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反思——以儒家为视域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儒家伦理为视域,从儒家的生化原则、慈爱原则、诚信原则、前定原则、公正原则、中庸原则入手,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审视。就生化原则、慈爱原则而言,儒家支持包括生殖细胞基因治疗在内的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也为一定范围内的基因增强技术留下了伦理支持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并不清晰明确。综合而言,基因增强特别是生殖细胞基因增强仍然难以得到儒家伦理的辩护。就诚信原则、前定原则与公正原则而言,儒家强调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相互坦诚与确认,强调开展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和公共性。在保证受试者权益和社会弱势群体获取技术资源的共享权益基础上,儒家伦理认可循序渐进、相对安全地发展生殖系基因治疗技术。上述各原则的内部要素及各原则之间的适用性,需要借助中庸原则进行综合评判,才能最终在动态平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案。
其他文献
期刊
黑格尔对女人提出了一个辩证的政治定义:女人即是伦理社会的"内在敌人"。女人是作为一个普遍共同体中被否定的外人。在人类思想史上,这是非常传统的论断,但问题在于黑格尔思想的实现在西方政治的新趋势中会被重新提出或被重新阐释。而今,我们相信,是恩格斯通过马克思和他创立的唯物史观纠正了黑格尔关于女人的论述。恩格斯针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分析,将性别集体主体之间的道德-政治对抗与人们在生产体系中的确定位置联系起来,同时,他对女性自身、依赖和独立以及感情与共同体的关系这个主题上提出了极为重要的思想。他指出,随着
戊戌前士林与官场人士对《新学伪经考》的认识与反应,大体经历了梁启超所谓从学术而入政治的过程。此由《新学伪经考》具备的双层特质所决定。时人对《新学伪经考》的反应,显现学术与政治一而二、二而一交织成一体的历史。大体来说,单纯读《新学伪经考》文本者,多从学问的角度判其"考据"之得失,或称其可成一家言,或讥其纯任主观、武断。与康氏接触较深者,则多从其口说、书信中,透知《新学伪经考》深意,根据其学说背后屡经"口说"推阐的政治寓意与现实指向,对康氏政学理念取同情或反对的态度。内中牵动当时官场与士林对君权与民权
译介是不同语言文化间交流的重要方式,其中不仅涉及语言,更关涉理论的理解及文化传统等更为本质和深刻的问题。西学东渐百年有余,学术界对很多译介作品也多有反思,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很多理论著作不是从源语种直接翻译,而是从其他语言转译而来,这不利于对原理论的精准把握。本刊2019年推出“现代斯拉夫文论经典汉译与研究”专栏,刊发由源语种直译的经典理论著作,约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希望能够以文学理论为切入点,推动经典理论的汉译与研究工作,敬请广大学者关注与支持。
文章以东北地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满族萨满仪式、萨满音乐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新宾地区萨满音乐文化的"仪式性""原生态"等特点,探索萨满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文章认为,需要深入剖析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在满族人族群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作用,并从文化传承与媒介传播的角度对传统满族萨满仪式音乐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进行深入剖析,才可能对满族萨满音乐文化进行创新与重构,探索出其可行的未来发展路径。
2019年8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贸促会、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吉林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和外交学院共同支持的第七届东北亚智库论坛在长春市召开。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国、中国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论坛。
期刊
期刊
中国道路的实践探索,具有现代文明转向与社会主义创新的世界历史意义。立足唯物史观的当代视野,阐发中国道路引领的现代文明转向与社会主义创新的历史逻辑与价值理念,把握思想中的新时代,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思想自觉,为当今世界格局变革与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理念与中国方案。
现当代西方共同.体思想的根基是其原子论思维以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和“敌对思维”,表现为“既患失之、又患得之”的矛盾心态,因之对更大范围的世界共同体或人类共同体持有一种根本的怀疑态度。中国古代哲学重合一、重整体,世界在道的通性上感通为一、一心体天地万物之理;其“以道观之”“和而不同”的主张则成为共同体存在的精神根源;其成己—成人为一体、立人达人为核心的主张亦足以成为共同体实现的价值基础。有此心性修养与天下胸怀,中国人才能真诚地、切实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并在实践上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