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晚粳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y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种结合良法,才能更好地发挥优新品种的产量潜力和经济效益。总结了早熟晚粳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包括苗床制作、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秧苗期管理、大田准备、适龄移栽、分蘖期管理、孕穗期管理、成熟期管理、适期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大面积机插秧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机插稻;精确定量栽培;苗床制作;适期播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060-02
  
  武运粳19号、武运粳23号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优新品种,全生育期158d左右。有效穗数315~345万穗/hm2,每穗实粒数136.0粒,结实率92%,千粒重27g左右,产量10.5t/hm2以上,产量潜力12 t/hm2。株高98cm左右,主茎17.5叶,6个伸长节间,分蘖力中等,叶色淡绿,叶片宽挺,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茎秆粗壮,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色较好,耐肥抗倒性强。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感穗颈瘟、纹枯病。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现将其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苗床制作
  
  适合用作机插育秧的床土,一是菜园土和耕作熟化的旱地土;二是冬闲田耕翻后经冻融的稻田土。切忌在草荒地或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田中取土作营养土。移栽大田要备足过筛细土1 125kg/hm2。利用旱地土、稻田土作育秧床土的,要先粉碎后过筛(土粒粒径小于5mm),同时要拣去床土中稻根、草根、小石子等杂物,以免影响立苗及机插。培肥时间能早则早,一般要在播种前1个月培肥到位。使用壮秧剂培肥法,即用0.8kg壮秧剂均匀拌入75kg过筛细土中,然后起堆用农膜覆盖防雨淋,以防养分淋失及便于播种时床土铺设的操作[1]。
  机插稻育秧的苗床应相对集中,宜选择灌排通畅、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苗床。机插稻育秧的秧大田比例按1∶100配置,移栽大田应备足有效苗床75m2/hm2。建立通气式苗床,秧田整地可采用干整水验平法或水轧水验平法,干整即在播种前20d进行,水做应在播种前1个月进行,并将建成后的秧板脱水露田硬板。大田用作秧田的应采用长田横做畦,秧板规格掌握畦宽140~150cm,畦沟宽30~40cm,畦沟深10cm,围沟深15cm;秧畦板面要求达到平、实、光、直、净。
  
  2播前准备
  
  利用塑盘育秧的移栽大田应备足机插育秧专用塑盘375张/hm2;采用地膜育秧的需备打孔地膜150cm×350cm(地膜打孔的孔径为2~3mm,孔间距为2~3cm)。选用优质种子37.5~45.0kg/hm2(发芽率90%以上),于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1~2d。先用清水淘种,再用适量浸种药剂浸种(按植保情报要求),浸足60~72h,将种子起水后用清水淘洗一下,然后催芽至露白落谷。需备幅宽160cm的白色无纺布57m/hm2。采用地膜育秧需用20mm×20mm铁方管制作长方形框架(内径为200cm×120cm),以供铺设底土。
  
  3适期播种
  
  按秧龄15~20d适龄移栽来确定播种期,机插面积大的应分期分批落谷,金坛市单晚稻播种期掌握在5月20~28日为宜。将育秧塑盘或打孔地膜平铺于秧板上,铺放塑盘时要将相邻塑盘与塑盘的边相互重叠排放。定量上底土,每张塑盘(或等面积)中匀铺预先培制好的营养土2kg左右。底土铺设后播种前应进行造墒,实行沟灌洇墒法,切忌大水漫灌,以防冲散铺设床土,洇透底墒确保播种后出齐苗。适宜播种量的确定应按单位面积和种子千粒重来测算,以2.5粒/cm2为宜,并做到精播匀播[2]。落谷后要及时加土盖籽,盖籽土用量约为1kg细土(厚3~5mm),以不露籽为宜。播种盖籽后用无纺布覆盖,覆盖后用泥块将无纺布四周压实,以防大风吹刮。
  
  4秧苗期管理
  
  采用无纺布全程覆盖的可在移栽前1~2d揭盖炼苗,但在育秧过程中应在齐苗后将无纺布四周压实泥块移去,使无纺布覆盖物随秧苗的生长而松动自如,以免影响秧苗正常生长发育。
  秧田期以湿为主,以保持“晴天平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沟无水”为原则,并使无纺布经常保持湿润,移栽前2~3d控水炼苗,掌握秧块含水量40%左右[3]。看苗追施“断奶肥”和“送嫁肥”,床土没有培肥的为在一叶一心期适施断奶肥,施尿素1.25g/盘,“送嫁肥”宜在移栽前3~4d追施,施尿素2.5g/盘;追肥方法为将苗床建立2~3cm薄水层后进行追施。应用壮秧剂进行床土培肥的秧苗期不用追肥。切实做好秧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应用无纺布全程覆盖的一般可不喷药或少喷药,若要喷药,应做到随揭布、随喷药、随覆盖,并在揭盖后移栽前做到带药移栽。
  
  5大田准备
  
  夏收后抢耕晒垡,耕翻深度10~12cm;推广麦草全量还田;耕翻田即先耕翻后施有机肥,而旋耕田即先施有机肥再旋耕,然后上水旋轧平田沉實1~2d,基施高含量复合肥(15-15-15或16-16-16,下同)225kg/hm2后再插秧。稻谷产量10.5t/hm2以上其肥料施用量分别为纯氮270~315kg/hm2、五氧化二磷90kg/hm2、氧化钾150kg/hm2。其中氮素运筹基蘖肥与穗粒肥之比按5∶5或6∶4运筹。
  
