段相辅相成:幼年的童话,少年的传奇,中年的深邃,老年的闲适。若等不及,偏要看前瞻的风景,多半也是雾里看花;必得等待多年后,才能领略那些难以言表的别有洞天。  即使在一天之内,读书的心境也时有不同。白日里阳光明灿,心朗气清,多艰涩幽深的文字都能读得气定神闲,甚至面对让人缺氧的悲绝沉郁之作,也有勇气撑到结局,因为知
期刊
科幻小说是小说中的特殊类别,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事实和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虽然“小说”被视为科幻小说的要素之一,但对于科幻小说作品的阅读鉴赏,如果我们还是按照阅读鉴赏一般小说的套路,仅把注意力放到故事情节的梳理、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题的讨论与延伸上,那就大大弱化了小说的阅读价值,陷入得“意”忘“形”、得“意”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山崖上长着一棵树,树梢上挂着一颗红红的果子。一只瘦小的松鼠看着树上的果子,心里痒痒的,想去摘取它。同伴好言相劝:“你身体虚弱,爬那么高很危险。”小松鼠轻蔑一笑:“胆小鬼。”然后迅速跑过去,飞身上树,结果重重地摔了下来,摔得鼻青脸肿。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何感悟?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
期刊
轻巧灵活的松鼠摘取树梢上的果实,这并非不可思议的事情。小松鼠虽然摔了跟斗,但它勇于进取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在成长的过程中,谁也难免摔几个跟斗。要想拥有精彩人生,就必须勇敢进取。  勇敢进取,才能抓住机遇。马云从互联网的发展看到电子商務的前景,大胆创立阿里巴巴;俞敏洪从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出国留学的浪潮看到英语培训的前景,勇敢地从北京大学离职而创建“新东方”。他们因为具有勇敢进取的精神,所以能抓住机遇,
期刊
一、志于学  孔子在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中的“十有五而志于学”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从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二是从十五岁起就再也没有放弃过学习,学习终其一生。第二层意思在《论语》中可以找到许多佐证。  孔子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生境界之所以不断提升,“志于学”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孔子说:“加我数年,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