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述评与展望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right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权是随着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和环境法治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历经40年的发展,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取得了极大进步.学者们主要就环境权是否存在、环境权的学理分类、环境权的构成要素、环境权的法律保护、环境权的立法省思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但既往的研究仍存在意涵模糊、研究方法单一、域外理论与实践研究失衡等不足.后续的环境权研究应当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着重从环境权子权利的类型化、环境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与协调、国内外环境权理论与实践的动态衔接、基于司法逻辑的环境权确认路径等方面予以推进和深化.
其他文献
“卧游”与“如画”作为中西方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都主张借助关于自然的绘画来欣赏自然,不过两者存在显著区别:“卧游”所借助的山水画重写意,而“如画”所借助的风景画重写实;“卧游”主张山水以形媚道,故自然之地位比绘画重要,“如画”则追求形式美,风景画是自然欣赏的标准,故绘画之地位比自然重要;“卧游”偏重以非身体化的方式体验自然,欣赏者囿于一室之内,而心游万物,“如画”则偏重以身体化的方式体验自然,旅游者带着猎奇心理与视觉占有欲,身游大自然之中;“卧游”具有畅神与疗疾之功能,“如画”则为人们在审美上向自然进军提
从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强度之间的关系出发,设定区域人均GDP收敛模型和能源消费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模型,来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的收敛情况以及中部、西部和东部省份的能源消费强度与人均GDP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但在能源消费强度方面都呈下降趋势;能源消费强度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高于中部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区的人均GDP发展水平存在GDP的绝对收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立意高远、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这些论述体现出鲜明的继承性、突出的开放性、深邃的科学性、伟大的实践性等理论品质,包含根本任务、政治保障、基本原则、发展动力、建设主体等内容实质,蕴含着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建章立制的法治思维、主次分明的辩证思维和防患于未然的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维特质,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家结构形式是决定民主形式的重要因素.中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其特点是整体大于部分,地方服从中央.中国的民主通过这一结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获得中国民主的特性.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的政治力量,党的全面领导与人民民主有机统一.党的性质决定了在党的领导和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健全和完善,推动全体人民民主的健全和完善.在单一制中国,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信访制度、政治沟通机制构成的上下纵向结构体系.在纵向层级之下,存在着一个人们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PSM-DID方法检验了中国进口企业是否存在“利润率溢价”.结果表明:企业进口行为可提升企业利润率,特别在一般贸易情形下,对企业利润率的提升效应更大;产品异质性检验显示资本品进口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更突出;企业异质性检验显示当企业生产率及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时,进口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但随着企业生产率及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进口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由负向转为正向,且正向影响效应逐渐变大.
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借鉴费尔克劳的话语分析模型,采取文本分析—社会语境分析—话语实践分析的框架,利用语料分析软件Antconc(3.5.8),重点探析俄罗斯现有4版《能源战略》的词汇变化与社会成因.俄罗斯能源战略制定逐渐凸显清洁能源内容、不断增加技术与人才的话语设定、持续提高区域发展与亚太合作话语分量,突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对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保障的作用.俄罗斯能源战略不仅同其他话语在能源安全、高新技术和人才的内容上存在内在的互动性,而且其演变内容也
资本主义是西方走进现代文明的第一种制度形态,这一现代性转变在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总体性危机.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产生开启了资本权力主导的资产阶级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与国家机器无不遵循并服务于资本逻辑法则,工具理性遮蔽了价值主体需求使人成为异化的存在,并通过资本全球化践行国强可霸、国强必霸的丛林法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外交,批判性超越了资本
一国公司进行海外证券融资,证券市场地无疑对该公司及其活动享有相应的管辖权.但为了避免与注册地法律冲突,市场地往往会奉行“内部事务原则”,对公司治理等内部事务不予管辖,而仅监管证券事务.但是在实践中,公司内部事务与证券事务却很难划分一个明确的界限,因而“内部事务原则”是否需要补充或创设例外,甚至是被摒弃,都应做详细的解释和分析,以此对界定我国证券市场国际监管范围进行指导.同时,不管该原则的发展变化,世界金融大国已经发展出来一些证券监管的国际合作制度,虽然这些制度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但对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监管的
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批判一直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在21世纪仍然表现出强劲的研究势头.总体来看,21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判,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延续了其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的社会制度、异化的暴力政治和异化的意识形态三方面的深入批判,从人的全面解放的哲学立场出发,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系列弊端、问题及其根源,厘清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现状及其在社会关系、国际关系和人与人关系方面存在的新问题,寻求改善经济危机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困境的办法,对于追求科学社会主义制度在英国的
所谓《汉书·叙传》“真本”,并非《汉书》“叙传”部分,而是东汉永平年间班固所上表之过录副本.它在东汉至萧梁的大体成文、流传经过为:东汉永平十六年(73),班固总结《汉书》诸卷大义等,以表的形式进呈明帝;此后,这篇表经班固或他人整理,收入班固文集或东汉档案文书等资料中,并书写在简牍上;其后,鉴于简牍难以长时间保存等方面原因,有人将该简牍版表转录在纸上,在转抄过程中,由于不明阅读简牍文字顺序,误将篇次“中篇”二字掺入正文中;后来,三辅地区某人,见此纸质版表与《汉书·叙传》内容大致相同,以为其系《汉书·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