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娜·哈斯佩尔:中惰局首任女掌门

来源 :军事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ing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13日,一贯特立独行的特朗普突然在推特上宣布,中情局局长迈克·蓬佩奥将取代雷克斯·蒂勒森出任国务卿、吉娜·哈斯佩尔接任中情局局长。4月17日,特朗普正式向国会提交提名。虽然,因虐囚丑闻而身处舆论风口浪尖的哈斯佩尔争议颇多,反对者甚众,但是在5月17日,美参议院仍然以54票对45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对其提名。哈斯佩尔正式执掌西方最有权势的情报组织,成为中情局71年来的首任女掌门。
  美国中央情报局

经验丰富的老牌卧底


  与被视为情报外行的前任蓬佩奥截然不同,履历丰富的哈斯佩尔叱咤情报界多年,是有着多年一线卧底经验的“王牌女间谍”。在中情局史上,除了威廉·科尔比(1973年9月—1976年1月任中情局局长),她是惟一一直从事情报工作而成长为中情局老大的职业特工。据称,美国情报官员将其视为“完美的圈内人”,她的升职亦令不少人颇感欣慰,因为总算有个情报老手来统领大局。有人甚至称,这是特朗普上台后最令人满意的任命。哈斯佩尔获局长提名后,前中情局局长莱昂·帕内塔表示,她是真正了解中情局的人。中情局前代理局长约翰·麦克劳克林指出,“若想找专业人士领导这一机构,我认为哈斯佩尔乃最佳人选”。
  因虐囚丑闻而身处舆论风口浪尖的哈斯佩尔争议颇多
  因工作表现突出,哈斯佩尔曾获得过多项荣誉。负责阿塞拜疆情报站时,她曾组织行动抓捕了两名涉嫌参与1998年美国大使馆爆炸的恐怖分子,并缴获详细记录恐怖阴谋的电脑。1999年被授予乔治·布什反恐杰出奖。此外,她还曾荣获多诺万奖(多诺万是中情局前身战略情报局的首任局长)、情报功勋奖以及总统奖。哈斯佩尔的专业能力颇得情报圈内众多同僚的钦佩与认可。2015年从中情局退休的马克·凯尔顿曾与她一起共事,他认为,哈斯佩尔给人极其专业的印象,特别能干,非常正直。前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称她“能干、聪明、经验丰富,备受中情局上下尊重,是个了不起的人”。

