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式”居家体育锻炼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i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防新型肺炎,要尽量减少外出,以避免接触到外界潜在的传染源,但闭门不出并不意味着整天待在家中看电视、写作业、看电脑。钟南山院士指出:疫情面前,积极防护与强身健体同等重要,多运动能提高免疫力。为此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设计实施了“菜单式”居家体育锻炼方案,旨在指导学生和家长科学进行居家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心健康,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普遍喜爱和欢迎。
  一、内容设计要合理
  “菜单式”居家体育锻炼方案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目标,立足居家小场地(客厅、阳台、走廊等),利用家中的生活用品(毛巾、饮料瓶、毛绒玩具、泡沫垫、纸杯、纸箱等)和现有的运动器材(瑜伽垫、跑步机、乒乓球球拍等)开发内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各水平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各家庭不同的室内锻炼场所以及不影响邻居休息的原则,注重内容设计的合理性、趣味性和丰富性,充分挖掘居家体育锻炼资源,设计一系列的居家体育锻炼“菜单”供学生选择(表1、表2)。
  1.内容设计与日常课堂教学相结合。居家抗疫情,停课不停学,运动不停歇。学校指导学生把客厅变成操场,把课堂搬进家里,按照张家港市线上学习的安排,每天进行30min的体育活动,不仅促进学生居家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也作为上一学期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具体安排:一是,热身活动3~5min,主要内容为小鸡舞、热身操、室内操、韵律操、武术操等,以满足学生喜欢多变的心理需求。二是,技能与游戏(亲子游戏)12~15min,其中一、二年级以亲子游戏为主,每周选择一种家用生活用品作为器材设计游戏,鼓励学生与家长创编拓展;三至六年级结合日常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在家可以进行的技能练习项目,如乒乓球、体操、沙包抛接、踢毽等,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且考虑学生居家线上学习可能会影响视力,所以在设计项目上重点选择了乒乓球,在练习乒乓球的过程中眼球随着乒乓球来回移动,有利于促进眼球的血液循环,对于预防近视有一定好处。三是,体能加油站5~8min,每周提供5个体能练习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发展学生体能。四是,放松活动2~3min,主要以拉伸为主,放松身心。
  2.内容设计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相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学生每学年必须要参加的一项测试,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测试成绩?对此,学校把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作为每天必练项目设计在“菜单”中,考虑到跳绳的动作幅度相对较大,如果在家中练习难免会影响到邻居,因此,要求学生根据自家环境情况,选择适合的场地或空手摇绳练习。
  3.内容设计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爱好因人而异,兴趣各有不同。学校提供的居家体育锻炼“菜单”,设计了丰富的锻炼内容,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兴趣爱好及家中现有的器材去开发进行锻炼,并在班级群展示,分享锻炼的形式与内容。另外,各班体育任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及家长的反馈意见,合理调整居家体育锻炼“菜单”内容,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又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居家运动的乐趣。
  二、锻炼方法要多样
  居家体育锻炼内容设计完成后,如何指导学生锻炼?学校通过学、练、比、评4个步骤(图1),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学”是“练”的基础;“练”是“学”的延伸,又是“比”的前提;“评”是“比”的深化。
  1.学。学生居家体育锻炼,一是要明确目标,要知道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带来的益处,并能够按照“菜单”坚持每天锻炼,学会并掌握健身操、亲子游戏、技能与体能等练习。二是要合理选择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兴趣爱好、锻炼环境及器材等,在“菜单”中自主选择各环节的锻炼内容,鼓励学生和家长开发自己喜欢的锻炼内容。选择了每天的锻炼内容,就要开始模仿体验,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居家体育锻炼,增强体育锻炼的直观性、趣味性及有效性,体育组教师把每周的锻炼内容拍摄成视频或做成动态图,发到任教班级群,学校每周星期一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指导学生学习锻炼。
  2.练。居家体育锻炼贵在坚持,养成习惯,方有成效。为了鼓励学生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学校实行线上打卡,师生互动,既了解了学生的锻炼情况,又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居家体育锻炼重在安全,每周的体育学习“菜单”上都有温馨提示,如,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检查锻炼场地和器材等,指导学生安全进行练习。居家体育锻炼难在创新,每个家庭的锻炼环境不同、器材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因此,居家体育锻炼“菜单”是从满足大部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同时鼓励學生与家长合作创新出更多有趣的居家锻炼方式。
  3.比。体育竞赛能够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为了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居家体育锻炼,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线上体育锻炼展示活动,如第3周学校推广了自编的器械体能操,该套操作为每天的体能练习内容,要求学生每天练习2~3次,体育教师根据各班学练情况,组织学生在星期五的体育活动时间进行展示,并把学生的展示视频汇总,剪辑成体能操展示集锦发到班级群分享,既展示了学习成果,还滋养了学生的自信。除此之外,学校还会定期举行班级线上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挑战赛,一是比成绩,二是比进步幅度,每次比赛体育教师都会做好记录,各班前十名和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学校颁发“运动小达人”证书,以资鼓励。
  4.评。多元评价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居家锻炼情况,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练”。为此,学校制订了居家体育锻炼评价表(表3),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调动学生参与锻炼主动性,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居家期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家长的陪伴下,通过学、练、比、评的多样化锻炼,练出了兴趣,练出了技能,练出了体能,练出了亲情。
  三、实施过程要有效
