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_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影响心脏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19例行院前心肺复苏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因等相关资料差异,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心脏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保护因素,并记录心肺复苏抢救成功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419例行院前心肺复苏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51例(12.17%,51/419),纳入成功组;心肺复苏失败368例(87.83%,368/419),纳入失败组;两组性别、发病场所、通气方式、电除颤次数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年龄、复苏前心脏骤停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均低于失败组(P<0.05),非心脑血管疾病占比、群众性心肺复苏率高于失败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复苏前心脏骤停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对心肺复苏抢救成功具有鉴别价值(AUC=0.875、0.811,P<0.05),其临界值分别为6.92 min、10.49 min;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非心脑血管疾病、群众性心肺复苏、复苏前心脏骤停时间<6.92 min、电除颤开始时间<10.49 min均为影响心脏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独立保护因素(OR=1.889、2.656、2.250、2.143、2.119,P<0.05).51例心肺复苏成功者最终存活(出院)6例(11.76%,6/51).结论 年龄、病因、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及电除颤开始时间均为影响心脏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其他文献
巴人是我国远古时期活跃的一支部落队伍,在向外迁徙中分裂,后由廪君统一壮大.巴人文化经历了由蛇图腾向白虎图腾的转变.白虎图腾象征着丰富的巴人文化,充满着神秘的神话色彩,反映出巴人部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巴人文化为数字动漫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白虎图腾在向动漫化转化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厚的巴人文化积淀、新时代赋予白虎新含义、真实与神秘叠加的想象空间都有利于白虎图腾动漫化.要寻找巴人文化和动漫的契合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以动漫的形式为巴人文化的发展开拓新空间.
目的 分析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THL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组47例,接受TURBT治疗;THLRBT组52例,接受THLRBT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THLRBT组手术用时、尿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较TURBT组短,出血量较TURBT组少(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肿瘤相关因子水平均得到改善,且T
社戏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民俗,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体现,是当地广大农民智慧的结晶.社戏在安徽省C市D乡地区俗称为“唱大戏”,一般会在修族谱、修祠堂、正月这三个时间段举办,以一个家族为整体,集体出钱请戏班子.社戏包含着较大的教育、规范、维系、调节功能,对安徽省C市D乡地区的民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农村“空心化”的出现,社戏面临着衰落的困境,需要分析其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并且当地政府需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设立专项资金保障,结合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戏剧下乡”活动.乡里的家族、人民也要积极参与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是促进二者深层次发展的有效“催化剂”.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高职学生就业的“零适应期”,需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维度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
目的 探讨对老年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偃师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由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使用等量生理氯化钠溶液.记录两组手术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值变化情况、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T1、T2、T3、T4、T5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d简易精
目的 分析整形保乳术、常规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保乳治疗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乳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整形保乳术治疗,比较两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的手术优良率、外形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手术(70.0%,P<0.05).外形满意度达95.0%,高于对照组(75.0%);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低于对照组(45.0%
校园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各大院校应对校园文化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优良的品德,培育出具有综合能力的优质人才.本文针对基于高校思政教育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来展开一系列的探究,希望本文探究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了高校封闭管理的常态化,导致高校网络舆情触发点更多、燃爆点更低,频发的高校负面舆论反映出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办法不多、被动滞后.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突发事件带来的网络舆情不仅给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带来冲击,还关联到现实社会的舆论导向,有必要对高校网络舆情发送特点和困境进行分析,找到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之策.
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既为壮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现代化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创新机遇,也为其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全新机遇.没有壮族传统饮食文化自信的建立,其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基于壮族饮食文化与文化自信,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一植根与五结合”的具体措施,从而推进壮族传统饮食文化现代化.
伊玛堪传承人丰富的口述资料展示了伊玛堪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与现状.从田野民族志和口述史的方法出发,通过文本分析和口述资料的研究发现,在伊玛堪去语境化的过程中,伊玛堪歌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语”现象,与此同时也一直作为赫哲族文化研究中“他者”存在.当下需要通过“再语境化”更深层次地挖掘口述人背后的故事.把视角聚焦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传承人之上,使文化拥有者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而符号互动理论则能发挥再语境化过程中伊玛堪歌手的主体性,促进伊玛堪的传承和创新.同时,以主体性的发挥为起点,完成“主体间性”到“文化间性”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