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而言,教师需要提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充分的德育内容宣传。宣传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研究多种德育宣传方式,并将之落实在德育教育中,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宣传中获得品德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阶段 德育教育 宣传方式 优化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59
  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执笔人画出什么样的线条,就对纸面形成什么样的影响,所以,教师作为执笔人,需要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与影响。也就是说,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还需要让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思想与积极向上的观念,这是教师的职责,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德育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德育宣传,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宣传中领略到德育的意义,知道什么是能够做的,什么是不能够做的,什么是社会提倡做的,什么是社会不提倡做的,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小学阶段的德育宣传优化策略进行研究。
  一、巧用视频宣传
  用视频来宣传德育内容,一来可以巧妙地利用视频的声音和画面,让学生对德育内容产生认知,二来可以加深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印象,三来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模仿的特性,引导学生对视频中的行为进行学习。基于此,教师应当注重视频宣传,并对视频宣传进行优化。对于视频宣传而言,教师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个宣传视频的内容,二是宣传视频的播放频率,三是宣传视频的后续扩展。
  具体来说,在选择或者制作宣传视频时,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内容应当简单并具有趣味性,同时,宣传视频的时长不宜过长,三到五分钟最佳,时间过长,学生的注意力会下降,宣传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对于视频的播放频率而言,教师需要把握好程度,播放次数太少,会降低视频的影响力,播放次数太多,会让学生习以为常,降低对视频的重视度。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第一次看过视频之后的反应来确定下一次播放的时间。对于视频宣传的后续扩展而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视频的反应而定,若学生较为感兴趣,教师可以制作相关方面的视频进行延伸。在不断地优化中,视频宣传效果会越来越好。
  二、妙用广播剧宣传
  运用广播剧的形式来进行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宣传,一来这种形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鲜感,增加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注意力,二来广播剧因为只有音频,所以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其内容进行不自觉地思考,三来广播剧的宣传形式不止在于音频播放,还可以进行变形。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宣传时,需要对广播剧宣传的形式进行详细的了解以及灵活的运用。并且,为了深化宣传的效果,教师需要对广播剧宣传进行多方面的优化。
  具体来说,要优化广播剧宣传,首先需要注重广播剧内容的选择,因为广播剧只有音频,所以教师需要在广播剧播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耳朵。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广播剧剧情中,比如在广播剧中加入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将学生喜欢的故事融入德育内容进行广播剧改编,等等。其次,广播剧的播放可以选在大课间,也可以在相关的课程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并且,对于广播剧中的内容,不能播放完成即可,而是应当进行一定的引导,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或者在课后的闲聊中,有意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广播剧的内容。通过多方面优化,广播剧的宣传效果会得到强化。
  三、活用活动宣传
  运用活动的形式进行德育内容的宣传,一来可以扩大德育内容宣传的范围,二来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会,强化他们对德育内容的思考,并促使他们做出德育希望的行为;三来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德育宣传而言,活动宣传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不过,要想让活动宣传发挥出较好的效果,教师需要进行多角度的优化和巧妙地设计。
  具体来说,在进行德育宣传活动设计时,教师不能仅仅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而是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即教师设计的活动首先需要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为此,活动主题可以更具趣味性,比如,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活动可以是“我和地球有个约会”、“春天在哪里”等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比如在乐于助人的活动中,乐于助人不是一个口号,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的方法,如在扶老奶奶过马路之前,确认一下她是否需要过马路。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教师的鼓励会让学生的行为更加积极,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鼓励需要把握好程度,适当的鼓励会更加有效。活动宣传的优化往往都在细节之中,教师需要注重细节,并不断优化细节。
  四、常用课堂宣传
