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黑科技”大赏

来源 :意林·少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8332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知道,古人也有皮鞋穿?战国时期已经有人拿着水晶杯喝水了?古时候的香囊是用金属做的……一些古代“黑科技”,好像和我们同处平行时空。本期,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古代就有的超前物件吧。

古代人的无人机——木人木鹊


  那个时候,它还没有这么先进的名字,它的用途也与现代的无人机不同。它的名字叫木鹊,设计的初衷是战事侦察。
  木鹊出自鲁班之手,在《墨子·鲁问》中曾有記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不过,由于木鹊在当时的利用率不高,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这项技术并没有流传下来。
  木鹊究竟是怎么飞起来的,还维持了那么久,成了几千年来的谜团。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鲁班能做出如此精巧、复杂、飞翔三日不落的木鹊,实属难得。

上古就有计程车——记里鼓车


  关于记里鼓车最早的记载来自东汉末年刘歆的《西京杂记》,书中记载:“记道车,驾四,中道。”其用途如其名字所述,就是用作计算公里数的车,行驶过程中,到了一公里就会敲响车上的鼓,以表示里程数。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和现代计程车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计程车就是由这样一种计算公里数的交通工具演变而来的。不过,记里鼓车多用于皇帝出行时的一种仪仗,原本计算里程的功能反而被逐渐弱化。到了元朝,记里鼓车的制造技术彻底失传,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计算公里数鸣鼓的设计理念被沿用至今。

战国时期就有皮鞋——古代防潮又保暖的代表


  在电视剧中,古人都穿着布鞋,有的贫苦农民甚至只能穿草鞋,达官贵族才能穿制作良好的高筒布靴。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穿皮鞋了。这些皮鞋不像现在的皮鞋做工精美,但是从出土后的形状依稀可以看出鞋的样子,尤其那个时候的皮鞋,可是真的“真皮制造”。
  为什么战国时期就会出现皮鞋呢?有两种考证:第一是因为下雨,布鞋一遇到水就会非常不舒服,不便出行。第二个原因是,真皮制作的皮鞋是达官显贵身份的象征。

古代氛围感必备——战国水晶杯


  起初,这个水晶杯从古墓中发掘出来时,大家都认为是一个假到不能再假的骗局。但是当它被送到中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手里时,先生的反应证实水晶杯确实是当时的产物。
  虽然从形态来看,这个水晶杯很像现代家用的玻璃杯,但是,考古学家研究后发现,这个水晶杯是用天然水晶制作的,当然那个时候也不可能出现人造水晶。
  这种天然的晶体与人造的非晶质体有本质的区别。天然的大块水晶在现在有很多制品,不过以当时的制作工艺,打磨成玻璃杯形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暗藏机关的香囊——唐代银香囊


  银香囊,囊身由银制成,制作精细,被称为大唐繁华与富足的典型代表之一,内部更是暗藏玄机。在使用香囊的时候,要先将上下两个半球分开,往球内的香盂里倒香料,再将球体合上,佩戴于腰间或装在袖中,香囊里的香盂始终保持水平状,香料不会因香囊倾斜而洒出。
  这件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从外观设计上,就汇聚了唐朝顶尖的工艺,是一件人人称赞的经典艺术品。在唐朝,女子对香囊的品位极高。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更是杨贵妃最重要的随葬物之一。《旧唐书》中对此事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杨贵妃生前对这种银香囊十分喜爱,死后将它随葬。这也便有了《国家宝藏》节目中著名的那句:“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

古代的“烈火战车”——架火战车


  明朝可谓中国古代十分任性的一个朝代,这辆架火战车,算是明朝军事理念超前的代表之作。
  架火战车正如它的名字,是打仗的武器。只要三个人就能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瞄准指挥,兼管推车,其他两人负责装填弹药和点火等,协同作战。
  架火战车比欧洲时期的火箭炮早出现500年,有类似现代火箭炮威慑敌人的齐射火力。
  古代的“黑科技”还有很多,它们以新的名字、新的表现形式出现在今天的生活中,为我们带来了便利。
  朗月摘自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
其他文献
思维品质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受传统教学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高年段英语阅读教学停留在知识性阅读的水平上。这样的阅读课违背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忽视了文本的语篇结构,忽略与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策略:一、激活学生思维品质的读前策略读前准备对阅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激活学生思维品质的活动有以下几类:1.头脑风暴:主要是教师提出话题,学生个体或小组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列举出与话题相关的信息等。教师在使用头脑风暴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
目前语文教学,学派林立,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高中语文老师,每一阵“风”刮来,都让我倒伏在地,每一种模式的诞生,都可能让我措手不及。其实,我就想牢牢地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我就想老老实实地教语文。
开学伊始,合阳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领导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消除校园交通安全隐患,缓解上放学交通拥堵压力,切实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强制度,严格管理学校各类车辆。要求学校要严格划定校内机动车、电动车和自行车等各类车辆的停放位置,校内道路明确行车路线,做到人车隔离,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坚决杜绝上放学时车辆与学生混行,不得组织学生在有机动车辆行驶的道路上跑步、做操或者进行其他群体性活动。有校车的学校要认真督促其审验、保养、购买保险、驾驶人及时审验换证、取得
小学数学是学生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学习的内容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就会导致有的学生会遇到困难,不愿意继续学。学生和教师之间应该进行互动交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优质提高。在授课的时候给学生留出来想象的时间,如果教师一直在讲,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枯燥。让学生自己思考,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还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氛围。
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依据国家标准和教学情况,以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需求生成的一种数字化资源。一般每节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因其制作简便,内容实在,创意趣味,画面新奇,常常成为很多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辅助手段。课题组经过一年的尝试,对微课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激趣效应”有了更多的了解。
新课程标准指出:“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通过利用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要提升学生线描画水平,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与积累,着眼学生的尝试与体会,立足学生的关注与喜爱,追求学生的探索与升华。最终使学生在学习线描画的技法上、内容和形式上有全新的提升。
我十来岁的时候,有那么三四年,爸爸在安徽工作,我跟妈妈住在北京。妈妈的名字里有一个“桂”字,生日正好比中秋晚一点。一年中秋,一位叔叔从合肥坐火车来北京,“哐当哐当”,抱着好多东西来我们家,说都是爸爸送给我们过节的。叔叔一走,娘儿俩就开始一样一样地拆包裹:烧鸡,点心,还有不同口味的月饼……最后,拿出一个高高的,装洋酒的那种纸盒子。
出了伏,秋就到了。但西安人的五官里,最先看见秋天的,不是眼睛,一定是嘴。你瞧——从白鹿原西瓜吃到户太8号,刚好是初秋,等尝到红石榴和沁心甜的火晶柿子,那秋天就熟得透透的了。不了解陕西和西安的人,想到这座城总是带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但如果你真的来到这里,西安人一年四季的果篮子会告诉你,这片土地的丰饶和甜蜜。
伴随着优美的上课音乐,我缓缓地走进三年级(3)班教室。迎接我的当然是那一张张天真烂漫的小脸。在响亮的“老师好!”、亲切的“同学们好!”中开启了今天的学习之旅。开课直入主题:“孩子们,你们一天天在长大,那你们了解一天的时间吗?”一只只高举的小手不停地摇晃,一双双明亮的小眼珠上下翻滚,这问题也太简单了吧!果然,每个站起来回答的孩子都能说上一两点。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一分有60秒!一天有上午、下午、晚上……
“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会上的讲话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在不断思考与不断突围中,我写下这些文字,为未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