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h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取得理想预期。本文主要就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研究分析
  案例教学法突出案例两字,简单地理解就是以案例为教学指导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倡导教学的开放与互动。其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模拟或者在线生活案例,社会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掌握案例背后的道理,以案例为分析的突破口,借助案例做好德育道理的领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与生活关联密切,是生活现象的反映,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好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以案例为指导,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观看分析,从而意识到案例背后的德育道理,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的深化巩固,成为品德高尚的个体。
  一、 基于教学内容,合理选取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致力于学生法律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教学中选取合适的案例,适当地呈现可以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事半功倍。案例的正确选取是尤为重要的,必须契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必须展示得恰当及时,内容综合而全面,更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组织学习《加强宪法监督》这部分时,主要让初中生知道自己享有的宪法权利,引申出如何对待宪法。教师可以引入一段附录案例材料。30多年前小星还是一个婴儿,就已经开始受到宪法保护啦!有了继承遗产的权利,他的爸妈有义务抚养他,不能虐待他、遗弃他。同学们手中每人都有一本老师发放的宪法小册子,随时可以进行翻阅,促进对宪法知识的了解以及运用。对应的正是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6岁那年,小星上小学了。第一堂课老师就教会他们唱国歌,当时还迷糊的他并不知道,上学、首都、国徽、国歌都是宪法规定的内容。对应的宪法知识是:第二章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第一百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18岁这一年,小星考上了大学,第一次行使了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一次体会到宪法的“存在感”。宪法如是说:第二章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2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小星大学毕业了,在招聘会上,得到了一份北京某新闻单位编辑的工作。曾经的“熊孩子”明叔,如今也要自己独立打拼了。可以引导学生马上翻阅,发现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二条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29岁小星成了痛苦并快乐的“房奴”相处几年后,小星贷款买了房,和女朋友结婚了,从此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宪法如是说:总纲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第二章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今年,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老爸老妈光荣退休了,他们来到北京带孙子,一家人乐乐融融生活在一起,小星感叹:原来这就是天伦之乐!学生会发现:第二章第四十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小星的一生未完待续,而在这30多年的岁月中,我们可以看到宪法贯穿始终。所以引出了结论: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故而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二、 案例作为载体,引发学生思考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很多案例因为篇幅较长,不适合放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学习,这样会占据较多的课堂授课时间,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思考探究的时间就十分紧张。案例教学除了导入课程,与教学内容相互契合,指导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外,还应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师除了筛选案例外,还可以提前下发案例,让学生课前熟知。道德与法治课堂时间主要用来进行案例的探讨。教师让学生分享对案例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中完成案例对应的习题,以案例为载体进行探讨分享,可以调动课堂氛围,增强学生互动,在道德与法治案例的解读分享中深化对德育内容的把握。例如在讲解《人民当家做主》这一单元《国家司法机关》这部分时,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好两个案情的讨论作业,让学生提前准备,借助网络和相关的法律书籍,查阅资料。让学生有相应的法律知识,知晓案情,有话可说。我选取得的是聂树斌案和于欢案。课下和学生一起讨论撰写了模拟法庭的剧本,还原了案情真相。聂树斌案让学生感悟到:审判机关适时向社会公布再审情况,不回避、不遮掩、不推脱,正义迟到,但正义终归需要实现。通过再审程序,给亡者及其家属,给社会公众,给公平正义一个交代。于欢案让学生自己感悟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调查于欢故意伤害案是在行使什么职权等。然后再比较两大司法机关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受益颇深。
  三、 学生参与案例,教育融入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列举案例外,也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案例,成为德育案例的主人。不必拘泥于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教学范围逐渐放大,学生在案例的参与中把握德育理念,言行统一。而这种互动参与的案例学习法也更能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解国家的权力机关这部分时,除了知识的讲解外,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设置模拟演示环节,“我当主持”,模拟整个人大会的召开过程,所有学生就充当人大代表,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人民如何当家做主行使手中权利的,在哪儿行使权利。积极参与互动模仿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学生提案、审议表决通过。学生充当人大代表,切实理解人民代表及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调动学习热情,树立竞争意识,并培养团队精神。
  案例教学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方法,其实现了抽象德育理论的案例展示,理论讲解更为生动活泼。其实现了学生德育课程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德育案例的探讨与参与中,实现德育思想与德育行为的统一。借助案例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更为丰富多彩,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案例教学法不仅仅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加以推广,也理应与其他课程教学融合,带动教学实施,取得理想教学预期。
  作者简介:薛雯,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国际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孩子在美国游刃有余的本科学习,浅谈他的英语学习之路。大量的原版读物,视、音频材料听读输入,到输出—学习生活中的运用。贵在持之以恒。  关键词:“低成本”;英语学习;运用  我既是一名英语教师,又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孩子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到现在已经是一名在美国大学读大二的留学生。从入学那天起的,新生入学仪式、校长讲话、课堂发言、参与小组讨论、做作业、写论文和跟本地同学的日常交流等等,英语使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英语初学阶段的阅读学习更是奠定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要有量的提高,还要有质的飞跃。教师要时刻关注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注重阅读过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抓手,让阅读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力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养成初步的综合
摘 要:幼儿时期是一个道德素质、行为和人格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一个孩子就像一个种苗,必须长期培养,否则就会被损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行为习惯贯穿在生活和活动中去,“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真正会做。”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时期;良好习惯;培养  一、 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最好的时期  儿童早期的关键是形成一种习惯,在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属于必修科目,主要是用来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所以思想品德的教学也是值得被重视的。在小学教育来说,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行上的教育,它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好教材的实际内容,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学。  关键
摘 要:笔者在与学生的谈话,同行的教研活动中发现,学生,教师均对英语阅读存在一定误解。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结合《江苏译林版英语》中年级教材,从巧用图片式图示,巧增故事序幕,巧用童话故事等方式进行课堂探究,旨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引导学生享受阅读乐趣。  关键词:中年级英语;故事教学;阅读兴趣  【现象】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小学生对学习单词和对话热情高涨,而对英语阅读兴趣不大,甚至出现了
品德老师想要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特别是面对知识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就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运用趣味的方式,让品德课堂充满新奇和智慧,从而,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摘 要: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幼儿体育游戏的选取不仅要与他们的年龄特点相符合,而且还应该体现出较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另外,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游戏内容,做好充足准备,对运动量进行合理安排,正确地讲解示范。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如何选择和组织幼儿体育游戏。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选择;组织  一、 引言  由于幼儿无法深入地理解体育活动的目的和现实意义,因此,要想有
抖空竹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民间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参与人数众多,发展地域广泛,但空竹运动在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当中作为必修课程还是很少见的。纵观我国高校所
摘 要:小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把小学的教育工作做牢固,才能不断推动其他教学阶段的进步与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中有着非常全面的教学科目,涵盖了语数外以及音乐,美术体育等,从各个方面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小学体育不仅可以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坚强的品格和意志,现在很多的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中都会通过体育游戏的方
摘 要:新课改明确指出初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中学生获得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提升与培养,因此,在初中的教育教学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程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地将中学生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公民意识、品质意识等方面的思想加以培养发展完善,使中学生能够从《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中获得关于思想品德方面的进步与成熟。本文从《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出发来谈谈其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