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牵手应用材料 晶盛机电颇具野心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晶盛机电(300316.SZ)公告拟与应用材料公司共同出资1,5亿美元(约合9.69亿人民币)成立合资公司科盛装备,晶盛机电持有科盛装备65%股份。
  同时科盛装备拟收购应用材料公司旗下丝网印刷设备业务及晶片检测设备业务在中国的资产。这次收购预计能给晶盛机电今年的收入带来30个百分点以上的同比增长。
  应用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和显示设备制造商,2020年营收高达172亿美元,与它合作,也给晶盛机电未来在光伏和半导体设备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想象空间。
  7月14日,中环股份(002129.SZ)公布由于公司210硅片规模提升加速、生产产品结构转型顺利,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7%-10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0%-188%。可以看到,相比166、182硅片,210硅片的发展可谓势如破竹。
  而身处上游的晶盛机电,作为中环股份的主要设备供应商,则是在210硅片发展过程中率先受益的公司。
  晶盛机电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53亿-6.36亿元,同比增长100%-130%,与下游光伏和半导体材料厂商的产能增长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

210硅片替代带来的机会


  单晶硅取代多晶硅,造就了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两大单晶硅寡头,技术创新不带一滴血地革了老玩家的命。
  而自2019年中环股份推出业内最大尺寸的210硅片以来,“尺寸之争”就从未平息。
  大硅片带来的发电功率的提升是不争的事实,210硅片是未来的标准也是行业当前的共识,问题在于如何推进它的发展。
  原先有观点认为中环股份想要凭借210硅片快速上量、在行业中大规模应用,取代较小规模硅片,需要较长的过程去实现,因为下游厂商尤其是光伏产业已实现一体化的厂商接纳210硅片要出于经济性、实用性等多角度考虑,这可能会让他们倾向于使用166或182硅片,并延缓对210硅片的使用。
  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的数据,2020年我国硅片产量为161GW,2015-2020年复合平均增长率为27.43%,协会预测,2021、2023和2025年,210硅片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30%、40%和50%。
  做个简单测算,按照协会对210市占率的估测,2021年210硅片的产量约为62GW,相比2020年产量增速超40%,而中环股份作为目前占据210硅片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的厂商,上半年收入增速超100%,实际上透露的信号是210硅片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
  那么210硅片能否继续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速呢?
  这个可能性是较大的。对于下游电池或组件厂商来说,用210硅片制造的产品发电效率更高,与此同时生产所消耗的能源、人力、辅料等成本与其它小尺寸硅片接近,其实就相当于生产成本被摊薄,进而带来利润的提升以及发电成本的下降。在平价上网时代,控制成本才能使得企业在市场上存活下来。
  在中环210硅片推出后,电池厂商爱旭科技新投产的电池产线就宣布能够兼容210硅片;组件厂商东方日升、天合光能等也都推出了基于210硅片的组件新品。
  东方日升组件研发高级总监刘亚锋曾表示,新建产能都会兼容210硅片,这是因为太阳能产业技术更迭很快,投资商出于避险心理,会选择兼容210硅片。另外,兼容210mm硅片的电池、组件产线,如果市场需要,只要很小改动,就可以兼容较小尺寸的硅片,比如166mm、158.75mm等尺寸硅片,“无非是损失一些效率。”
  所以,210硅片市场也变成了国内硅片厂商的必争之地,根据公开资料,2020年中环股份、上机数控、协鑫、京运通已有的210硅片产能为42GW,在建的产能为82GW,增速高达95%。
  晶盛机电成长逻辑正是来自于硅片大尺寸工艺普及带来的设备换代机会。
  根据券商预测,未来3-5年存量市场有1万多台单晶长晶炉需要淘汰,考虑“3060”碳中和目标,预计未来硅片产能可以达到400GW,对设备企业而言,未来两年可以看到200GW订单容量,对应250亿元左右的订单规模。
  在上述乐观预期的基础上,以50%的市占率来看,晶盛机电光伏设备业务在2023年预计获得约125亿元的收入,按照20%的净利率测算,净利润约为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区间在38%-46%。

