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互动关系研究》简评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190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势头强劲。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的互动关系如何?这不仅是国际经济学前沿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郭飞教授等撰写的专著《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互动关系研究》对此作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金融全球化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并未产生新古典理论所预测的巨大经济效益。以Stulz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程度的双重代理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对国外关于金融全球化的主要测定指标、金融全球化受到的限制及主流理论解释、相关实证研究结果和金融全球化对双重代理问题的影响进行述评。
外汇市场压力是一种衡量货币超额供求的指标。一些学者通过构建不同的经济模型来测算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他们计算出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是模型依赖的。一些学者将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看成是汇率变动、外汇储备变动和利率变动的加权平均,这样得到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是独立于模型的。一些学者则建立起更加适用于开放的经济体的模型,这些模型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
共同代理是指几个委托人共同支配一个代理人的情形,委托人之间的博弈会造成缔约外部性问题,进而影响均衡和激励。根据信息环境的不同,共同代理模型可区别为完全信息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模型,前者主要考虑均衡问题,而后者主要考虑激励问题。共同代理理论适用于对产业组织、政府规制及政治学中许多问题的研究。
从微观视角关注出口与生产率的增长是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最新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从出口与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出口与产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理论的最新进展三个方面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其中,出口与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对“出口中学习”和“自我选择”两个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出口与产业生产率的提高在动态产业模型、静态李嘉图模型和静态单要素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新”贸易理论;该领域最新的进展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角度展开:出口还是FDI,非对称国家下的出口和生产率,空间集聚与生产率增长。
第九届“全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讨会”于2007年4月26~27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40多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9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金融排斥理论是一门新兴的金融经济学理论,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文章介绍了金融排斥的内涵、成因与后果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并结合实际,对我国国内的金融排斥现象进行剖析,指出深化金融排斥理论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根据国外现有文献,资产财富效应大小的研究包括微观数据和宏观数据两方面的经验证据。财富效应的跨国比较研究往往采用一组国家的面板数据来比较财富效应的大小。股票和住房两种资产的边际消费倾向孰大孰小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实际上,尽管财富效应的经验研究证据相当多,但研究结论却存在很多争议。现有研究在理论基础上忽略了资产价格波动来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研究方法,这需要寻找新的技术和统计数据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2007年4月23~24日,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解释企业惯例的演化机理是经济演化分析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对企业惯例知识属性及其过程性特征的认识,“认知路线”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在这一共同认识的基础上,一些经济学家分别就认知的影响因素、惯例的选择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3月9—11日在贵州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日本、法国、奥地利、塞尔维亚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近百名经济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收到论文90余篇。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