  6适龄移栽
  
  秧龄15~20d,叶龄3~4叶,苗高12~18cm适时移栽[4]。起秧时小心将秧块卷起,运秧时秧块堆叠2~3层。地膜育秧的用定制切块机具按58cm×28cm标准分割切块,搬运过程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栽插规格为行距30cm,株距12~13cm,插25.5万穴/hm2以上,3~5苗/穴,基本苗75~105万根/hm2。薄水浅插,插秧深度以“不漂不倒、越浅越好”为原则,一般以入泥0.5~1.0cm为宜。
  
  7分蘖期管理
  
  及时化除,适期分次追施分蘖肥,促进低位分蘖,适期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分蘖肥分2次施用,第1次于机插后5~10d结合化除施尿素150kg/hm2,第2次于机插20d后施高含量复合肥225kg/hm2;7月中旬结合搁田施单质钾肥112.5kg/hm2。浅湿灌溉,排灌结合,促进根系下扎(尤其是采用麦草全量还田的田块,要经常排水露田,促通透防僵苗),增强抗逆能力。适时搁田,掌握当总茎蘖苗数达预期穗数苗80%~90%时脱水搁田[5],并由轻到重分次进行,逐步到位,控制无效分蘖,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群体质量,提高成穗率。根据植保病虫情报,及时用药防治条纹叶枯病、稻蓟马、稻象甲、稻飞虱、螟虫类等病虫害。
  
  8孕穗期管理
  
  幼穗分化期田间保持水层,其后采用间歇湿润灌溉。坚持“两查两定”法,根据品种生长发育的特征特性,适时稳妥施用。穗肥采用重促轻保2次施用,促花肥(余叶龄3.5~4.0叶)施尿素112.5kg/hm2加高含量复合肥112.5~150.0kg/hm2,保花肥(余叶龄1.0~1.5叶)施尿素75.0~112.5kg/hm2加高含量复合肥75.0~112.5kg/hm2。密切注意病虫发生情况,选准药种,积极综防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其他螟虫类等病虫害[6,7]。同时,在孕穗破口期及齐穗期时用苯甲丙环唑225mL/hm2各喷施1次,以提高防病效果,延缓和增强功能叶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稻米品质。
  
  9成熟期管理
  
  大力推广养老稻技术,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齐穗期干湿交替,以气养根,保叶增重,收割前7d断水,确保饱水绽谷。齐穗后可用兴欣肥力素、磷酸二氢钾等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粒重。
  
  10适期收获
  
  待水稻籽粒黄熟后适期抢晴收脱,收脱后的谷粒应立即进行晾晒或烘干,使稻谷含水量达14.5%的标准,然后入仓贮藏。
  
  11参考文献
  
  [1]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水稻丰产高效技术及理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05(1):3-7.
  [3] 蒋祖明,李伟海,段云辉,等.武运粳19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9(5):69-70.
  [4] 张洪明,嵇友权,赵加留,等.武运粳2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124.
  [5] 茅玉兰,周铭成,彭华梅,等.水 稻机插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J].江苏农业科学,2006(2):29-30,69.
  [6] 王力,杨隽昌,张玉革,等.北方稻区水稻节水优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J].辽宁农业科学,1998(6):52-54.
  [7] 邹云霄,艾新民,王延平.A级绿色食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北方水稻,2008(2):51-53.
其他文献
摘要 分析山西省山药生产现状,结合生产实际,指出山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从而为推动山西省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药;生产现状;发展对策;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 S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87-01山药(Dioscorea opposita)属薯蓣科薯蓣属,为一
摘要 以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为例,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存在的問题进行分析,从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资金保障和制订村庄规划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挂钩政策;建设用地;土地整理;评价;河南洛阳;吉利区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388-01  1
摘要介绍了目前滨海县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模式,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以期实现滨海县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模式;发展对策;江苏滨海  中图分类号 S147.2;S15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271-01    滨海县地处苏北平原,现有耕地7.33万hm2,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6.67万hm2左右,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种植为主。
摘要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的解析,结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在发挥景观环境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构成要素;存在问题;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7-0262-02 
摘要 介绍樱桃缺铁症、柿树缺锌症、樱桃缺硼症、枣树缺镁症的症状,分析病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果树;缺素症;症状;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91-011 樱桃缺铁症  1.1 症状  先是新梢顶端的叶失绿变黄绿色,渐发展至全树,轻则
摘要介绍了大蒜根螨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有效地防治大蒜螨类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蒜根螨;发生规律;发生原因;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5-0214-01    大蒜是临沂市河东区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脱水蒜片大量出口日、韩等国。但近年来,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蒜种的频繁调运,一种新的
摘要 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改变多年种植业收入停滞不前的状况,总结水稻—蔬菜—马铃薯多熟制高产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以指导其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种植模式;水稻;蔬菜;马铃薯;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S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050-01  建湖县属江苏省里下河农业区,农
摘要总结了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包括选准推广品种、抢早培育壮苗、抢早移栽、控制适宜群体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严格采摘标准与成熟收获等内容,以推动“一菜两用”技术快速稳步发展。  关键词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选准品种;培育壮苗;田间管理;严格采摘  中图分类号 S565.4.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081-01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实
摘要 介绍伏牛山区板栗主要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板栗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板栗;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方法;伏牛山区  中图分类号 S436.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139-02  板栗常遭到多种虫害的危害,尤其是果实虫害,对产量和质量影响甚大,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成
摘要 介绍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阐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期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循环经济;指导思想;原则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371-02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截至目