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概念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纳入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白血病患者80例,用扔硬币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优化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对比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护理概念对护理工作有指导意义,减少了白血病患者发生并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升了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价值.方法:以随机样本抽样法,于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抽取40例,抽签法分为四组,肝癌化疗栓塞组(A组)、肝癌化疗栓塞+皮下注射干扰素-α(B组)、肝癌化疗栓塞+动脉注射干扰素-α(C组),未治疗组(D组),每组10例,对比患者治疗效果,外周血免疫指标,不良反应.结果:B组、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A组,P>0.05.注射后B组、C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水平显著优于A组,P<0.05;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基于案例的情境模拟教学结合OSCE考核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期间首先明确研究对象,从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在职护士中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护士80名进行分析,所有的护士均接受过规培,为了明确研究主题中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效果,以对比分析的形式进行研究,故将护士列入研究组(采用基于案例的情境模拟教学结合OSCE考核方法)和参照组(采用非情境模拟教学方法结合OSCE考核方法)两个分析小组,小组人数依据随机方法从研究对象中平分各组40例,小组的教学方法不同,所以学生的各方
面部老化是因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深部软组织、骨骼以及皮肤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面部出现一系列衰老表现的过程,早期时,皮肤可出现动力性皱纹,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光老化作用,则会逐渐转变为静态性皱纹,且皱纹会不断的增加、加深,以致于皮肤失去弹性呈现老态.为了对抗衰老,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但近年来,因埋线提升技术展现出来了诸多优势,故备受人们欢迎,且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是有研究表现,单纯采用埋线美容效果并不理想,且在术后极易出现缺乏立体感以及表情不自然等问题,为了弥补埋线美容的缺陷,增强美容效果,临床认
期刊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钙磷代谢异常的老年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钙磷代谢异常的老年尿毒症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的研究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研究组40例.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钙磷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过程中,应用高通量血液
目的:探讨以伤口专科护士为主导的MDT团队合作模式在Wagner3级及以上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9年我院收治的Wagner3级及以上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依托伤口专科护理门诊建立以伤口专科护士为主导,联合内分泌科、骨科和临床营养科的专科医护人员组建MDT团队合作模式,提供全程、全面、连续、高专业化直接干预的糖尿病足综合管理模式.结果:经为期3-6个月住院及门诊治疗,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创面愈合、成功保足.结论:以伤口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截肢率,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
药品是用于疾病治疗的重要物质,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药品种类越来越多,质量也大幅度提升,对药品质量进行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药品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套较为系统的科学化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分析药品GMP质量管理体系中变更控制,提出偏差管理的相关举措以及质量风险管理的实际措施,对药品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评价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院前急救疗效.方法:在本院急救中心接治的所有患者中挑选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间的8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研究进行实验,并实施信封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垂体后叶素进行院前急救,而实验组患者给予奥曲肽进行院前急救,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病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和2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肝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生化检验,比价两组的血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观察组的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WBC、P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比较:观察组的ALT、TBIL、GLO高于对照组,ALB、A/G、T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目的:观察分析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体检人员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实施血常规检测,分析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结果:在所有86例受检人员中,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含量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的共有65例,占75.58%;贫血患者共计14例,占16.28%.白细胞减少症患者7例,占8.14%.结论:血常规检查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受检者是否有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CPAP)辅助通气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取经鼻CPAP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 (49/51),高于对照组81.63% (40/49),退热、咳嗽缓解、气促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d后两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