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不同LED补光时段对番茄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施番茄在育苗过程中生长常会受到弱光、低温等环境的制约,可利用人工补光手段,改善设施光环境,培育出更加健壮的幼苗。以番茄品种Money Maker为材料,采用夜间LED补光,探究夜间4个不同补光时段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LED补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其中,T3(白天正常照射4.5 h后进行3 h暗期补光)处理相比对照,能显著提高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而T2(白天正常照射结束后每隔3 h补光1 h)处理则在提高番茄幼苗株高、CAT活性方面效果最显著,但与T3差异不显著。此外,T3处理番茄幼苗叶片中的MDA含量也是最低,显著低于T4处理和对照。综上所述,T3处理是对设施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夜间补光时间段,最能提高植物光合能力,有利于物质的积累和培育健壮的幼苗。
其他文献
<正>大豆种植区域分布辽阔,品种类型多样,生态条件及耕作制度复杂。据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大豆占全国总需求的85.5%,是粮食作物中进口依赖度最高的作物,也是可能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作物供给的作物。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大且种植面积广,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在2021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为840万公顷,产量1640万吨。大豆可加工为猪、牛、羊饲料,是我国饮食中重要的蛋白质和油脂来源。如今
期刊
美国作家萨拉·朱厄特的短篇小说《外乡人》具有浓郁的哥特风格。一方面,它继承了哥特传统,采用“故事中的故事”的叙述角度以及时空倒错的顺序,通过场景、情节和超自然元素等营造了心理恐怖氛围。另一方面它又突破了哥特小说中惯用白人女性作为女主角的传统,以一个懂巫术的、黑白混血的克里奥尔女子为故事主人公,带有明显的美国本土特征。这可视为她在哥特小说创作上的一种新尝试。
该研究采用UPLC分别建立绿丝郁金(LSYJ)、温郁金(WYJ)、黄丝郁金(HSYJ)、桂郁金(GYJ)特征图谱及11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特征图谱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 di
中国当前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国家通用语言和外语课程中,分别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及“文化意识”。西班牙国家历史悠久,曾经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同时西班牙语也具有大量的使用人口和广阔的使用范围,因此西班牙学校语言课程能够为我国提供一定的借鉴。基于此,本研究以西班牙学校语言课程文件(包括官方通用语言与外语)作为研究资料,从“西班牙如何在学校语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文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低温开裂一直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考虑到此种类型路面结构在中国的广泛应用,该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分析路面低温开裂机理的基础上,从设计、施工、运营3个阶段分析了各因素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沥青路面低温开裂提供借鉴与思考。研究发现,对各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能够改善路面的低温抗裂能
目的】探索激光和LED补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提高番茄幼苗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采用CIRAS-3光合测定系统测定苗龄30d的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幼苗在3种单色激光和LED光(2红1蓝)辐照下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再以色温6 000 K LED白光补少量蓝光和光合能力较强的红光进行番茄补光育苗试验,以LED白光育苗为对照。【结果】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内涵不仅体现于具体实物形式,还以民俗民风和文学作品的方式流传下来,汇聚而成中华民族的文脉符号。孟姜女传说文本蕴含的民族精神与地域文化,具有启迪性的女性形象建构,是现代文化创意表情包设计的源动力。孟姜女文化表情包设计,应扎根于传统文化语境,抽象凝练文化核心,在充分考虑实用性的前提下突出典型视觉特色,设计优质的文化产品。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以表情包形式介入孟
明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其拥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帝陵建筑群,对于明代建筑、礼制、丧葬文化等均具有重大的价值与研究意义。随着朝代更替,时代发展,十三陵从帝后陵寝禁区,逐步发展为百姓的生产生活区,其中对十三陵建筑遗存的改建与修缮,对陵区整体价值与建筑遗存本身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现有的关于十三陵的研究之中,大部分以帝陵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历史与明史文化的角度,对帝陵的建设、各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种钢筋连接技术,是保证建筑结构整体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针对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微观工作机理和一般力学性能的研究比较薄弱,且缺乏系统性。因为接头中涉及套筒的约束作用、灌浆料的开裂、钢筋与灌浆料间的机械咬合作用等,应力状态十分复杂。在试验研究中因其构造的密闭性导致观测受限;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中存在建模参数差别大、模型通用性差、计算结果不够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