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防治》2022年征稿及征订启事

来源 :口腔疾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iamirr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近年来,通用型粘接剂因其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口腔治疗中.在实际临床操作中,酸蚀模式、涂布方法、粘接前预处理等因素可能影响其对牙体组织的粘接性能.本文归纳和分析可能影响通用型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阐述如何进一步改善通用型粘接剂的粘接效果,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阶段研究表明,对于牙釉质粘接,通用型粘接剂的全酸蚀模式可取得更好的粘接效果;而对于牙本质粘接,全酸蚀和自酸蚀的粘接效果相近.延长粘接剂的涂布时间、双层涂布粘接剂、粘接前用水或乙醇润湿可提升粘接强度.0.2%氯己定和金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在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腭侧以不同角度植入微种植支抗钉时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腭根间近远中向宽度,以及微种植支抗钉植入路径的黏膜厚度和骨组织厚度,为临床选择微种植支抗钉植入位置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90例成人患者,以其颌骨进行扫描重建的CBCT资料为研究对象,在上颌腭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选取距上颌第一磨牙腭尖12、14、16、18 mm的软组织标志点作为测量位置,分别测量与牙长轴成30°、45°、60°、90°时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腭根之间的近远中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定位穿支血管及辅助穿支血管解剖在制取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南充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6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需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术前将携带校准点的患者双下肢CT血管成像数据导入数据工作站,对双下肢穿支血管及其周围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将重建结果导入Microsoft Hololens 2眼镜.术中通过术区校准点进行校准,使术前重建结果借助Microsoft Hololens 2眼镜重合投射在术区,从术前是否重建出穿支血管、穿支血管实际
目的 探讨以四维微笑设计为主导、以面部流线为参考体系的全程数字化设计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例前牙区散在间隙患者进行四维微笑设计,辅助行超薄瓷贴面数字化美学修复.通过口内和面部扫描获得患者数字化信息,进行四维微笑设计和预测,进行2次美学预告,医患共同确定治疗方案后,进行微创基牙预备,制作超薄瓷贴面,就位后粘接.术后观察美观度、边缘密合度,于修复完成后1年复查.结果 超薄瓷贴面边缘密合,颜色过渡自然,红白美学效果好,微笑时面部协调,1年后随访,颜面整体美学佳,基牙、牙周组织健康,患者满意.文献
目的 探究Nd:YAG激光联合阿昔洛韦乳膏治疗唇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唇疱疹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Nd:YAG激光联合3%阿昔洛韦乳膏治疗为观察组,单纯涂抹3%阿昔洛韦乳膏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痂、脱痂、止痛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7 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7/3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3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结痂、痂皮脱落和止痛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低龄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分析,为ECC儿童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89名6~48月龄儿童的月龄、喂养方式、口腔健康行为等资料,记录龋、失、补指数(decayed?missing?filled teeth,dmft),分为ECC组(n=146)和无龋组(n=243),采集指尖末梢血检测维生素D体内活性形式——25?羟维生素D[25(OH)D],采集牙菌斑行龋活跃性检验检测龋态(Cariostat)值,Logistic回
目的 探讨沉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istone deacetylase 9,HDAC9)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PDLSCs,构建HDAC9的siRNA转染至PDLSCs中,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siNC组)和实验组(siHDAC9组),qRT?PCR检测干扰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
目的 探讨血清miR?199a?5p、miR?378a?3p水平与婴幼儿增殖期面部血管瘤普萘洛尔停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增殖期面部血管瘤患儿93例,均接受普萘洛尔治疗,随访治疗后血管瘤复发情况,并将患儿分为复发组(23例)和无复发组(70例).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qRT?PCR检测血清miR?199a?5p、miR?378a?3p表达,分析血清miR?199a?5p、miR?378a?3p表达与增殖期面部血管瘤婴幼儿普萘洛尔停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无复发组治疗后血清miR?199a?5p、miR?378
视错觉指人眼观察的景象与客观呈现的景象不完全一致的现象.本文从视错觉原理出发,结合临床应用,从修复体颜色、形状以及颜面部美学设计等角度阐述口腔临床工作中的视错觉现象.颜色的同色异谱现象、颜色的恒常性以及谢弗勒尔错觉提示修复体颜色的个性化表达及以及周围环境对颜色的影响,技师制作修复体时的背景光线应与比色背景光线一致;波根多夫错觉与斜塔错觉提示人眼在口腔内观察的局限性,口腔内扫描技术可代替人眼观察、检查牙体预备的质量;面部扫描、头影测量等检查手段也可减少人眼观察时参考物对结果的主观影响;艾宾浩斯错觉则提示整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作为儿童期常见疾病,严重危害儿童生长发育,是当前临床多学科研究之热点.儿童OSAHS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多样性与特异性使其临床诊断变得复杂,目前对该疾病的诊断仍存在不少争议.本综述探讨了OSAHS“金标准”多导睡眠监测、脉搏血氧监测、纤维鼻咽镜以及鼻咽侧位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内的多种临床常用的儿童OSAHS诊断方法,并强调《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