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杀”与“捧杀”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renl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课堂教学我觉得存在着两种现象,就是“棒杀”与“捧杀。”
  什么是“棒杀”?我认为就是在课堂上,当孩子们回答问题错误的时候,有的老师就立刻满脸不高兴,甚至是一顿呵斥:“错了,站在那里。”“真是不动脑筋,乱回答。”“没有想到就别举手……”如此一来,答错的孩子满心愧疚,无地自容;正想举手的孩子立刻就打消了念头;举着手的呢,犹犹豫豫打算抽回手去。理由是孩子们怕回答问题,对了无所谓;要是错了,那肯定是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为什么回答呢?干脆明哲保身。我就是不回答,免得挨你老师的批评。
  “棒杀”的结果是课堂上一片萧瑟景象,死气沉沉,没有生机与活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棒杀”终于招来一片批评声,老师们认识到要千方百计给学生以鼓励、肯定和赞赏。课堂上于是又有了一番新气象:为师的和颜悦色,时不时竖起大拇指;为生的在宽容的学习气氛里畅所欲言,时不时爆发出精彩的言论。可惜的是,有些老师又走了极端。曾在一节公开课上,听到老师这样评价学生:“你回答错了,真好,请坐。”这真叫人啼笑皆非!“真好?”是错得好吗?这样的例子很多。尤其在各种类型的观摩课、公开课上,你能听到的几乎都是“真好,真能干,真不错。”不管学生回答错与否,一概先肯定了再说,课堂上充斥了含糊不清、是非不明的评价语言。
  之所以造成这种“捧杀”现象,无非是两种原因:其一是不敢对学生的错误提出批评和指正意见,怕戴了“棒杀“的高帽子;其二是教师根本没有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发言,只是随意做个评价。
  “捧杀”的结果是教师含混不清的赞赏性语言泛滥,学生一味地听好话,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这同样是误人子弟。
  如此看来,“棒杀“与”“捧杀”都不可取。作为老师,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实事求是,是即是,非即非;既要充分表扬,也要明确指出缺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出正确判断,才能学到知识,学会正直,学会做人。因为老师就是他的一个航灯,不模棱两可。这样的人才,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
  (作者电话:13508540861;信箱:laoxianshen846@163.com)
  
其他文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之外,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更为重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现以“数与代数”这一初中数学领域为例谈一谈数学的教育价值。  “数与代数”是初中数学的三大内容之一,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
近日去大陆看看朋友,从相关的旧报章看到,黑龙江大学的高山教授2004年到2009年这五年间,在一本名为《晶体学报E卷:结构报告网络版》的国际期刊上发表了数量惊人的279篇论文。《人民日报》记者在调查后方知,论文作者并没有造假,之所以写出那么多论文,是因为“团队起早贪黑,培养的晶体多,再加上解析及时,投论文熟能生巧”。  没有造假,发表279篇“国际论文”,是不是就代表突出贡献与高水平呢?答案并非如
当大学新生忙着迎接新的校园生活时,一名叫“玲玲(化名)”的女孩,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捡垃圾都比读书强”。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早在今年高考前夕,有报道称,中国每年高考放弃报名的学生占10%。按高考报名人数900万测算,放弃报名的学生超过90万。除此之外,
文化让幼儿园创设品牌,更具有高层次的品质。我大明幼儿园在幼儿教育的领域里,努力建构人文的、文明的、现代的文化模式。幼儿园成为了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根据地,成为了幼儿开心生活、快乐成长阵地,成为了家长支持、放心重要基地。办园十年来,大明幼儿园始终坚持以《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依法办园,管理科学,深受社会和家长赞誉。大明幼儿园,2007年被全国民办教育协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自1982年贵州语文教育家汪广仁提出的“大语文教育观”所达成至今的共识增加了技能训练的容量,导致学法的指导与应用成了课堂教和学的有机部分。另一方面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尚未走出“满堂灌”、“满堂问”的窘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针对此,我将自己在实践中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学困生成绩的认识罗
世界名校是留学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地,但是,世界名校的高要求令人望而生畏。如何才能跨进名校大门?专家认为,学子自身良好的素质特别是独特的闪光点,是获得名校垂青的重要因素。此外,留学申请文书的自我展示也非常重要。日前,记者走访了南宁一些留学机构及成功申请名校的学子,向读者展示几位学子跨入名校的过程。  1独特爱好使他获得青睐  案例:姜同学,目前就读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帕克校区,化学专业。宾州州立大学是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目标指出,在教学中,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等,培养学生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历史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主动、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是我担任历史教师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核心提示: 高考已成为中国教育超级竞争属性的象征。  参考消息网6月8日报道 外媒称,本周末近940万学生参加中国的高考,为个人的前途而战。高考让全家人乃至全国都“手忙脚乱”。对高考的忧虑触动了中国社会的许多热点问题。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6月7日报道,本周末近940万学生参加中国的高考。这个折磨人的、竞争激烈的、全国范围的考试将决定高中毕业生上哪所大学。高考已成为中国教育超级竞争属性的象征。  
狗大大和狗小小是好朋友,他们住在大树下的房子里。狗大大有张大大的床,可以随便翻身打滚。狗小小有张软软的床,躺在上边就像是钻进妈妈的怀抱。  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傍晚,天空飘洒下雪花。狗大大打了个哈欠:“今天好冷,我们早点睡吧。”  狗小小盯着窗外,可怜巴巴地说:“外面好黑,我想跟你一起睡。”说着,狗小小爬上了狗大大的床。  过了一会儿,狗小小神神秘秘地说:“听,屋顶上有脚步声,是不是雪妖怪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老师教法的不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但热闹背后,欠缺语文品味。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一、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