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特异性DNA条形码筛选、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是东北地区道地药材之一。该研究对来源于不同道地产区的3份刺五加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并筛选特异性DNA条形码,并基于筛选出的特异性DNA条形码对道地产区的刺五加进行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3个不同道地产区的刺五加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6 779~156 781 bp,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含有的基因数量均为132个,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87个,tRNA37个,rRNA8个,其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保守。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tpI、ndhA、ycf1、atpB-rbcL、ndhF-rpl32、petA-psbJ、psbM- psbD、rps16-psbK可作为潜在的刺五加特异性DNA条形码。该研究选择序列长度为700~800 bp且易于扩增的atpI和atpB-rbcL片段对道地产区的13个产地184份刺五加样品进行扩增,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tpI和atpB-rbcL分别能鉴定9、8个基因型,两段序列联合分析形成23个基因型,命名为H1~H23,分布最广和占比最多的单倍型为H10,H2次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4和1.82×10-3,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中介邻接网络结果分析结果显示23种基因型可分为4类,其中,单倍型H2是最古老单倍型,并以H2为中心呈星状辐射,说明其在道地产区发生种群扩张。该研究可为刺五加道地药材遗传品质研究和对刺五加的叶绿体基因工程奠定基础,或为进一步加深对刺五加居群的遗传机制研究,为刺五加遗传进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可再生能源并网比例持续提高,为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的储能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氢储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方式可以实现长时间以及广域空间范围内的大规模电能量的转移,是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技术。文中构建了包含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及上级电网的氢-电联合耦合系统,构建了长期氢储能与短期电化学储能的长-短期混合时间尺度联合储能机制,建立了联合储能系统中各装置的数学模型。为降低常规双层鲁棒规划方法针对风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始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却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指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作用,保障企业文化的建设成果,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正>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而这也使得各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讲,人力资源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可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可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建良好的环境。而如何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这两项工作的相互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期刊
内控体系建设是服务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众多服务企业已经将内控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关注的一项工作,有效避免了风险因素影响,提升了企业管理质量。基于此,本文从服务型企业的特点入手,分析服务企业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提出服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研究,为服务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促进服务企业不断向前迈进。
目的:探究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人微小RNAs(hsa-miRNAs)的表达及新风胶囊(XFC)干预研究。方法:建立A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2天开始给药,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MC组)、XFC低剂量组(L-XFC组)、XFC中剂量组(M-XFC组)、XFC高剂量组(H-XFC组)。给药30 d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I)
学位
乡贤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乡贤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阐述乡贤文化的渊源与内涵,探讨了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并提出了乡贤文化促进村振兴的路径。
乡贤文化是重拾乡村温情、推进乡村振兴深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推进乡村振兴深度发展,以乡贤文化的传承发展为突破点,梳理乡贤文化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乡村振兴与乡贤文化耦合性,探索乡村振兴视野下乡贤文化的传承创新路径,即通过留住乡愁资源、创新遗产保护、打造乡贤文化品牌、讲好乡贤故事等角度传承和发展乡贤文化,激发乡村振兴内在文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