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换序列权重峰值拟合的直线电机速度的快速精密测量

来源 :光学精密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直线电机动子速度的实时鲁棒精密测量,研究了一种基于权重相位相关峰值拟合的直线电机速度测量方法.首先,构造出锯齿波条纹目标图像,利用线扫描相机获取运动过程中的连续锯齿波条纹序列.然后,采用相位差算法得到相邻信号的互功率谱,引入反比例函数代替傅里叶反变换后的狄拉克函数,仅通过对峰值点及两个邻域点简单加权,更加快速稳定得到条纹信号的亚像素位移.最后,根据系统标定系数和固定拍摄间隔计算直线电机动子实时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平均耗时约为0.02 ms,测量精度在0.05 pixel以内,速度测量精度为0.03 mm/s.
其他文献
辛保安董事长的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一体四翼”发展布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期刊
2005年2月16日,湖南经受一场寒潮冻雨,电网受损,断线倒塔.当时,36岁的陆佳政是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一名科研骨干,研究重心在发、输、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检修技术上.没承想,一场冰灾让他开始了半生的“破冰之旅”.尔后,因为2010年的一场山火,他又投身到防山火的事业中.
期刊
1968年,王伟胜出生在山西省平顺县.父亲时常教育他:“人必须勤奋,要吃得了苦.”这句话也陪伴他走过了人生中许多艰辛的岁月.一路求学,从大学到博士,王伟胜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越发专注和热爱所学.“我和全国劳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是老乡.”王伟胜对此颇为自豪,“劳模不劳动,还叫什么劳模?科研人不勤奋,还怎么搞科研?”在他看来,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纪兰精神”,让从事科研工作的他受益匪浅.
期刊
三维微纳米台阶光学显微测量信息为多维形貌数据,其数据量庞大复杂、多维相关性低、表征难度大,且通常存在测量坏点影响关键尺寸表征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维微纳米台阶高精度光学显微测量量化表征方法.首先,针对三维微纳米台阶的结构特征选取测量系统并设计测量方法,获取其三维形貌点云数据信息;其次,建立三维形貌实测数据维度重构方法,将复杂的多维面形数据降维至有序二维空间;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和数据映射,创建台阶高度参数量化表征模型,实现识别离群值的同时将二维数据点集中的质心距离映射为台阶高度值;最后,通过迭代收敛
刚当选为中国电科院院士的郑玉平是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也是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电力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投身电力事业已有36个年头.36年来,他一直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控制的理论研究、装备研发和工程应用等工作,带领团队攻克了输电线路、大容量主设备保护关键技术难题,创立了适应交直流混联复杂电网故障暂态特性演化的差动保护技术体系,主持研制了 50多种国际领先的微机保护及配套二次设备,实现了保护控制装备自主研发与成果产业化,为保障我国电网安全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2010年7月,750千伏/±400千伏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工程建设副指挥长的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文卫兵带领技术团队创新提出多年冻土区杆塔基础建设周期控制理论,打破了多年冻土区基础施工至少需要一个冻融循环建设周期的常规,攻克了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及冻土施工困难的世界难题.
期刊
为了通过减少条纹投影轮廓术所需投影和采集的条纹图像数量,提高三维测量速度,提出了一种用于条纹投影轮廓术的三灰度编码相位展开方法.投影仪投射5幅条纹图像到被测物体表面,包括三幅正弦相移条纹图像和两幅三灰度编码图像,由相机采集经物体表面调制的变形条纹图.通过相机采集到的三幅变形正弦相移条纹图像计算包裹相位.通过相机采集的三灰度编码图像,经过空间灰度平均、灰度三值化、灰色伪码去除后得到三灰度编码值,在获得编码值后利用编码值的空间邻域信息进行解码后得到展开相位级次,对包裹相位进行相位展开.将由对准误差导致的错误相
时间延迟积分(Time Delay Integration,TDI)图像传感器具有高速、高灵敏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通量、大视场的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中.显微物镜视场内响应均匀是精确获取荧光能量分布的基础,为提高系统成像质量和测量准确度,研究了适用于TDI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平场校正或响应非均匀性校正方法.根据TDI荧光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推导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模型,分析图像均匀性退化机理.提出一种基于微阵列生物芯片的两步式校正方法,将系统响应非均匀性分为高频和低频部分分别校正,高频部分采用传统的两点校正方法,低频
集成电路芯片快速分割是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关键工艺.通常采用固定的单点金刚石刀刃划线切断,但其过程会产生不规则裂纹,损害芯片电路.因此,针对单晶硅与蓝宝石两种芯片材料,采用直径为2.5 mm的金刚石刀轮进行滚压脆断加工实验,分析不同加工工艺下的应力分布,探究刀轮几何形状和工艺参数对不同材料的裂纹扩展和滚压脆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刀轮刃端处集中的张应力引起微裂纹的产生与扩展,在滚压方向上逐渐形成微切痕,导致最后的脆断,但也会产生横向裂纹,使脆断边缘破碎.在合适的张应力下,边沿破碎低至约1μm,脆断面质量较高.
为了改进自由曲面刀具路径规划中刀具圆弧Z向补偿的计算方法,降低车床克服X轴惯性带来的跟踪误差,提高切削速度和效率,基于超精密车削下的慢刀伺服技术提出一种差值迭代法.以理想刀位点极径和由给定刀触点计算出的实际刀位点极径作差值运算,判断差值是否小于车床导轨分辨率,若低于分辨率,则输出刀位点;若超过,将差值补偿给初始刀触点重新计算补偿刀位点,再与理想极径作差值,此为一次迭代,通过多次迭代,即可完成最终刀位点输出.通过实验分析证明:三次迭代后的刀位点极径即可满足阿基米德螺线渐变,车床X轴稳定进给,同时对Z轴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