备受争议的酷刑主角


  对很多人而言,哈斯佩尔这个名字一开始就同“黑狱”“虐囚”联系在一起。作为布什时代酷刑计划的核心人物,她一直因此饱受非议。早在2013年2月28日,中情局局长约翰·布伦南曾让哈斯佩尔代理中情局秘密行动处处长。但仅过了几周,她便被调离,其原因便是她曾参与“9·11”袭击后的虐囚事件,遭到包括参议员黛安娜·范斯坦在内的几位高官的极力反对。据称,哈斯佩尔对恐怖嫌疑人采用了“水刑”(犯人被绑成脚比头高的姿势,脸部被盖住,然后把水倒在犯人脸上,使其以为自己快要溺毙)等多种残酷而有争议的刑讯方式。
  “9·11”恐怖袭击后,为配合小布什总统发动的“反恐战争”。被授予极大反恐权力的中情局在亚洲、非洲和中东欧先后建立了8座海外秘密监狱。这些后来被称为“黑狱”的秘密监狱避开了国际法与美国法律的约束,对被关押者动用所谓的“强化审讯技术”榨取情报,包括剥夺睡眠、“灌肠”“水刑”、关禁闭等等。2002年10月未—12月,哈斯佩尔被派至泰国一座代号为“猫眼”的秘密监狱,负责审讯被关押的“基地”组织恐怖嫌疑人,这所监狱是中情局于2002年在海外设立的首个秘密监狱。
  2017年2月,《纽约时报》与美国在线新闻网站ProPublica披露,哈斯佩尔对两名被关押的恐怖组织嫌疑人进行了极为残暴的刑讯逼供,这两名嫌犯分别为阿布·祖巴耶达赫和阿卜杜尔·拉希姆·纳斯里。据称。祖巴耶达赫同“基地”组织首脑关系密切,手握重要情报。而纳斯里则同2000年也门亚丁港美军科尔号驱逐舰爆炸案难逃干系。据报道,祖巴耶达赫在1个月内接受了83次水刑。差点丧命。他还被按着头撞墙,左眼因此失明。2018年3月13日,有中情局官员表示,关于哈斯佩尔涉嫌参与酷刑审讯的报道不实,祖巴耶达赫被严刑逼供时,哈斯佩尔实际并未在场。祖巴耶达赫于2002年8月被施以水刑,而哈斯佩尔于2002年10月末才开始负责这所监狱。proPublica网站与《纽约时报》分别于2018年3月15和3月16日发文更正了此前的报导,称哈斯佩尔在祖巴耶达赫受刑后才接管这家秘密监狱。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她的确亲自参与了对纳斯里的审讯。据称,纳斯里在2002年11月至少被迫受了3次水刑。据曾参与抓捕祖巴耶达赫的前中情局特工约翰·基里亚科爆料,负责酷刑的哈斯佩尔作风强硬,手段狠辣,被同事私下称为“血腥吉娜”。
  作为2005年中情局销毁虐囚视频资料行动的关键人物,哈斯佩尔还被控试图掩盖罪行。当时,奉命回到中情局总部工作的哈斯佩尔担任国家秘密行动处处长罗德里格斯的办公室主任。后者2013年在其回忆录中称,自己下令哈斯佩尔起草了一份发往泰国监狱的电报,授权销毁审讯录像带。有报导指出,这些记录“黑狱”虐囚的录像带共92盘,其中3盘记录了对纳斯里严刑逼供过程。此前,这批录像带一直被保存于泰国监狱,2005年11月均被销毁。
  哈斯佩尔的支持者认为虐囚和销毁录像的行动不过是在执行上级指令。前中情局局长迈克尔·海登为哈斯佩尔发声说,“她不过是做了中情局、中情局局长和国家要求她做的事而已”。2018年4月3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科茨对媒体表示,针对为哈斯佩尔的指控并不属实,并赞其“杰出、专业且富有才干”。2018年4月9日,50多名前政府官员、情报与国家安全人员联名写信给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支持对哈斯佩尔的提名。包括8个前中情局局长(包括代理局长),3个前情报国家情报总监和2名前国务卿在内的众多大佬倾力为其发声。信中称,“考虑到中情局任务的性质,她取得的大部分成就无法公开。但是,我们可以告诉你们,她为国家的强大与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且毕生致力于服务美国同胞”。
  然而,反对哈斯佩尔的声音同样很大。2017年,哈斯佩尔出任中情局副局长时就有不少人反对。2017年6月,欧洲宪政和人权中心因哈斯佩尔对恐怖嫌犯实施酷刑,曾要求德国政府发布对哈斯佩尔的逮捕令。2018年,哈斯佩尔被提名为中情局局长后,再次遭到多方质疑与反对。有人称她“本应锒铛入狱,而非入主中情局”。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罗恩·怀登表示,“鉴于哈斯佩尔女士的背景,她并不适合担任中情局局长”。4月23日,美国109名退役将领联名向参议院写信,反对哈斯佩尔的提名。5月9日,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举行的提名听证会上,哈斯佩尔承诺不会重启“强化审讯技术”。
  哈斯佩尔宣誓就职,特朗普出席了就职仪式
  作为核心情报机构的一把手,哈斯佩尔需给总统提供能作为国家安全决策参考依据的情报。面对特朗普这种行事冲动、难容异见且不按常理出牌的强势总统。客观理性且无党派立场的哈斯佩尔需格外谨慎小心,才能在维持中情局独立与忠于总统之间保持平衡。前国家情报总监克拉珀曾表示,“她可能必须在保护机构公正性和取悦特朗普之间做出选择”,他相信,只要“随时做好被解雇的准备”,哈斯佩尔能胜任局长一职。
  特朗普与中情局的关系一度极为恶劣,就任前他就对这家情报机构明嘲暗讽,将其与纳粹德国相提并论。两者的关系在蓬佩奥上任后大为改善,蓬佩奥掌舵中情局期间,长期在白宫逗留,堪称史上同总统关系最亲密的情报首领。但是,特朗普对蓬佩奥的信任与器重并未改变其骨子里对情报机构的怀疑与轻视。显然,哈斯佩尔接手后,中情局在总统决策方面的影响难比此前。还有人担心,没有蓬佩奥这把大伞的庇护,特朗普公开场合向联邦调查局与司法部发泄的怒火会再次烧到中情局。此外,在涉及俄罗斯、朝鲜与中东等敏感问题上,中情局既需坚持情报收集、分析的中立,又需给总统提供他所期待的有价值的情报支持。这给哈斯佩尔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哈斯佩尔所掌管的中情局内部也面临着各种棘手问题。自从“9·11”事件和2003年伊拉克情报失误之后,这位昔日的情报界“帶头大哥”早已风光不再,而2004年国家情报总监的设立更是令其处境分外尴尬。近年来,中情局又不断陷入“棱镜门”“情妇泄密”和“维基解密事件”这样的困境,这家曾经显赫的情报机构接连受挫,丑闻频出,形象大跌,士气低落。此外,随着经费的削减,大量有经验老特工的离职,中情局本已不妙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而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处处被掣肘的中情局在情报收集这个老本行上又常被新闻媒体夺去风头,而其情报的频频失误也难免令人质疑其能力。再者,美国国内民众对中情局侵犯个人隐私,不择手段收集情报的做法十分反感,怨言颇深。顶着各方压力与阻力上台的哈斯佩尔,其掌门之路注定举步维艰。压力重重,她能否处理好各种关系,顺利应对各方挑战,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责任编辑:张传良