  居家体育锻炼“菜单”只有“真正”地实施,才能让居家锻炼有成效,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1.安全第一。因为家居环境相对较小,锻炼时要求学生选择室内比较空旷平整的地方进行,尽量安排一些运动幅度相对较小的锻炼内容,并在家人的陪同、指导下锻炼。锻炼前要进行热身活动,锻炼中量力而行,锻炼结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放松。
  2.循序渐进。进行居家体育锻炼,学生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自身条件和运动能力进行锻炼,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练习由易到难,对于一些新尝试的动作可以从小幅度、慢频率开始,待熟练后逐步增加幅度和频率至标准动作。
  3.负荷适宜。居家体育锻炼运动量要适中,学校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水平,选择锻炼的项目与方式,合理调节动作幅度、间歇时间、练习组数等控制练习负荷,锻炼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呼吸过于急促、腹痛等身体不适,应立刻停止运动。
  4.持之以恒。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努力去坚持。为此,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制作了21天宅家健身卡(图2),记录每天的锻炼情况,鼓励学生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其他文献
常见的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三种。其中,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在临床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禁忌证。比如,全身麻醉对心血管和肝、肾等器官具有一定影响,不适合心血管、肝肾等部位有严重病变的患者。而椎管内麻醉则不适合存在严重腰椎外伤或疾患以及凝血功能存在异常的患者。而局部麻醉的另一种操作方式——神经阻滞麻醉的风险性在于进行麻醉穿刺容易误伤周围神经。随着医学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将超声技术与
2019年5月27日19:30~21:30《中國学校体育》杂志《草根争鸣》总第123期话题研讨——“如何评价体育教学质量”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初中举行。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LA170414)课题组骨干成员主持了本期话题研讨,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450位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等参与了话题研讨。  一、推敲教学质量评价 引发深入思考探
长期以来,受限于学科主义思维习惯,我国体育课程结构分割明显,衔接意识相对薄弱,构建更具衔接性和整体性的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势在必然。从国际视野看,世界各国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在体育课程衔接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以美国、英国、芬兰、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体育课程衔接的策略、方式与支持系统,以期为我国构建一体化的体育课程体系有所裨益。  一、淡化体育分科思维,凸显体育课程规划的衔接
篮球规则对篮球技术动作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对篮球运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带球走规则修改后,移动中接球和结束运球持球时中枢脚的确立发生了改变,因此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动作出现了新的变化。笔者大胆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规则变化后新的动作和方法,在实践中合理运用,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练主动性都起到了积极效果。  一、带球走规则的变化  2017年国际篮联对篮球规则进行修改并于同年的10月1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一些重要的考试,如高考、中考等纷纷进行了时间或内容上的调整。据悉,4月9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返校开学时间及部分教育考试安排确定》,宣布“取消”中考体育统一测试,相应成绩按满分15分计入总分;4月16日浙江省教育厅宣布取消2020年中考體育测试,体育分不计入中考总分,这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是否应该取消中考体育统考测试的讨论。  一些
一、青少年足球的项目特点和营养补充需求  现代足球作为一种以体能、技术、技巧为基础,技战术为主导的高强度、高对抗型团队球类项目,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足球的不断发展,日常训练更加频繁,比赛节奏更加激烈。因此,训练和比赛中需要很多“武装到牙齿”的准备,合理的营养补充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1.体能储备要求较高,对碳水化合物需求旺盛  足球运动以有氧耐力为基础,以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为特
教学比赛是教师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是磨砺、提升自己的一个成长的过程,过程中离不开名师的指导与引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帮助以及年轻教师的陪伴。如何利用好教学比赛这个平台,建设好教研团队,理顺团队成员的角色定位、发展目标并形成合力,助推不同层面成员的业务成长十分重要。笔者结合参与相关教学比赛活动过程的经历,从团队合力的形成、团队成员的携手成长谈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  一、建好一个团队
“超重学生”协调性差、反应慢、运动能力低,导致其在课堂中的目标达成度不足,产生自卑情绪,使其参与体育练习兴趣“超低”。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尝试用多种策略,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为“超重”学生的练习兴趣“增重”。  一、降低动作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案例:仰卧起坐练习时,一名肥胖学生两手托头,做了两三个后再也起不来,多次尝试后依旧是徒劳,于是他直接就躺在了垫子上,静静地等待着一分钟练习时间的
此前已有研究发现,人饥饿时胃黏膜中会产生一种激素,它对于人的食欲有重要影响。而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这种激素还对大脑中负责学习区域内的神经细胞有影响。动物试验表明,这种激素能显著促进实验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科学家解释说,这种激素在胃黏膜中产生后借助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能够引起一系列的反应,诸如激发脑垂体中许多不同的生长因子等,而这又将引起大脑其他区域内的连锁反应,从而起到改善大脑功能的
有幸拜读了王金艳、王梅老师撰写的《彩色毛巾在体育教学中的多重“角色”》一文,第一感觉是案例结构清晰,详略得当,充分展现出了体育教学精准设计、灵活运用的特点。同时,更加赞叹上课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巧妙创新的能力,把一条普通的毛巾运用得巧妙自如,让课堂“生龙活虎”。  一、一物多用,激发兴趣  辅助器材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构成部分,恰如其分地使用,可以帮助体育教师解决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