竞争压力与野心


  需要注意的是,在光伏设备这条产业链上,下游硅片领域呈现高度集中态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国内硅片总产量的88.1%,来自下游的议价压制也始终存在。
  对于晶盛机电来说,是否有议价能力,要进一步看大尺寸硅片的制造壁垒高不高。
  硅片的制造需要经过拉晶、切片、磨片、抛光等工序,对于大尺寸来说,难度主要集中在拉晶环节。
  在半导体领域,生产12英寸的单晶硅棒并不难,目前已有多家国内晶圆厂商拟建12英寸晶圆厂了,210硅片的拉晶对应的也是12英寸的单晶硅棒,所以生产光伏所用的210硅棒也不存在难以跨越的技术壁垒。另外,部分前期投产的单晶炉可以升级兼容210硅片。
  目前国内设备厂商中除了晶盛机电,北方华创(002371.SZ)和京运通(601908.SH)也可以生产拉制12英寸单晶硅棒的炉子。
  其中,北方华创与隆基股份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无论隆基股份什么时候想要做210硅片了,供应商都有保证。
  京运通不只是设备厂商,还是硅片生产商,2020年8月,京运通自主开发的210尺寸大硅片试产成功,其大尺寸长晶炉、切片专机核心设备均为自主设计。
  在这种情况下,对晶盛机电来说,京运通对其设备采购需求就不会很强,同时还是直接竞争者,换句话说,210硅片的产能规模增长红利有一部分会被京运通抢走;对中环股份来说,京运通设备和硅片一体化,带来成本的降低,在210硅片市场竞争力将更强,中环股份为了保证自身生产成本,也有向上游压价的动机。
  总的来看,晶盛机电与中环股份绑定较深,所以中环股份率先在210硅片发力,带给晶盛机电比较高的增速。不过,晶盛机电的竞争对手优势也很明显,要么有合作的龙头硅片厂商,要么自己有能力生产硅片,无论是晶盛机电还是中环股份当前的优势想要保持都有难度。
  不过,战略层面,晶盛机电也不仅仅在光伏硅片设备上发力,同时还布局了碳化硅、蓝宝石、半导体硅片设备等业务,并通过外延并购增加产品品类,大有做“跨半导体光伏双行业、跨材料设备双领域”的平台公司之意。
  本次晶盛机电拟收购标的主要有光伏丝印设备、晶片检测业务,预计收购完成后,晶盛機电收入将大幅增加。根据披露,标的资产2021年一季度营收5408万美元,假设经营稳定,2021全年收入约14亿元人民币,约占晶盛机电2020年收入的37%。
  而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未完成晶体生长设备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合同总计104.5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5.6亿元,叠加自身业务的爆发增长,晶盛机电今年业绩或将超出预期。
其他文献
吉利的半年报尽显“增势”,但却让出了自主冠军的头衔。在比亚迪、长城凭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乃至半导体疯狂加速时,吉利却仍靠着燃油车基本盘前行。  在传统汽车巨头纷纷被造车新势力市值赶超甚至技术颠覆后,新能源提速已经成为全行业,当然也包括吉利的共识。然而多次喊出“豪言壮语”的吉利新能源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这些销量“神话”,屡屡受挫的新能源业务成为自主冠军最被诟病的“笑话”。  几何之后,极氪扛鼎。吉利
燃油车越热销,新能源“攻势”越低迷。  欧洲与中国市场大相径庭的表现,令大众的新能源提速左右为难。有时候,品牌长期深耕所沉淀的不仅仅是累累硕果,还有可能是重重包袱。  虽然目前中国车市的基本盘依然被燃油车控制,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早已成为产业、资本乃至国家战略层面的主流共识。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的大众却在这一市场中表现平平,隐忧丛生。豪华车市场表里不一  在大众的宣传口径中,上半年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
9月17日,以药明康德(603259.SH)、泰格医药(300347.SZ)为代表的CRO板块大爆发,指数达到历史新高,医疗服务指数大涨5.25%,当天医疗器械欧普康视(300595.SZ)、健帆生物(300529.SZ)、通策医疗(600736.SH)、国际医学(000516.SZ)等都涨超10%或涨停。调整多时的医疗板块终于要翻身了吗?  医药行业近几年来被认为是“牛股集中营”,不乏10年10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央企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肩负着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的重大使命。五年以来,中国诚通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使命任务,在新起点上育先机、在新征程上开新局,紧紧围绕“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专業平台”的功能定位,拓展提升“基金投资、股权运作、资产管理、金融服务”四大核心功能,在提高国有资本
目前中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部分地区和部分高危人群疫情严重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病例的累积,国内艾滋病死亡病例逐年增多[1].河南省是中国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2-3].1995年河南省报告首例艾滋病患者,同年即有死亡病例报告,2002年曾出现集中死亡的现象,2003年开始为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目前,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死亡情况的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对河南省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和艾
期刊
随着京东方与TCL形成稳固的“双雄”格局,韩企在液晶面板市场的撤退成为定局。加之此前LG在中国卖楼的消息甚嚣尘上,韩企的“溃败”形象呼之欲出。  然而在化学产业链的应用产品环节中,液晶半导体的风头似乎并没有电池材料强劲。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韩企纷纷兴建工厂、投资电池。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令宁德时代尽享马太效应的红利,即便是市占率逊色的比亚迪也已经在今年站上过7000亿的市值。但作为下游车企而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1].2006年6月16日WHO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近1/4的疾病由可避免的环境因素引起,不发达地区近1/3的死亡和疾病归因于环境因素[2].近几年来,重庆市万州区农村居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时有发生,而食品厂偷排工业废水引起农村居民集中式供水水源被污染的事件则鲜见报道.笔者将本地发生的一起农村居民集中式供水河水水源污染事件情况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
期刊
江西省自1994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报告例数逐年上升,艾滋病在全省传染病病死率已经排名第2.虽然当前江西省艾滋病的流行在全国处于中低水平,但是疫情已覆盖全省100个县区.为全面了解江西省艾滋病疫情的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江西省历年来艾滋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期刊
在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传播的今天,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发推广新冠疫苗。我国采用传统成熟的疫苗研制路线,沃森生物采用了国外较新的mRNA技术路线,引发了市场的热议。多年来业绩不佳的沃森股份,能否摆脱困境?  沃森生物(300142)成立于2001年,于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今年2月公司也在港交所申请上市。公司前期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疫苗产品的研发,近些年来逐渐将业务聚焦在疫苗产品方面。沃森股份“名
自从华为宣布与小康股份(601127.SH)进行合作,在华为的渠道零售店内售卖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赛力斯之后,小康股份的股价就一路狂奔,从2020年11月至今股价上涨6倍。  可是目前在路面上跑的赛力斯汽车并非很多,短时间内股价有如此大的涨幅是否过分透支了未来的空间?  小康股份成立于1986年,从初始的弹簧产品做起,最后发展成整车制造企业。小康股份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小康面包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