其他文献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杨得志  抗日战争打响后,许多有爱国之心的中华儿女,抛却个人恩怨,携手共同抗日,彰显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鲁西南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张明堂,在“仇人”八路军同日寇苦战之时,是趁机联合鬼子消灭八路军,还是帮着“仇人”打鬼子?关键时刻,张明堂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谱写了抗战史上一段令杨得志上将称颂的传奇佳话。誓与八路不共戴天  1939年3月,八路军冀鲁豫支队司令员
据法国宇航防御网报道,4月24日,朝鲜称已成功试射一枚潜射弹道导弹,之后韩国军方称朝鲜在发展潜射弹道导弹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其可能会在未来3~4年内部署。  朝中社称,4月23日进行的水下试射在金正恩的监督下取得圆满成功。试验中,导弹飞行30千米,远远低于已知KN-11潜射弹道导弹的最小射程300千米。此次发射的深度被推定为10~15米。
据读卖新闻网2017年8月18日报道,日本防卫省决定在航空自卫队中专门设立太空部队,并部署监视太空的地面雷达,以监视太空垃圾,制衡反卫星武器。预计太空部将于2023年開始执行任务,与该部队相关的人才培养经费已纳入防卫省2018财年预算内。太空部队将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机构进行情报共享,主要监视亚太太空区域,未来将与美军合作部署全球监视网。
2017年初可谓是多事之秋。印度和巴基斯坦针锋相对,先后试射了多枚不同型号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美国要扩大核武器部署力度,在核竞争中领跑。俄罗斯为了应对美国的威胁,加大现有核武器升级换代的力度,持续推进新型战略导弹的研制。朝鲜也正蠢蠢欲动,欲进行新一輪核试验。导弹作为核弹头的最佳运载平台之一,在遂行核威慑任务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专题梳理主要有核国家“核大棒”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18日报道,俄羅斯公布了北极一个新军事基地,可容纳150名士兵和一批可随时携带核武器起飞的战斗机,这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在北极最大军事行动的一部分。  该基地是一个三角形综合体,共有5层,建于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亚历山德拉高地,是俄罗斯北极圈内最北端领土。据报道,俄罗斯可能会在该基地部署军用飞机,包括用于击落远程轰炸机的米格-31战斗机,或战术轰炸机苏-34。
职业规划到底是什么,很多职场人似乎还是一知半解,甚至还存在很多理解偏差。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一不小心就成了发展的“绊脚石”,比如,“找一份销售的工作改变自己的性格”“自己学这个专业,找对口的工作一定有优势”“三四十岁,已经来不及做职业规划了”……向阳生涯专家团队在个人职业规划咨询总结发现,职业规划中有十个普遍的误区,在无形中阻碍了职场人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思路。  误区一 性格内向,找个销售工作改变性
先后参加“砺刃-2013”全军特种兵比武、“国际军事比赛-2016”、马里维和、陆军“精武-2018”比武竞赛等大项活动,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第79集团军某旅装步七连连长肖留洋从军15年,与自己比,与对手比,在比中成长,在比中淬火,将自己锻造成一柄令敌胆寒的胜战利刃。训练场上练得发狂,上了战场才能心不慌  刚到部队时,肖留洋是同一个车皮里最后一个被挑走的兵,没人看好瘦小的他。
过去数千年来,人类经过艰难摸索才形成了当前西方这套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模式,逐渐达到现在这种发达和富裕程度。坦率地说,人类发展到这一步相当不易,西方在很长时期内给世界树立了标杆。但问题是,现在西方开始后劲不足,其能量基本快要释放殆尽,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所谓民主制度。  西方民主制度从17世纪开始萌芽,经过18世纪和19世纪的茁壮成长,最终在20世纪成型。这种民主制度与当时人类所能拥有的先进工具或技术相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强调:“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但也要认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
专题—美国核力量即将“变脸”  核武器的超杀能力让自身脱离了简单的武器范畴,成为一个具有“鸦片般魅力”的强有力政治符号,核力量一向被有核国家视为国家安全的基石和支柱。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核超级大国,美国具有其他核大国无法匹敌的战略核优势。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核大国,但美国并不满足。为了追求核优势甚至核霸权,美国一刻也未停止新型战略核武器的研制。  二战结束后,美国逐步将空基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