  课堂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占据了小学教育的大部分时间,所以,在小学时期宣传德育,课堂宣传应当受到重视。也即是说,德育教育应当渗透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不同方面的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受到德育的熏陶,让学生清楚明白地知道学习到的知识应当用在哪些方面,不应当用在哪些方面。这样的宣传“润物细无声”,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具体来说,课堂宣传的方式较为多样。教师可以按照课堂教学的环节来进行课堂宣传渗透,即教师可以将德育渗透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提升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关注,也可以将德育渗透在课堂评价之中,让学生对德育产生一定的思考。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来进行德育宣传,即教师可以深挖教学内容中与德育相关的方面,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德育宣传,也可以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案例中,让学生在思考案例的同时也关注德育。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语言、游戏等方式进行课堂上的德育宣传,让学生获得品德提升。
  五、善用家庭宣传
  运用家庭进行德育内容的宣传,一来可以与学校宣传形成互补,让学生接受更为多面的宣传,二来可以让德育宣传更加细节化,加深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感悟,三来可以提升德育宣传的针对性。所以,在进行小学阶段的德育宣传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学校层面的宣传,还需要注重家庭层面的宣传,力求让学生在学校与家庭的结合中,获得更好地提升。为此,教师需要对家庭宣传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家庭宣传的优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家长一起努力。在一般的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长都会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但由于家长并不是专业的,所以在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式上会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比如微信沟通群。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需要了解家长对德育的认识程度,并据此对他们进行引导。同时,教师需要与家长一起,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制定家庭宣传策略,并根据学生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通过家庭宣传的优化,学生的成长会更加全面。
  六、配合社会宣传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并且,在现如今的教育形势下,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地进行德育宣传。所以,学校的德育宣传可以配合社会的德育宣传,让学生受到多重德育教育,进而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做出积极正确的行为,从而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为此,学校宣传需要有效配合社会宣传。
  具体来说,要想提升学校宣传与社会宣传相互配合的有效性,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社会各界的德育宣传内容以及德育宣传形式,并对此进行一定的研究。其次,教师需要将社会宣传巧妙地引入到学校宣传中,比如,教师可以将交警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与学校中关于遵守社会秩序的德育宣传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将社会上关于文明礼貌的宣传与学校中关于社会公德的宣传进行结合,等等。第三,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在学校宣传中提到社会实践,让学生知道宣传并不仅仅是为了宣传,而是为了影响他们的行为,希望他们可以做出社会期望的行为。在学校宣传与社会宣传的有机融合下,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会得到深化,有助于他们综合提升。
  总而言之,多样化的宣传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所以,对于德育教育而言,教师需要设计多种宣传方式,并对其进行不断地优化,巧妙地提升德育宣传的效果,同时促进学生品德的提升与行为的规范,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 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学周刊》2016年第33期。
  [2] 李君《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年。
其他文献
母亲节是妈妈的节日,淘淘狗制作了一张贺卡送给妈妈。他在贺卡上写了什么字呢?请你念一念。不认识的字可以让爸爸妈妈告诉你。
这里的花真美啊!
又之 编    狡猾的乌鸦究竟把戒指藏在哪个鸟巢里呢?淘淘需要爬上树检查每一个鸟巢。他怎样才能一次检查完所有的鸟巢到达红旗那儿呢?
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水。在这烈日炎炎的夏天,孩子们出了很多汗,看到水就更加开心。每天洗澡的时候,他们往往呆在浴盆里不肯出来,任凭大人怎么叫唤。  在浴盆里,孩子们喜欢用手拍水面,用脚重重地踩水,水花四溅,孩子的心也像开了花一样,直到水盆里的水一滴不剩,他们才恋恋不舍地出浴。  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浴盆里的游戏,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尽情地玩水,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探索水的特性。    沉沉浮浮    随意
摘 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要给学生讲授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教学 措施探讨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教师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
精微创作室 画
一只孤独的大狼想和小姑娘做朋友,这件事在成人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但是孩子可以理解童话《“苹果树”大狼》里面大狼的这种心情。因为孩子和大狼一样,有时候也很孤独。不信吗?请您在讲完故事以后和孩子讨论一下:  你什么时候会感到孤独?  孤独的感觉像什么?  你会发现,孩子有很多时候感到孤独:爸爸出差的时候;晚上一个人睡在小房间里,每一盏灯都关了的时候;去小朋友家,可是小朋友不在的时候……而且孩子孤独的感
1 小猪牙痛,妈妈带小猪去看牙医。
葡萄狂欢节  俞 愉 李全华
摘 要:在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凝练出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可以说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灵魂。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生活化教学凸显出其优势,那么,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呢?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 生活化教学 家国情怀  一、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方面的优势  新《课标》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