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基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管理研究

来源 :中国卫生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基层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未实施信息化管理,观察组实施信息化管理,所有患者均为呼吸内科或危重症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在信息化管理实施前后的治疗满意度和就诊情况.结果 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配药时间、缴费时间以及取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的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管理工作当中,将信息化管理模式融入管理中,可扩大医院的信息化范围,有利于医院对患者各类信息的处理,为患者以及家属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可提高就诊满意度,优化患者的就诊体验.
其他文献
目的 浙江省桐庐县中医院医共体通过对近10年来所进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研究成果的集纳与回顾分析,形成“六大模块”,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县域医共体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和中医药服务内涵拓展,提高中医药服务赋能.方法 通过对过往研究成果系统分析,形成县域医共体中医药服务“六大模块”,即:“名中医处方与中医药服务”“名中医效应与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与公共卫生”“中医药适宜技术与百姓健康”“国医馆建设与中医药服务”“\'治未病\'方法与中医药服务”.结果 通过医共体平台进行试验观察,取得以下结果:①基层中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全面施行风险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与护士专业水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47名急诊科护士,将其分为甲组(n=27,常规管理)与乙组(n=20,风险管理),同期随机纳入80例患者均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40例,用以考核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两组不同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 乙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15.00%)明显低于甲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护士最终的各项考核成绩明显高于甲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分析实施改良门诊管理方法,对医疗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5-9月72名门诊医务人员,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医务人员分为对照组35名、观察组37名,分别实施常规化管理、改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管理前两组服务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诊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预约率明显
目的 研究信息化管理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开展信息化管理之前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00名作为对照组,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开展信息化管理之后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00名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接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建卡率和及时建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信息化管理运用在免疫规划工作中可提高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提高建卡率和及时建卡率,进一步规范免疫规划工作.
目的 分析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ICU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该院ICU监护室在职护理人员19名,根据管理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20年7月)和观察组(2020年8月—2021年7月),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管理效果、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专业理论知识、急救药品管理、专科管理、护理安全以及风险评估等管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 研究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在医院体检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该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60名以及科内2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体检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将护理人员分为观察A组和对照A组,各10名.观察A组护理人员通过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培训,护理管理观察组体检者;对照A组护理人员通过常规培训,护理管理对照组体检者,从护理人员角度,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流程管理、护理操作及资料书写);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书写错误、管理不当);
目的 探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该院工作的医务人员4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参比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参比组医务人员应用基础管理,观察组医务人员应用细节管理.分析两组医务人员管理后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疾病认知、血液透析护理理论认知、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认知、工作能力、管理满意度.结果 管理后,观察组医务人员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疾病认知、血液透析护理理论认知、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认知均好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目的 观察医院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该院在职医务人员42名,根据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9年5月—2020年5月)和观察组(2020年6月—2021年6月),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段时期医务人员综合能力、环境清洁合格率以及职业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医务人员环境卫生宣教能力、环境卫生制度执行能力、感染防护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空气环境合格评分
目的 研究综合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4名护士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名.对照组护士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措施,观察组护士应用综合管理的管理措施,观察两组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和护士核心能力、工作质量评分和总体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和护士核心能力优良率为75.00%,观察组为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士工作质量评分优良率为91.70%,观察组为100.0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较大的传播价值,现已成为各大医院进行健康传播的重要途径.微信公众平台属于新媒体形式,是2013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的应用性软件.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健康咨询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微信媒体阅读需求最旺盛的领域排名来看,健康类阅读需求量仅次于情感类,位居第二名,医院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行健康传播是必然趋势.微信公众平台为医院的健康传播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方式,其巨大的传播价值已成为各大医院健康传播的主流.基于此,该研究主要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总结,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与健康传播的关系,总结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