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马褂木和杉木人工纯林土壤碳氮积累特征的比较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bi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亚美马褂木(Liriodendron sino-americanum)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林地土壤碳氮积累与分布格局差异,建立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联系,为将来亚美马褂木的大面积推广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期营造的本地当家树种杉木人工纯林为对照,对江西省余江县亚美马褂木17年龄人工纯林林地土壤分层取样并运回实验室进行测定.对两种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碳、氮储量和分布格局及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借助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亚美马褂木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碳、氮积累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亚美马褂人工纯林林地0~60 cm土层土壤碳、氮含量和储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持续降低,其中0~20 cm土层土壤碳、氮储量分别占48.58%和58.44%,杉木人工纯林具有相似的分布趋势,其中0~20 cm土层土壤碳、氮储量分别占72.10%和76.99%.亚美马褂木人工纯林林地0~6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为73.84 t/hm2,略高于杉木人工纯林的69.35 t/hm2,而氮储量为3.08 t/hm2,略低于杉木人工纯林的4.35 t/hm2,亚美马褂木和杉木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碳、氮储量的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亚美马褂木人工纯林林地0~60 cm土层土壤pH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并且显著高于杉木人工纯林,而其他土壤理化性状在两种森林类型间差异不显著.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亚美马褂木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碳、氮含量均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高度正相关(|r|≥0.8),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亚美马褂木和杉木人工纯林林地0~60 cm土壤碳、氮储量差异不明显,但是分布格局差异显著.另外,亚美马褂木生长快速、枝叶繁茂,对氮和钾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合理的施肥能促进亚美马褂木的生长并促进土壤碳、氮储量的增加,特别是氮肥和钾肥.
其他文献
中海油在2019年提出了供应链建设理念,具体供应链建设工作刚起步,需要我们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建设符合海油行业特色的的供应链.钻采品类部作为供应链建设优先开展的部门,已率先完成了陶粒供应链的建立,形成了中心供应链管理的模板范例.通过部门5个供应链方案建设,总结出供应链建设的重点及难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本文以低渗透油田注水工艺为切入点,简要叙述低渗透油田基本特征及注水开发影响因素,阐述几项常用的注水工艺,并提出注水工艺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随着储气库运行时间的延长,相关生产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垢甚至磨损等现象,导致生产井出现套损,严重影响储气库的生产运行效率.因此,必须及时摸清套损井的套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以实现修复.基于此,本文针对套管井的损坏类型开展了套损井井筒检测及治理技术攻关,并形成了四项技术系列,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十六年前的秋天,我出生在鄱阳湖畔的一个农垦家庭.父亲时任九江市湖口县武山垦殖场党委书记、场长,并担任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湖口分校党委书记、校长.
期刊
长庆地区2016-2018年漏失342口井,其中大型漏失69口,填井侧钻31口,弃井8口.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和区域的拓展,漏失率逐渐递增至12.2%,失返性漏失加剧到50.5%,针对水平段“断层”的垂直裂缝堵漏效果差、延长组“假性闭合”裂缝成功率低等难题开展了树脂胶固堵漏工作液的研发.
一、补贴类项目rn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rn政策依据:《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财农〔2015〕31号)、《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财农〔2016〕26号).
伴随着油田生产规模的扩大,油田生产作业的进行中同步产生了很多的含油污水,这些含油污水内含有的污染物种类多,如果在生产中随意排放,将引起巨大的环境威胁.随着油田行业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各个油田企业越来越重视含油污水的处理,以避免污水随意排放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推进行业转型.
坚持五种理念谋划布局rn为描绘好乡村振兴工作蓝图,会昌在工作思路上体现“五种理念”,即:前瞻性、创拓性、成体系性、到户性、现代性.rn同时,会昌认真研究国家乡村振兴工作导向,紧密结合本县实际,出台了《会昌县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工作构划》.
期刊
[目的]为解析杉木ATP合酶复合亚基基因(ClF0F1-ATP)在抵抗逆境胁迫中的功能,研究克隆了杉木ClF0F1-ATP基因,并分析其在不同逆境中的表达特征,以期为阐明杉木ClF0F1-ATP基因在杉木生长发育和响应干旱、温度以及盐胁迫逆境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第三代杉木种子为试验材料,运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一个杉木ATP合酶基因,命名为ClF0F1-ATP,并采用了生物信息学技术与亚细胞定位研究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
失返性漏失往往会导致漏层上部环空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对于生产井,要求相对较低,只要保证“穿鞋戴帽”合格即可;但对于探井,由于下部地层存在许多未知风险,尽管发生了失返性漏失,仍要求水泥必须返出地面,且固井质量要好.在SY-1井的二开施工过程中,就遭遇了失返性漏失,一直持续至二开中完,最终通过“自制水泥伞”及反挤成塞技术的应用,成功实现了水泥返出地面且除漏层外的其他井段固井质量优质的目标,为今后解决类似难题积累了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